江 薇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诸多能力中最有用的能力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口语训练的主要阵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乐于“讲”呢?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几点见解。
一是人格的平等,心灵的沟通,教师角色的转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当中不少教师为树立自己的教学权威而着意掩饰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无所不知的人。殊不知,这种刻意装饰、居高临下的态度,不仅使师生难以沟通,而且让学生对老师更加敬而远之。反之,教师敢于表露自己的个性,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经验感受告诉学生,学生就会感到平易坦诚、容易接近,把教师看作朋友和知己,看作与他们一样平凡的人,甚至有些地方同样无知、可笑。要知道,成功而适当的表露可以模糊师生的角色界线,增强师生之间的同心理效应,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让其开放自己。当学生也非常乐意地将自己的困难、忧虑、牢骚乃至过失告诉你,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效的教学是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而且在这种氛围中他们更容易产生表现欲望,积极发表见解。
二是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和认识规律的教学问题。能否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和自觉读书,更乐于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针对文本所设计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师上课的成效是由有效信息量决定的,学生完全懂的东西,不是有效信息,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的地方,经老师点拨能懂,才是有效信息,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要使教学取得成效,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共融的氛围,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和认识规律的课堂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应该是有效信息的载体。如在指导《出师表》的学习之前,我设计了“有谁知道俗语‘扶不起的阿斗中‘阿斗的由来?”“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刘皇叔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正准备远离国都,率军征伐曹魏,而国中主政的是年少而又无能的阿斗,他最担心的是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都争着抢着去讲,讲他们的知识储备,讲他们的见解,讲他们的预习收获。而他们的情绪也迅速地融入到文本当中。又如在指导《故乡》的欣赏,学生评议到“杨二嫂”这个人物时,很多同学都说她“可气”、甚至是“可恨”。我乘势追问:“你觉得她可怜吗?”“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这样一来,课的内涵被挖掘得更深,学生的思路、话题也更开阔起来了。
三是教学中迅速敏锐地感知、洞察学生的反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具备迅速、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有没有才干的极其重要的标志。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细微的、瞬间的表现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地捕捉到闪光点、迷惑点等信号,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发现自己教学上的缺陷并有针对地进行调整。从学生学习角度看,也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尊重,和学习情绪的关切。当学生知道教师看重他、欣赏他、鼓励他时,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思考判断、学习效果就会得到超水平的发挥;当学生知道教师注意他、留心他时,学生课堂的学习态度、人际交往、实际操作就会得到充分的改善,发言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如: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时,对没有发言的同学老师可以直接走到他的身边说:“你虽然没有举手,但是老师还是叫你,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是运用符合学生情感需要、个性特征的课堂教学语言。在动员学生主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无论表露或商量,还是设计或感知,都要依附于语言才能得以实现。这也说明,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不仅要讲究其规范、科学、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尊重、体谅、温暖和坦诚。在提名时,我很注重在学生名字后加上“同学”的尊称,而极不赞成命令式的直呼“×”,更反对不少老师常用的“×号”,因为称呼对学生尊重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合作态度。在发问的时候,应采用开放或试探性的语言,如:“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有些什么感受?你赞同同学们的看法吗?”这样,学生的回答就不局限于“是”、“不是”,“对”、“不对”,从而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又如,在评价学生(特别是较胆小学生)的发言时,多用鼓励或协商的语言,可以说:“你讲得很好,但答案不是固定的,大家各抒己见。”“我们再讨论一下,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刚才的意思?”要尽可能避免批评和责备的语气,多用赞扬、肯定的语言,如:“这个问题虽难了点,但他回答正确。”
作为课堂教学用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要熟悉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在动员胆小借口“没准备”不愿上台的同学可以这样说:“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登台,是一种自信;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得不理想,可以理解;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得精彩,难能可贵。你愿意试一试吗?”总之,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总而言之,要想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乐于去“讲”,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让您“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您不妨从以上几方面试试。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