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与经营模式研究

2009-08-28 04:35杨卫东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

杨卫东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和信贷资源不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商业银行责无旁贷。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对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和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进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58-04

一、引言

我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严重不平衡,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撤并了3万家以上的机构网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和信贷资源严重不足。中国银监会2008年8月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当前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资源配置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一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有8901个乡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零金融机构乡镇”仍有2868个。东中西部区域间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差距较大,80%的“零金融机构乡镇”在西部地区。二是农户贷款提供者十分集中。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农户数,占全国获得贷款农户的比例高达98.7%。三是人均贷款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77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四是农村信贷抵押担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需要充足的金融支持。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求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责无旁贷,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广大农村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增长点,是金融业再上新台阶的广阔天地。

二、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与经营模式选择

在后工业化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上,美国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曾提出两种模式。其一为供给引导型模式。该模式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二为需求追随型,这种模式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并且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引导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的金融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金融而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我们提出商业银行进入农村的方式解决棘手的农村金融问题,应该选择何种进入路径呢?

当前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金融和经济仍然十分薄弱,并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因而我们认为,总体上我国仍然要实行供给引导型金融制度变迁,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仍然要以政府主导型金融为主,避免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以恢复农民对农村金融的信心。具体到商业银行,概括起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有三种路径选择:直接进入、间接进入、中介主导进入。

(一)路径选择之一:直接进入

直接进入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增设内部部门、分支机构增加服务项目或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直接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自身承担所有信贷风险(通过增设内部部门、分支机构)或部分信贷风险(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1. 直接进入模式对商业银行有两点基本要求:一是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应该拥有较多的营业网点。只有拥有足够的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才能够与农户、农业企业进行更直接的接触,对农业发展的现状拥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贷出资金进行更完善的监督和管理。从事农业贷款的商业银行一般都在本国农村地区拥有大量的分支机构。二是商业银行要拥有一批了解农业生产各个领域,能够引导、帮助农民更好地使用贷款,监督、管理贷出资金的专业人才。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这方面的人才并不多见。如果商业银行采取直接进入模式,寻找一批了解农业生产、农村金融的人才,这也是一大挑战。

2. 商业银行直接进入模式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采取直接进入农村的模式能否获得成果,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直接相关,其所要求的条件:一是本国的农业必须十分发达,经营农业的收益也较高。但即使在具备这样条件的国家,农业信贷高风险、低收益的矛盾也难以消除。二是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为消除商业银行发放农贷与其营利性经营间的冲突,政府往往通过给予商业银行一些补贴来维持其对农业的低息贷款。

3. 直接进入模式的风险分析。直接进入模式下,商业银行不仅独自面临着市场、政策的风险,还要承担相当部分的自然风险。中国农村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农业自然灾害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贷款风险的大小。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多的国家,农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受“自然力”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统计,自然灾害平均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 600 亿元左右,粮食损失约 400 亿公斤,这必然给我国农业贷款带来较大风险。

4. 商业银行直接进入主要采取两种经营模式。一是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或全资子公司。如洛阳市商业银行新安县支行2007年10月16日挂牌开业,是河南省城商行中首家在县域农村设立的分支机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出资1000万元,在湖北随州建立了独资的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这是外资银行涉足农村金融的第一步。中国首家由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湖北荆州公安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2月16日开业,注册资金为1700万元人民币。

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参与到农村金融的整个过程中,从贷款服务的设计、申贷项目的筛选、资金的发放到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贷出资金的回收都由商业银行自己完成。商业银行能够通过这种进入模式发现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农业企业,通过贷款业务与它们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将成为商业银行宝贵的客户资源。

二是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企业+自然人)。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定为2000家。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2月末,我国村镇银行已开办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过去两年花旗、汇丰和渣打在中国先行成立村镇银行,中资银行于2008年秋天也纷纷开始下乡掘金,如农行、交行已分别于2008年8、9月发起设立其首家村镇银行,建行系100家村镇银行已经起步,工行、中行也开始了相关市场调研。同时,一些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也借助村镇银行布局“三农”,如2008年6月,栾川民丰村镇银行由洛阳市商业银行发起,河南天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双丰矿业等5家企业及22名自然人出资设立,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洛阳市商业银行拥有51%的股权。

商业银行通过村镇银行的崭新平台,能够将大银行的系统优势与村镇银行贴近农户、机制灵活的特点有机结合,从而创新出服务“三农”的组织模式,通过控股村镇银行,既可实现“以小博大”的目标,以相对较少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占据较大范围的农村市场;又能促使银行经营决策的规范化,特别是在信贷业务决策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的内部制约,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健全、管理技术领先和客户网络产品完善等优势,在品牌、技术、产品、培训等方面,给予村镇银行大力支持,引导村镇银行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稳健的经营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客户服务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路径选择之二:间接进入

间接进入是指商业银行与现已存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如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信贷组织等)合作,通过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将资金贷给农村经济主体,间接地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1. 商业银行间接进入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外包零售业务。商业银行将其自身的农业信贷业务外包给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由农村金融机构审核申贷个人(或企业)的资信状况和申贷项目,监督和管理贷出资金的使用状况,在贷款到期时回收。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以一定的比例分担风险、分享利息收入。国外的花旗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都从事过这方面的实际操作。二是批发贷款。商业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批发贷款,提供一定的贷款或授信额度,需要有资产作抵押,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定期检查资信状况等方式监控信贷风险。

2. 间接进入模式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要求。间接进入模式更多地把许多实际操作业务交给了农村金融机构 (如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比较成熟的农业贷款操作经验和管理办法,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提供者,二者合作能达到互补。但这一模式须满足以下条件:及时准确地披露财务信息、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高质量的资产组合与适当的坏账管理政策、通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如果一个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达不到上述条件,商业银行很难通过它们成功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相对商业银行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主体的特质、农业产业的特点更加了解,能够对申贷项目和个人作出更好的甄别与筛选,对贷出资金进行更好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将资金借给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将资金投入了一个贷款组合,从资产组合的角度上看,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小于单项资产的风险。商业银行间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在墨西哥、孟加拉、印度等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成功的案例。

(三)路径选择之三:中介主导进入

中介主导进入是指在外界环境改善的条件下,新成立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或机构通过提供担保等方式帮助农村经济主体取得贷款。在这种模式中,非银行金融中介充当了资金中转站和风险承载者的角色,商业银行不分担农业贷款的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政府设立机构、行业协会、担保公司等,它们为农村经济主体创造条件,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发挥积极作用。这种进入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选择投入一部分支农资金,为农业经济主体提供担保、给予利息和担保费的补贴;另一种是地方财政、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成立市场化运营的担保公司,开展担保业务。

从本质上看,担保机构是连接农业经济主体与商业银行的桥梁,这种模式的有效运行有赖于担保中介机构发挥的重大作用。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尽管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承担一部分潜在贷款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总体而言,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将愿意为农业经济主体发放更多的贷款,因为在这种模式下金融市场总体激励水平和风险管理的措施更加到位。较之直接贷款而言,这种模式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 中介主导进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种模式下,对商业银行并没有特殊的要求。由于担保公司对农业经济主体提供了担保,还款风险主要由担保公司承担,商业银行无须对申贷项目进行过多的评估和控制,只需要按照一般的贷款流程对申贷企业或个人进行审核、发放贷款即可。但这种模式对外部经济环境的要求较高,只有社会上存在为农村经济主体服务的担保机构,这种模式才可行。在这种模式下,担保公司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二是高质量的资产组合与适当的坏账管理政策;三是通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如果担保公司自身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那么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不会降低。

2. 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农户提供担保,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这种模式在我国一些地方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操作模式由政府行业协会牵头,同行业内较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行业担保公司,由行业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协调,以公司现金和不动产抵押贷款;对内按出资比例分享贷款额,如获得贷款的是出资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则担保公司收取保费等作为公司盈利。具体操作流程是:(1)相关企业和个人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向担保公司提交担保申请材料。(2)担保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市场行情及公司运营情况,结合申请材料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担保公司将出具担保协议书。(3)担保公司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后的具体管理措施。从担保公司获得担保和资金的企业需要向担保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担保费。担保公司自身可以从银行取得一定的授信额度,该授信额度由股东按其出资比例分享。非股东公司,也可以从担保公司获得担保,但其保费率将高于股东公司。

三、结论

我们将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模式归纳为三种:直接进入、间接进入和中介主导进入,并对各种路径和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直接进入模式是传统的模式,虽然曾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放弃,但2007年以来,不论是外资银行设立全资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还是国内的商业银行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都是对布局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新的尝试。但和以往不同的是,国内商业银行这次回归农村是坚持市场化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增加市场的竞争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十年间,银行业从农村走出去,现在又走回来,能否持续尚待实践检验。间接进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应用,但在我国还没有实践,其重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小额信贷机构、金融公司、非政府组织、私募基金等许多成熟的金融机构的参与,对于现在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来说似乎要求过高了一些;中介主导进入模式的种类繁多,在当前的应用也最广泛,是成本较小、操作灵活、最容易的一种进入模式。当然,大型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应当避免盲目和冲动,应该本着积极、稳妥、审慎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来规划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刘玲玲,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于海.中外农业金融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 林建伟,蔡瑰. 中国农业银行借村镇银行布局“三农”[N].湖北日报,2008-09-02.

[5] 张炜.向农村注入更多金融血液[N].人民日报,2008-10-24 .

(责任编辑 刘西顺)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
银监会: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核心机制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