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

2009-08-27 02:17易连云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苏格拉底道德德育

5月8日至10日,河南省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与河南教育编辑部联合,成功举办了“第11期河南省班主任工作讲习班”。讲习班结束后,不少教师来函来电,索要专家讲稿。本期《特别关注》特将三位专家的报告录音集中整理后刊发,有关课件可登录河南教育报刊社树人网(www.shuren100.com)下载。

初一看来,此题目一定会让人感到惊奇: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难道学校德育还有不道德的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有,而且不少,只不过我们平常没有意识到。应该说,当下的学校的德育存在着不少问题。

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自由散漫了。老师应该怎样做?是否应该重新理解现在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作为德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思考道德是什么?怎样的德育才是道德的教育?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所提出的“美德可教吗?”的千古之思,至今令我辈深思。

在《苏格拉底的诘问》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讨论何为道德。青年刚开始振振有词,认为道德就是指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当苏格拉底举出战争中为了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以及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而欺骗士兵的实例后,那位青年退而回答说:“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不少善意的欺骗。如父母为了孩子的疾病而劝说孩子吃药,朋友病重而其他朋友对其病情的隐瞒等。那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进而提出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你把我整糊涂了,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苏格拉底笑着回答:“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既然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

那我们该怎样教育学生呢?

让学校德育更合乎道德

搞清楚道德是什么。我认为:在适当的时机、在合适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道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非常强调这一精神,无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均对此有精彩的论述。要真正做到有道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时机是否适当,首先得学会判断。古人说的要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学生的时间与空间,要充分利用良好的时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作为一个学生,对他来说适当的时机,即他求学的时间,空间则指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而应该做什么事情,则全靠学生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

教师能否惩罚学生。有老师问:教师是不是可以惩罚学生?我想,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惩罚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些农村学校,教师惩罚学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惩罚的目的就是给其他学生看的,所谓杀一儆百。我认为这样做不妥,教师惩罚学生的目的应该是教育学生,不是教训学生;是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不是受到侮辱。我曾主张,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是完全不可的,但是一定要考虑惩罚的方式和程度,即打学生不能让学生身体受伤,骂学生不能让学生心灵受伤。曾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刀枪不入”。我说“刀枪不入”的话,你就用“大炮”轰,总会找到合适的方法的,这就看你是否用心。教育学生需要把握时机,若能达到感化学生的地步,那将是最成功、最有效的。

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培养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成功的教育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考高分,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把学生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有的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吧,只要努力,小草也能长成参天大树。我告诉老师:你的价值观有问题。小草能长成参天大树吗?再说小草为什么要长成参天大树呢?难道小草就没有它自身的价值吗?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许多学生成为了“差生”。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也有可能成就学生的一生。

学校应该办出特色,挖掘学生的特长,依据其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比如中职学校应广泛开设选修课,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不是有学生喜欢打架吗?学校可以开设散打、跆拳道等课程,期末考评,谁打得好就可以得高分。这样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爱好。如果让学生打得正当,那么他不仅善打,而且会打。毕业时,他体格健壮,又有专长,还愁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吗?

去年,我回到我曾执教过的学校。在一间教室里,看到了张贴在墙壁上的班规,其中有这样一条:不许看武侠小说,看了,操行评定扣两分。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很感慨:为什么不让学生看武侠小说?如今大多数学生身上缺乏的就是侠客精神,看了思想内容健康的武侠小说,领悟了中华民族之尚武精神,他才不至于到处乱打架,他才知道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然而,我们不少的老师认为,只有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才是正确的。这种教育思想必须得转变,否则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让学生抓住今天的幸福。如今的中学老师大部分都对学生很友善,但是他们外表友善,面带笑容,内心却固执、坚定,对学生苦口婆心的劝诫是为了达到自己固执的目的。

有这样一段对话——老师会告诉学生:我这么大年纪了,吃的盐巴比你吃的饭要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老师跟你无冤无仇,会害你吗?你现在痛苦一段时日,将来就一定会幸福。学生问:我把自己搞得这么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我们的伟人曾说过,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说:这我知道。可中华崛起的目的又是什么?老师说:那很清楚啊,中华崛起就是让所有中国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学生又问:老师,难道我不是中国人吗?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现在整得很苦,却标榜将来的幸福呢?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现在就幸福?将来是多远的事情?明天的幸福能代替今天的痛苦吗?老师说:你这学生怎么总爱钻牛角尖呢?

可是,细想一下,学生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也是这样。老师应该多想想,学生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幸福呢?只要我的眼睛没睁开,世界就没醒来。一旦我睁开眼睛,就要幸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张扬学生的个性。来看看我们的老师是怎样“对付”学生的吧。男生的披肩长发,老师看不惯;女生的短发,老师也看不惯;男生穿喇叭裤,老师看不惯;穿紧身裤,老师又说:不是八路军,你绑腿干吗?学生在老师眼里总是长不大、不成熟。许多学校给学生准备校服,有些校服是很难看的,却非要学生每天必穿。我们一方面教育学生要青春飞扬、张扬个性,另一方面却让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泯灭个性。难道学生穿两套漂亮的衣服,学习就一定会很差吗?很明显,这两者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表面上看我们很友善,实际上却很专断,就是要说服学生给他正确答案。教师是园丁,学生是需要修剪的花草,修剪的目的不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而是为了看着顺眼。但是看着顺眼了,学生的天性却被破坏了。

一个学校说他们的德育做得好。他们讲了这样的案例:一位老师在食堂执勤的时候看到女学生把一块肥肉扔在桌子上,老师过去问她原因,她说看见肥肉就恶心。老师让她坐下,开始滔滔不绝地从农民下地讲起,一直讲到这块肉关系着国家安全。例如,农民喂猪要用粮食,猪喂大后,送到屠宰场,工人师傅将其屠宰,然后送到学校食堂,其间要凝聚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如果我们每个中国人每顿饭都扔一块肉的话,那加起来的钱可以买一艘航空母舰。我们问:学生能听下去吗?这位老师说:听不下去。学生笑,但老师不笑,还把周围旁观的7个学生也叫过来,重新讲其中的道理,一共讲了3遍。学生终于“感动”地说:老师,您不要讲了,我们吃了。老师把那块肥肉分成了8块,每个学生吃一块。

我听后,觉得实在有悖情理,哪有这样做德育的?我给那位老师讲:你的最大的问题,是“感动”了学生,但是没有感动自己。我们常说,好的教育要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否则就是表面的说教,除了增加学生对德育的反感,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面对这样的说教,学生会从内心嘲笑老师,他们宁愿忍受吃肥肉的恶心,也不愿忍受老师再讲第四遍。之前是看到肥肉就恶心,之后则看见肥肉就想起了老师,进而看见老师就恶心。

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学生不相信老师。一个人有信仰,他的生活就很充实,他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无论世事沧桑,他始终相信有一种东西存在着,它像明灯,闪耀在内心。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的确,有信仰,我们才能无怨无悔地做事情。教师应该问一问自己,你的信仰是什么?

今天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其实是成人问题的反映。不少学生不再相信老师,不愿和老师说话。许多老师说,德育是班主任的事情,跟科任老师没有关系。可是他不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讲台上、教室里,更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老师要端正自我,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赖我们。

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一个德育教师曾找我诉说他的困惑。一次在教室检查卫生时,他发现一个同学的座位下面有废纸,就提醒学生说:你的座下有废纸。那同学挪了一下凳子说:老师,你捡起来吧。这老师没了主意:怎么办?如果自己捡起来,对学生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如果不捡,就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觉得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我告诉这位老师:是你没做好,你应该走上去对他说,请把凳子挪一下,然后弯腰把废纸捡起来就对了。

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应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演说,而应默默去做;不需要任何标榜,只需无声的行动。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正是这个道理。就像那首诗所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叫“道法自然”。而那种整天标榜做德育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做德育要把握时机。老子讲:上善若水。高山之水,自山间流出,源源不断。水很勇敢,遇到悬崖就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成了美丽的瀑布;水一往无前,一直流向江海。下过雨后,污泥、败叶都流进了池塘。过几个小时,会发现水又变清了,那些污泥、败叶都被沉入了水中。池塘里的水是宁静的,“宁静”方能“致远”。只有保持内心平静,才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就像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水平静时,风平浪静,海天一色,一旦动起来,则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万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水何时平静,何时动,这就需要把握好时机,才能做好事情。

德育正是这样,要把握时机。做德育的老师更需要把握时机。遇到学生顶牛,先不要发怒,要冷静,等时机到了,想好了怎么处理再行动,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如果一与学生发生争执,就劈头盖脸地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与学生产生冲突,形成紧张、难以调和的局面。

好教师的标准。过去我们对老师有很多误导。一位老师在父亲病危之前,坚持上完最后一堂课。他下课了,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年终他评上了先进,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好教师,但每每想起这个先进,他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愧疚。我对这种好教师的标准很不赞同。教师应该有多种角色,你不仅是教师,还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你的责任不仅是做好教育工作,还要孝敬父母、照顾儿女。你非要让自己倒在讲台上,非要标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样做能给学生怎样的印象呢?不是一直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吗?老师怎么能身体不健康呢?我们怎么向学生诠释我们的德育呢?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没有了藏身之处。学生随时都在盯着教师,一个手机会拍摄出你的所作所为。这需要教师深信道德的力量,端正自己,从自身做起。每位教师都应认识到,自己是德育的学习者,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这样才能随时走在路上,不迷失方向。

(本文由朱亚娟根据易连云教授报告录音整理,有删节)

(责 编 涵 冰)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道德德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