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2009-08-25 01:51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理想

李 虹

[摘要]本文从席勒的美学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入手介绍并阐述了席勒对诗歌“素朴的”和“感伤的”二分法,不仅表明了他对诗歌艺术手法、作家风格等的研究深刻性,更着重探讨了席勒一直以来在审美中对完整人性的理想追寻。

[关键词]《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完整人性;理想;追寻

弗里德利希·席勒是德国的伟大诗人、剧作家及文论家。在他不算太长的生命历程中,他与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作家歌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一同见证了当时德国浪漫主义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热烈景象,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暴政又使他对革命的热情转化成反感并最终回归到了古典主义的立场。由此可以看出,席勒本人是既受到了浪漫主义的感染,又对古典主义不能释怀,这充分体现在他著名的美学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里。韦勒克在他的《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中评价席勒对文学批评的主要意义时指出席勒提出了“素朴的”与“感伤的”这样一种新颖的诗歌二分法是对由来已久的古今之争的重新的比较系统的阐述,也成为了后来“古典的”与“浪漫的”清楚区别的基础。而笔者认为席勒对诗的这一二分更着重体现了他对自然以及完整人性的憧憬及对其重建的理想。

席勒认为素朴的诗人就是自然或者体现自然,而感伤的诗人则寻求自然。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投射理想。而自然自始至终都是“燃点和温暖诗的精神的唯一火焰”,是产生诗作的源泉。席勒理解的自然是广义的,“包括外在自然(现实)和内在自然(人的本性)”。它是“遵循自己法则的存在,内在的必然性,自身的永恒统一”。席勒认为素朴的、古典的诗人就存在于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中,那时的人以及外部的客观世界都相对简单、质朴,人与自然水乳交融,人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感性统一体在发挥作用。人们所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现实自然,能想到的也是出于自身的淳朴人性。所以素朴的诗就是对自然的完全反映及再现,是人的全部天性与现实的充分的结合。诗人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摹仿自然。

区别于表现完整人性的素朴诗人,当人一旦进入了近代,在文明的熏陶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包围下,过去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就已经被破坏,造成了感觉、思想与现实的脱节。联系到席勒所处的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社会,刚发端的喧闹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和随之而生的政治黑暗,人性开始异化,再也不能去感受以往单纯平静的客观现实,感性与理性也开始分离。这就使和谐天性的统一变成了需要重新追寻的超越当前现实的理想而存在着。所以近代诗人已经不能再毫不费力地完美再现自然,而只能作为德性的统一体来表现自己。“因此,现代人怀着感伤‘寻找着自然,也就是寻找着自己失去的素朴的本性”。

到此可以看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分别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存在着的与自然统一的人性表现与对已经破裂了的统一人性的追寻的差异。前者可以直接地描绘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后者却需要通过一直不断地寻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间接地表达自然。而那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正是席勒所期望的完整人性,应该也是温克尔曼所倡导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所代表的古希腊精神。席勒也深受其影响,认为古代希腊社会是一种简单有序的、自由的、为人性的完整提供有利发展的社会形态,那也是为什么古代诗人是素朴的,具有完整人性的诗人,比如说荷马。

席勒总是在表达自己对素朴诗人所处的黄金时代的艳羡之情:“自然特别优待素朴诗人,允许他总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来活动,在任何时刻都是一个独立的和完全的整体,并且按照人性的全部含义在现实中表现人性。”而在文明又无情的近代,感伤诗人为了重新获得这种完整的人性而奋斗、追寻。明知道要重新寻回往昔的和谐是非常难以企及的理想,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像勇者一样奔向了这个看似无限的目标,只因为对完整人性的渴望。因此席勒才说“人凭借文化去努力实现的目标,比起人凭借自然去达到的目标,可能永远更受偏爱”。这有点像卡夫卡的“向死而生”,在充满缺憾的文明里依然不放弃对自己本性的追求。也让人想到海明威的“绝望的勇气”,在人性扭曲的现代社会里尽管迷惘却不愿丧失真正的人性,为了维护这种人性有尊严地生活着。可以这样说,本身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表现完整人性的素朴诗人固然值得艳羡,但那些为了明知不可能的目标而努力寻回完整人性的感伤诗人在席勒看来恐怕是更值得推崇的。

当然,席勒所期望的完整人性着重落脚在艺术上,而他的感伤诗人也是通过艺术的途径去追寻理想中的完整人性的。他们的诗作是充满着热情与想像的观念王国,充满着独特而崇高的创造,感动着读诗的人,让人们体会着他们的热情。为了找回往昔的和谐统一,感伤诗人要么把现实当作一个厌恶的对象来处理,要么把理想当作喜爱的对象来处理,由此而产生了讽刺诗与哀歌诗的划分。席勒最后又提出了第三种感伤的诗,那就是牧歌。牧歌是为了表现处于天真状态的人,也就是“表现处于同自己和外界的和谐与和平的状态中的人”。这是一种在人类文化开始以前就存在的状态也是人类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席勒认为感伤的牧歌是最高的诗,因为它把美的理想应用于现实的生活,是已经纯化为最高道德尊严的自然概念,是一种终极的对完整人性的追求。在论文的后半部分,席勒指出了他对优美、完整人性的理想追寻还是立足于素朴与感伤在诗中的结合。而且他提出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依赖于这样一个阶级:“他们不劳动,然而是积极的,他们不空想,然而能够理想化;他们在自己身上使生活的一切现实性和最少可能的生活限制结合在一起”。虽然席勒也说只是作为一个观念提出来,不过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境界几乎是达不到的,所以这也是席勒的乌托邦或理想主义的体现。但这至少留给了人们审美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文中对诗歌进行了二分,对作诗的艺术方法、不同时代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及美的创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笔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艺术问题的讨论,更应该看到席勒对素朴的诗所表现出来的和谐自然与完整人性的向往。尽管席勒崇尚古典主义的统一、完整人性,但他清楚地知道近代文明是再也回不到素朴诗人所处的那种社会状态,只能转而求其次地尽力追求完整人性的重建。在这场无限接近理想的追求中,感伤的诗人做出了各种尝试,用他们的热情,精神和道德的统一性丰富了文学表现的形式,也获得了接近完整人性的体验。最后席勒对素朴的与感伤的在艺术审美中的结合之期望虽然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始终如一的对完整、优美的人性的孜孜追求,对现代人的审美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画理想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我的梦
我们一起话“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