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误区浅析

2009-08-27 02:17杨丽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课件教学方式

杨丽萍

新课程教学实验开展几年来,随着对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新课程教学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它使课堂教学犹如进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因为与传统教学的理念相比,它有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综观我们精心为之探索、实践的课堂教学行为,我认为存在以下一些误区,值得深思和注意,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或克服。

一、让学生动起来≠课堂越活越好

新课程倡导教师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但是,在有些课堂上,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动”很多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迂回化、重复化,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无效活动过多,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动得有序,且言之有物,而不是杂乱无章,为说而说。因为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深浅适度的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甚至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予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学生

活跃过度或活动过量,影响学生静下心来思考。

二、合作学习≠分小组讨论

如今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小组讨论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好像不分小组讨论学生就没活动似的,教师在观摩课上大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合作、讨论,无论什么样的内容都采用,且不只使用一次。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而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新课程是倡导合作学习,但是毋庸置疑,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小组讨论学习,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较好完成。班级整体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分组讨论。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小组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只有能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在交流和碰撞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

三、探究式学习≠问答式教学

新课程主张探究式教学,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我们应努力贯彻探究式教学这种教育思想,但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性学习,也应该知道探究式教学方式同样有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性学习方式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用探究的方式。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探究式教学,运用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如:为了让学生“主动”,就兜圈子提问;为了师生、生生“合作”,就进行小组讨论。要知道课堂上的提问太多,就会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每天都这样上课,岂不是浪费了很多大好的光阴。

切记,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因此,课堂探究不可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新课程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更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适宜化、高效化,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以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四、创设情境≠制作课件

新课程还倡导创设情境,结果一些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精美的课件上,较好的课件的确能呈现教科书以外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教学的思路,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图形,使学生更生动、更丰富地了解教学内容,其优越性毋庸置疑,但是过分注重课件的质量,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甚至课件的高下也成为评价一节课优劣的一项标准,就有些喧宾夺主了。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但设置情境并不一定都要通过课件来实现,许多情境的设置是基于生活的,根本不需要精美的课件、昂贵的器材,应该观察的、动手操作的、需要手写的情境设置不但不能取消,而且也是精美的课件永远无法替代的。相反,过于繁杂的课件画面,还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

计算机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本来是好事,但由于运用不当,似乎有了技术负担。事实上很多时候,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和启发性的问题来设置学习情境。因此,课件的运用要适可而止。

五、以生为本≠让学生为所欲为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确实有了天壤之别。新课程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提倡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评,学生有一点点成绩也要表扬,有一点点进步也要鼓励。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只要学生有参与、肯表现,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错误得不到纠正,模糊的概念教师不置可否,学生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里,变得浮躁又飘飘然,听不得一点意见和建议,甚至为所欲为。殊不知现在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阳光普照下,如果没有适当约束,缺乏必要管教,只能听到褒奖,不接受任何意见,更不体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谆谆教诲,未来的他们能否经得起社会大风雨的洗礼,实在让人担心。

综上所述,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充分重视。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尊重教学规律,又要开动脑筋,不断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全面推进新课程倡导下的素质教育。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课件教学方式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