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虹
内容摘要: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需要以大批优秀的篮球人才为后盾,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则肩负着培养篮球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中学生篮球人才的选拔、基本技术乃至战术的训练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发表个人见解。
关键词:篮球运动 队员 体育教师
近年来,随着NBA、CBA等职业篮球赛的精彩上演,篮球运动在我国正蓬勃发展起来,可以说有篮球场的地方都挤满了篮球运动的爱好者。特别是在学校,篮球运动已成了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其中不乏身体形态出众、身体素质优秀的篮球可造之才。但是他们在学校篮球比赛中,表现出的技术动作欠缺规范性,不懂战术配合,耐力素质较差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师,如何因势利导,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让更多学生掌握到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让篮球这项运动作为他们进入社会后的一种主要锻炼手段,并奠定学生终身进行篮球运动的基础,应该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经过我多年抓学校篮球队训练积累的经验,笔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抓人才选拔
篮球运动不论是业余或专业队,都必须特别注重选才。俗话说:“选才的成功就等于训练成功的一半”。另外选才是组队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因此,选才要严格,要选那些思想品德好,能吃苦耐劳,对篮球运动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篮球基础的身材高大,体型匀称,腿长臂长,脚大足弓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初选时,可从各级班篮球赛中物色人选,初选上的学生人数应当较组队规定人数略多,然后对他们进行短期篮球试训。在试训期间,重点观察这些学生的运动能力,掌握篮球技术的快慢,反应速度,协调性,爆发力以及身体素质情况等,试训结束时再进行复选,复选正式录取的学生即可开始学校的篮球训练。
二、抓身体素质训练
现代的中学生体质普遍较差,尤其是耐力素质方面更为明显,而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不停的快速移动跑跳。为此,中学篮球队训练应把身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以及我校中学生素质测试的实际情况,在训练中,我重点发展了队员的速度、弹跳力和耐力,以及灵敏、柔韧和力量等素质方面协调发展。如:耐力素质是中学队员最为薄弱的,应重点练习,每节训练课结束前,队员要连续完成2分钟快速跳绳练习或1000米耐力跑练习。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给每一个队员建立了一张体能测试记录卡,包括100米跑、纵跳摸高、立位体前屈、俯卧撑、1000米跑的五项素质测试内容,主要记录每一个队员的原始素质测试及每月测试成绩,从而使每一个队员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践表明,队员们进行素质练习时的积极性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每一个队员在速度、弹跳力、力量、耐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战术及比赛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抓技术训练
初中阶段的篮球基本技术训练,主要以脚步移动、运球和传接球为基础,以投篮为中心,并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新颖有趣的训练方法,加强对抗性练习,让队员在比赛中有出色的发挥。在该项的训练中,我的做法主要是:
1、以脚步移动与运球技术为主
行进间控球和运球突破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队员娴熟的运球和灵活的脚步移动,所以要想提高中学篮球队员的进攻能力,首先必须抓好队员的脚步训练和运球能力,我认为脚步的训练主要以加强爆发力、耐久力的训练为主,并加强急起急停、变向变速跑、跳跃、跨步、转身、滑步等动作的练习,在激烈的攻守对抗中,队员才能持续地、快速地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等。此外,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因此,训练时我让队员以熟识球性和增加防守运球的练习为主。在训练中我安排了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左右手运球、左右手同时运两球、体前变向运球、急起急停运球、后转身运球,跨下运球等,并强调队员运球时不能掌心触球,不能眼睛看球。在对抗运球训练时,我通常让队员练习一打一、二打二的攻守练习,要求持球队员既要运用各种运球技术突破防守者,又要设法保护好自己的球。以至让队员在比赛中能熟练运球。
2、加强传球训练
传球技术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因此我重视加强传、接球的训练。由于我校被选入篮球队的队员,已经有一定的传球基础,所以我在开始传、接球教学中,以游戏教学为主,让队员自主地、探究性地掌握传、接球技术,并在游戏中体会传、接球意识和落点的控制,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传、接球的乐趣,如:进行二传一抢、二传二抢、三传二抢等游戏练习,往往队员们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传球游戏结束后,我让队员说出传接球时怎样才能不被防守者抢断到球?有的队员说传、接球要快,要及时,球要传到胸前,有的队员说,传接球时要隐蔽,传球时眼睛不能看着队友,否则容易让防守方抢断球等,然后我让队员说说游戏时用了哪些传球方法,队员们说出用了双手胸前传球、地面反弹传球、双手头上传球等方法,最后我补充说明了不同传球方法的运用,并强调传球时要用手指传球、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的手法等。为了让队员熟练掌握传、接球技术,每节训练课我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行进间的快速传、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等,发现传球错误,我及时纠正。当队员熟识各种传球练习后则结合教学比赛进行练习,增强对抗性传、接球技术能力的训练,以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需要。
3、提高投篮命中率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因为任何技术、战术的运用,都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投篮机会。所以我非常重视正确的、规范的各种投篮技术教学和训练,如:开始训练时,大部分队员都基本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但是普遍存在投篮时手腕后翻不够,压腕动作不够。最后球出手时就形成向上推出动作。使球出手的弧度较低,从而影响投篮的命中率。因此,在训练中我经常提醒队员要注意投篮时手腕要自然后翻,球出手时要压腕,拨指。经过多次纠正,队员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比较规范化。此外,在投篮动作比较规范化的基础上,应进行反复的练习,以促进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在每节训练课我都安排队员进行各种投篮练习,主要是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投、行进间低手、高手上篮的练习,并与传球、运球、结合起来加强对抗性投篮的练习,有时会在训练结束或对抗比赛后,要求队员投中一定数量的入球方可结束训练,以便培养队员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提高。
四、抓战术训练
篮球战术的运用千变万化,而比赛中各种进攻战术的配合,都是由两人或三人局部的传切、策应、掩护、突分等基础战术配合组织而成的,我根据队员实际情况,在战术的训练中,主要让队员熟练掌握两人、三人的基础配合为主,并结合多变防守进行篮球战术训练。
1、以两人、三人的基础战术配合为主
初中阶段的篮球战术训练,以掩护配合、传切配合、二攻一配合等进攻战术为主。如:掩护配合具有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的特点,所以我要求队员要熟练掌握此技术,在掩护配合战术教学时,我结合画图、摆阵、先讲解掩护配合时,无球队员给有球队员做侧掩护,进攻队员利用同伴的身体挡往对手的去路,从而摆脱防守,创造投篮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然后组织示范性练习,练习时强调掩护配合的要点,要求掩护时队员的身体姿势要正确,距离要适当,动作要合理,行动要隐蔽,同伴到达掩护位置时,被掩护者摆脱对手的行动要及时、突然、快速。并反复练习多次,直至让队员熟练掌握为止,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强化和同伴密切配合,直至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2、灵活多变的防守
俗话说:“赢球靠防守”。可见防守在篮球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篮球防守战术日趋多变,在比赛中尽量交替采用多种防守战术,其目的是想破坏对方的进攻方式,降低对方的进攻成功率。我认为要实施多变的防守技术,首先要抓好队员个人的防守技术,因为个人防守技术是多变防守的基础。此外,我根据本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配合意识等特点,设计了符合本队的“人盯人防守、紧逼防守、区域联防”等防守战术,并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大胆试用,不断加强全队防守配合的训练,使全队队员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配合默契。例如: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对手凭借持球突破的优势频频得分,而我队采用了人盯人防守,难以阻挡住对手进攻,并对突破队员多次犯规,比分一度落后,后来,我队及时变换了人盯人防守为三二区域联防,结果当对方队员再次持球突破时,我队迅速形成关门之势,使对手难以发挥突破优势,只能在中距离位置投篮。结果,由于我队及时改变了防守战术,取得了比赛的最后胜利。
五、抓比赛训练
比赛是检验一支球队平时训练水平的质量好坏的标准,篮球项目训练到一定阶段,应多进行教学比赛,增加队员实战经验,通过比赛,可提高队员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员坚强意志,合理利用篮球规则等。篮球比赛可以队内分组比赛,也可与本校教师队进行比赛,最好能联系一些主要对手风格和实力相近的球队与之进行模拟比赛。达到以比赛形式促进训练的目的,同时亦可检验本队的阵容和打法,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改进调整。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投篮的命中率是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在比赛时往往由于心情紧张,投篮出手过快,无瞄准动作,导致投篮命中率下降。所以,我强调学生在急停跳投,或行进间单手上篮时,要有一定的腾空时间作投篮瞄准动作,另外,要求他们在中近距离投篮时,特别是篮下投篮时,要养成碰板投篮的好习惯,命中率就会大大提高。
要提高中学篮球队训练的整体水平,体育教师一定要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在训练中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战斗作风,并妥善处理好队员的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做到文化学习和训练两不误。只有让家长放心,训练才可坚持下去。此外,体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篮球专业知识、篮球专业技术,熟悉最新的篮球裁判法,并在教学和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训练出一支高水平的篮球队伍。
参考文献:
[1]、邓树勋《体育与健康》初中(全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2]、陈文辉《体验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