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刍议

2009-08-24 09:27王德林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同学

王德林

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地区做了不少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究性学习,这是作为一个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能回避且必须加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此试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及做法。

一、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教学历史的必然

1.探究性学习是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自解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解放之初到六十年代,这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文本作静态的描述,具体的课堂形态表现为,注重文本形态的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落实和训练。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那时特别强调先生讲书,学生听讲。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语文课更多的被政治化。这是一段不正常的语文教学时期,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表现为:细化教学内容,即所谓的字词教学法,课堂上注重所谓的辨词辨味,注重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品位文章。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味浓了,学生的主体位置明显加强了,较之前几阶段而言,学生探究的成分在明显加强。只是没有明确的提出罢了。可以说这是探究性学习的萌芽状态。九十年代初期到二十世纪末,是第四阶段。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表现为所谓的谈话式教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程度大大的提高了,甚至出现课堂的多元主体现象。这阶段的教学为探究性学习的提出在实践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本世纪以来,可以说是第五阶段了。这是语文教学全面进入新时期的阶段,探究性学习成为本时期的主体精神。

2.探究性学习的提出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获得知识,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与学习方式历来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自主,高效的获取知识,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突出要求,而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将起着关键的作用,负有重要的责任。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欧美各国纷纷倡导“主体探究”,与“设计教学”的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了“综合性学习的时间”,我国台湾地区整个新课程体系的灵魂“十大能力”中就特别强调“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正是在这种世界历史的大潮流下,21世纪初,我国也提出了探究性学习,作为中学教学的主流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由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它突破了以往的学科教学在时空、手段和内容上相对封闭的状态,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多元、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中,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很显然,这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尝试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偏正词组,重点在“学习”上,它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学校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在现阶段,受学生学习能动性普遍不高的限制,同时也受整个教育教学系统诸因素的制约,探究性学习的主战场仍然只能是学校的课堂。就其载体而言,也只能是教材。在教材这个“例子”的学习中,更多的渗透研究的精神进去。因此,教师的主要工作就在于开掘教材本身具有的研究价值的东西,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而不是具备研究性的学习。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想法:

1.平等审视——把教材直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由接受教师事先设定好的灌入到主动的探索研究。从知识的再现到文章内容的再现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迷信仰视教材到平等的审视教材。例如,学习鲁迅的《雪》一文时,教师和学生把文章分为语言、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再将学生分为六组,这些小组同时对这些方面进行探究,每个小组就讨论中形成的观点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中读议文章进行正面探究的有五组,而在文章的表达形式上,则形成了三种意见:一种认为表达的并不好,如有些句子表意就很不明确,有的词语还很不规范,等等。批评的成分还很不少的。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文平平然,并没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地方。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本文写得很传神,写北方的雪突出了它的神,在表达上,富有个性特点。这是文章表达方式的精髓所在。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学生在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这一点上,已经是做得不错了,这是一种方向,一种精神,一种能力的萌芽。

再如,在学习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由于学生对诗句比较熟悉,没有多大兴趣,可让学生以平等审视的角度去看待这句诗,体会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语境下,是不是对“绿”字有不同的选择呢?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说,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字就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有的同学说,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字就更能刻画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用“去”就更能体现人物的心情;短短十几分钟,学生就想出了十几个词来,而且都能言之成理,以往人们都把“春风又绿江南岸”作为炼字的典范来学,带有崇拜的心理,自然觉得“绿”字是最恰当的了。可见,角度一变,态度一变,兴趣提高了,问题也有了,探究性学习也就在其中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因此,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2.提供参照——增加材料的可读性。在文本学习中,可以通过组合的办法来探究学习。比如,将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两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来探究一些问题,如“两文在描写方式上有些什么异同之处?”经过大约十分钟就有了很多的探究:两人都善于用比喻状物,两人都善于从细微处状物,用词精确。并举出《春》里的“钻”字,《济南的冬天》里的“卧”字等;两人都善于营造画面等。但在写法上也有不同的地方:老舍大多用白描的手法,朱先生则是“彩色”的,很艳丽的。老舍先生侧重于“神”,而朱先生“形”的方面则多些;老舍先生善于从大处落笔,而朱先生则更多的从细微处展开。学生一下子列出了许多条,探究的气氛很浓厚。

4.课堂学生探究的几种形式。探究性学习并非是不要教师的参与,相反,教师引导得好,可以使课堂更有声色,更有实效性。这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主为主的探究方式。这一点主要是发挥学生自我关注课文的积极性,形成的形式是个体的交流,它往往是单边的,这种形式大家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2)辗转递进式的形式。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是主要的形式,但合作也是很重要的,递进辗转式的探究形式就是合作探究的一种。其具体做法是:学生A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还要就此或另外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希望B同学加以探讨。B同学也依次往下提出探讨的问题,这种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探究,又能促进合作探究,可以促进课堂的全员参与。比如,学习《紫藤罗瀑布》一文,A同学先就文章的浅层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就写法上的问题直接请B同学探讨,而B同学就由涉及思想内容的问题请C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C同学在探究时又引起好几个同学的兴趣,大家都参与了进来。之后,学生进一步探究。C同学又就涉及生命的问题想向D同学提出,同时也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大讨论。课堂探究达到了高潮。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程度,思维激发的程度等是一般的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的。而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自然就成了参与者、引导者,而不可能是裁判员了。

(3)并行多元和对立多元的探究方式。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提问:“怎样看待‘我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的生活?”要求学生就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分六组,其中四组的探究结果是并行多元的,他们有的认为,这样写很好的表现了儿童的天性;有的认为这样写很好的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味;有的提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些探究可以说是并行的。而另外两组则完全不同,他们提出了与前者完全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严格的教育方式没有什么不好的,鲁迅如果小时候不受这种严格的教育,说不定后来的中国文坛就出不了这个大文豪了(同学笑)。这种不同意见的碰撞尽管还不成熟,可是,显示出的探究的气氛,闪现出的智慧的火花是令人欣喜的。真是“满眼风波多闪烁”呀!而教师此时任何的结论都是多余的了。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说,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攻坚也在课堂,自然探究性学习的落实也该在课堂了。“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去细化,去探索。探究性学习不是一种时尚更不是一种装饰,在教学中不宜盲目的去追求,可以的就去做。过多的搞“小课题”,“大课题”之类的探究性学习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还处在中学生,学习的是语文,不能没有了“语文味”。

三、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和探究教学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有探究的成分,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魏书生的“六步读书法”、张孝纯的“大语文教学法”等,都具有探究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细论起来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从理解到行动[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同学
设问引导探究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