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文凤
[接要]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选修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我们老师如何应对新问题、新形势而有效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很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依据用教材教的原则,着重阐明了中国小说选修模块教学中必须努力突破“以本为本”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并具体叙述自己在选修模块教学上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语文;突破“以本为本”的做法。
“以本为本”是一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我想自现代语文教学以来,都是天经地义的,是一种经典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这种传统的观念就必须得到颠覆和批判,因为课本不是课程资源的总和和唯一。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有一定的取舍权,一篇课文教还是不教,详教或是略教,教师可根据学校、班级、教师个人实际而决定。这也是用教材教的具体化、具体实践。如中国小说选修模块,中国小说福建才要求两部:《三国演义》《红楼梦》,其他不作要求。如果我们“以本为本”,按照人教社中国古代小说的编写要求,每一部平均使用力量都去接触一下,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深度,忽略了教学中的重点。因此,语文教学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学科的特点,闽派语文教学的实际,都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以本为本”的传统教法,老师必须学会找米下锅,在教参之外,搜集、寻找各种教学资料,补充、拓展人教社统编教材的不足和缺漏,更好地适应福建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迅速提高语文课改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如何突破“以本为本”的语文中国小说模块模块选修教学?现就自己备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一点体会。
(一)高二上学期,我校选修中国小说模块,人教社编写者把明、清及现当代有代表性的中国小说都选上了,容量很大,一般老师根据福建高考对名著学习的要求,只选读四部小说即《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子夜》,其他小说自学。当然也有全面开花的,教材中列举的小说都讲一下。这种教法、处理教材的方法我反对。原因是每一部书都学得不深不透,都只懂得皮毛,又不适应本省高考实际。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第一,鼓励我们学生阅读原著或观看影视作品。为什么说“鼓励”而不是要求,因为学生到高中后,各科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作业及各种练习又极多,什么时间读大部头的名著?因此只是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原著,三遍四遍地阅读,最好还是白读,不先入为主,不看鉴赏文章、评价文章。但是这只一种理想化的鼓励,学生根本做不到,也没有时间。加上按我设想,所有高中生应当要具备一定的这四部书的阅读基础,即小学、初中对这四部书有所接触才好。可现实并非如此。因此此路不通,必须另找途径。我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我想在读图时代,最愉快、最休闲、最经济的方式方法是让学生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读图时代,电视媒体是最强势、最有魅力的媒体,今天的成年人最追求感官刺激,小说,再好的小说,作为语言媒体,不是大众的主流欣赏的媒体,这一点不能否认。我坐上整晚看电视可以,但看小说老想睡觉。另外,要反对社会上夸大影视作品娱乐性的思想倾向。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看到小孩在看电视,总认为是不务正业,正业是什么,做作业。我们语文老师有的也有这种思想,一是认为看电视对学习小说没有多大帮助,二是认为会冲击语言学习。社会上很多人有这种看法。认为无法培养语感,会使语文变味。其实如果我们在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时,不只停留在休闲或欣赏式的观看上,而是引导学生去鉴赏评价影视内容,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这样就可以避免造成单纯的娱乐活动。我们必须带着目的去观看,避免为了好玩而观看。观看前,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如看《红楼梦》连续剧,可以要求学生分析影视中贾母和刘姥姥的不同点,外表上的不同点。这样避免学生把看影视作品当作休闲式的一种娱乐活动。另外,观看影视作品《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播放改编的连续剧,由于其基本忠于原著,所以对于学生花少量时间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故事情节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师生共同鉴赏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适当点拨一下重要情节的含义,教育学生评价影视情节。总之,我认为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三国演义》、《红楼梦》两部名著学深学透,让学生学的有点对名著的感觉,请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是日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第二个突破古典文学名著教学的办法不局限于教材、教参中对名著的简单分析,而要求老师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材料,开设一系列有深度和广度的讲座,分析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让学生在宏观上对作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后会说出作品特点的A、B、C,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如《三国演义》中的拥刘反曹,这就是关系到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鸣凤投湖而死与鸣凤出嫁这就关系到文学创作中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问题,如林黛玉的病态美,牵涉到中国的病态美学的发展问题,为什么林黛玉是美的,很复杂,可以作为鉴赏《红楼梦》系列讲座中一讲,还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在分析中,我们还应当突破和颠覆教参和传统的政治分析和道德分析的缺点,正本清源,如果不是从政治这个角度评价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身上有很多不符合现代人所推崇的性格特点。《水浒传》中的造反人物也一样,最近很多报刊登文批判水浒中的匪气,对于曹操这个人物,如果从政治这个角度分析,他是一个成功人士,但如果从道德这个角度分析,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必须接受道德的审判,我为什么讲这个,讲《红楼梦》时,不要误导学生,因为曹雪芹已经在误导人生了,我们不能再误导。大家想,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哪一个社会中能够生存。人生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人生活在社会中第一是要学会谋生和学会生存。
第三个突破是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只列举一两回对作品的精读、精讲。《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是长篇巨著,一两回或有的只选半回,根本无法看出整部作品的基本面貌。所以如果我们真对学生负责,就必须扩大选文的数量。四部名著各选他十回八回,讲读课前印发章回原文(因为有的学生没有名著),防止老师空谈。同时还要在课堂上搜集寻找一些著名评论家对名著某一章节的鉴赏文章。课堂上师生根据材料,共同探讨,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具体鉴赏,这个突破是重点解决学生对作品点上的把握。
第四个突破是在《红楼梦》名著的教学时,必然会碰到大量的古诗词,而我感觉到《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是学习《红楼梦》的一把钥匙。要真正初步学懂《红楼梦》,必须学会书中的古诗词。因此,我们从网上下载《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印发给学生,请学生课余时间自学。因为下载的材料鉴赏较具体详细,不需要老师教。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有常法,本文仅是本人对选修模块教学的一点尝试和具体实践,不完满之处肯定很多,在此请同行们指正批评,以便共同走出选修教学的新天地,为高中新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