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安
[摘要] 文理分科,在当前环境中有现实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造成综合素质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大师越来越少等危机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不能进行单一归因,试图通过文理不分科来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一厢情愿。
[关键词] 高中教育;文理分科;利弊;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0-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09)08-024-05
文理分科作为中国特色高中教育的一个显著表征,已经实行了多年,且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发挥了不容抹杀的积极作用,不能轻言废弃。
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无疑是实现决策民主化、透明化和科学化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值得肯定。在《纲要》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一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见仁见智、难分伯仲的两派意见,几乎旗鼓相当。据统计,目前有54%的人赞成文理不分科,有46%的人赞成文理分科,耐人寻味的是,85%的高中生赞成文理分科,反对改变现状[1]。赞成文理不分科者认为,文理分科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中国国民创新能力缺失、没有造就学贯中西、文理兼修的大师乃至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原罪”;赞成文理分科者的理由主要是,担心文理不分科会加重学生原本已经不堪承受的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笔者属于后者,或许处于少数派的劣势,但坚信真理未必就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用简单的数量多少论英雄,从来就不是科学研究所应该秉持的态度。
之所以赞同文理分科,主要是因为笔者以为赞同文理不分科者的立论依据有问题,也就是说,文理不分科就一定会带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国民创造潜力释放、大师辈出、诺贝尔奖的桂冠落到我们的国土之上的理想成果吗?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这样一来,文理分科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无形中便凸显了出来。恢复高考以来,文理分科逐渐成为我国高中教育实践中的主流模式,且与高考文理分科的选材机制相辅相成,深入人心,为大众所认同和接受。在现阶段的中国,文理分科虽然不尽完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与不足,但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机制与功能却日臻成熟,打破这一态势,看起来或许很美,一旦真正实行起来一定相当困难。
第一,两利相较取其重,文理分科与文理不分科,孰优孰劣,不仅要看专家理想化的论证,更要看社会的受纳与群众的需求,实践证明,凡与社会受纳和群众需求相“拧巴”的决策,其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应当承认,文理分科与否,各有利弊。从长远角度、从教育规律角度、从与国际接轨的普适的教育价值体系角度来看,文理的确应当不分科。文理分科只能算是现实性的权宜之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维持现状往往是最佳的选择。更何况,在维持文理分科的基本前提下,并非就没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了。笔者感到纳闷和不解的是:为什么要在原本并非重要的文理分科问题上大动干戈、大做文章呢?
随着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渐次]进,人类的知识信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增长和扩充着,加工、处理、利用知识的科学技术事业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不断趋向综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造就尽可能多的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要目标,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紧迫感与危机感交织,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科学、文化乃至整个社会。
相比较而言,教育变革触及的领域既不深也不敏感,所以,人们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教育身上。然而,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教育不可能独善其身,孤立存在,它势必要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没有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的相互衔接与相互配套的系统改革,教育改革往往很难推进,即使推进了,那也是浅尝辄止,徘徊在浅水区尚可,一旦进入深水区,后果便很难预料。
建国以后,我们的教育改革是一浪高过一浪,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仅课程改革就搞了8次,虽然也谈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但一旦实行起来,中国人固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总是趁机作祟,往往另起炉灶,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发展。通过前几年的实践,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处于深化与攻坚阶段,继续下去,越往纵深地带延伸,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多,阻力也就越大,问题和困难实在不可小视。至于素质教育,虽然口号喊得价天响,但到头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其间,所谓的典型,总结推出了不少经验,而且迅速蹿红,但也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销声匿迹。
综观教育改革,成功的例证不是没有,但却少得可怜。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二是专家关起门来空想,制定出台的东西缺乏生命力。前者,最有力的例证就是高考改革貌似在教育,实则根子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非教育领域,这些非教育领域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改造,单纯指望教育单枪匹马来改革,无异于堂吉柯德笔下的骑士一般,可怜且可悲;后者,最有力的例证莫过于屡禁不止的有偿家教,从中央到地方,绞尽脑汁,三令五申,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治,另外,全世界都行得通、科学价值得到公认的高考标准分,在中国就是行不通,难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导致其寿终正寝,说明在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结构中,理论上讲得通的东西,未必在实践中行得通;专家论证得头头是道的东西,未必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就是一个怪圈。
置身在这样一个怪圈之中,能否让老百姓接受,似乎更能决定一项决策的最终命运。当实行了多年的文理分科格局,在一夜之间面临被打破的命运时,已经熟悉、习惯了这种格局的老百姓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他们会冒让子女加重负担的风险去选择文理不分科吗?毕竟,文理不分科的前景和后果,谁都难以未卜先知。85%的高中生作为“当事人”,反对文理不分科,是发自草根阶层的强烈呼声,与大多数专家等“局外人”的意见相悖,很能说明问题。一个理想化的愿景,即使赢得专家们的满堂喝彩,然而一旦与老百姓的需求“拧巴”起来,其命运可想而知。
第二,在高考改革不充分的情况下,搞什么文理不分科,只能是舍本逐末、没有意义的噱头,其最终结果就是“折腾”。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任何改革举措的出台,都需要瞻前顾后、广泛论证、周密研究,否则,稍有不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对这样的“改革”进行改革了。教育改革关系到人才的培养,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更需要慎之又慎。有些领导“拍脑袋”、专家“胡论证”出来的改革举措,寿命很短,就很能说明问题。仅就高考改革来看,近年来,这类“折腾”的事例实在不少。某省高考10年4变化5方案,就极具典型。这不是“折腾”又是什么呢?
高考科目的改革,其实早已开始关注文理不分科的问题。从单科考试、“3+小综合”到“3+大综合+1”,折射出来的无不都是对文理分科的淡化与改造,对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追求与引导。尤其是“3+大综合+1”的科目设置方案,“大综合”包含政、史、地、理、化、生6个科目,实际上就是文理不分科,曾一度令人激动和垂青,似乎文理分科的难题可以由此破解。结果,实行了一段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后,只好草草收兵。目前,在文理分科的“小综合”与文理不分科的“大综合”的较量中,“大综合”的败北,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不否认,文理不分科之“大综合”有其先进性、优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我们却要问:理论上先进的东西一定能成为实践中的主流吗?先期的实践显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高考机制问题与文理分科问题相比,前者更上位,属于形而上的范畴,难度更大;后者则下位,属于形而下的范畴,难度相对较小。在高考改革不配套、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追求形式上的文理不分科,那是舍本逐末的不智之举,到头来只能是“折腾”。从表面上看,解决文理不分科的问题,靠行政命令可以推行,但实行的后果难以预料,“大综合”的一败涂地,殷鉴不远,值得吸取。
第三,即使文理不分科,创造力、大师、诺贝尔奖,对于国人来说,也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期盼,因为文理不分科是导致问题的根源,却绝对不是唯一根源,甚至连重要根源都谈不上。
文理不分科是否一定会带来我们期盼已久的创造力、大师、诺贝尔奖呢?未必。这些与我们的国度、我们的国民绝缘已久的“奢侈品”,并非只有文理不分科一个因素可以呼唤得来的。
如果我们缺乏一种醍醐灌顶的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果我们不能高举五四前辈们所高举过的“德先生”、“赛先生”的伟大旗帜,如果我们的社会对“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精神之强健”缺乏应有的宽容,如果我们的文化氛围缺乏对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大力张扬,如果我们的知识分子不能自觉地担负起应有的匡扶正义、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在追名逐利、仰人鼻息的犬儒化泥潭中不能自拔,如果我们本应以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管理为己任的公权力,依然在科教领域追求“GDP”、以极低级的数量相加来评鉴学术成就、炫耀不健康的政绩,如果我们的教师眼睛只盯着学生的成绩,把学校当作博取利益的工具,那么诸如创造力、大师、诺贝尔奖之类,对我们来说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依然“奢侈”,说不定,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态势下,这些东西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可能越来越远。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理是否分科,而在于我们的高考机制只提供了分数简单相加这样单一化、机械化的选录渠道,在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过于重视学历与校历,在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倡导“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趋向。与弥漫于整个社会之中的浮躁、浮夸、功利、逐利心态相呼应,对人才的选录、培养、使用等采取了一种极为近视、短视的态度,以至于社会竞争愈]愈烈,身份竞争愈]愈烈,学历竞争也愈]愈烈,所有这些竞争高度浓缩到教育上,才导致了高考竞争热度不减,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来,扩招政策是为了减轻高考竞争的压力,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以“大众化”逐渐取代不合时宜的“精英化”,但最终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导致了一般性竞争向结构性竞争的蔓延,“考大学”不成问题之后,“考好大学”则成了众人趋之若鹜的焦点,因为我们的用人机制已经由重学历向重校历倾斜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前所未有地突出了,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地缓解。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不容乐观的外部环境下,高考改革岂能置之度外,只能适应,高考改革难就难在这里。
逻辑顺序不能倒置。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根源之因素不去反思、不去解决,单纯期望高考改革是不可能的。高考的系统变革尚未进行,先行改变文理分科的格局,是前后的颠倒,更是因果的错乱。
第四,通才与偏才,各有所长,任何时候,都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搞僵化的“一刀切”。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自古以来,学贯中西、文理兼修的通才,固然可嘉,但学有专长、造诣很深的偏才与专才,一样难能可贵。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所谓“通才”产生的几率必然越来越小。历史上很多大师自身的发展并不均衡,但这并没有成为他们成才的障碍。如果不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渠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可能无缘进入大学深造,更谈不上今后的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了。“人们常常津津乐道当年钱钟书数学只考15分、吴晗数学只考6分,却被破格录取进清华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2]的事实证明,大量严重偏科的大师,他们的名字一样光彩照人,彪炳青史。
人的成长遵循多向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其尊重和弘扬的都是作为个体人的卓尔不群的个性与特质。强调统一规格,忽视个性特长,素来是我们教育生态中的一个致命伤。这其实就为教育改革规定了一个方向和路径:朝向张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方向努力。传统的文理分科固然有弊端,但取消文理分科祸害会更大,因为这样一来会让原本就稀缺的个性资源面临雪上加霜的厄运,进一步强化教育体系中原本就强势存在、无孔不入的统一性与格式化,与综合素质、创造能力等价值追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文理不分科,忽视了学生在文化背景、认知倾向、思维模式、主观情感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折射的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理性”,蛮横无理地以技术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接受同样规格的教育,这样做的潜台词就是,“只有所有学生都拥有完全相同的知识基础,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才能成为可能”。完全不同的学生有同样的基础与完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基础,这分明是保守与进步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对决,其中的抉择与权衡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价值判断。
如果只是从知识的角度而不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文理分科问题,很容易产生误读与误判。因为从知识的层面来看,文理分科会使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偏科发展,造成知识结构的失衡与缺憾;文理不分科则是让原本只侧重于“文”的学生加上“理”的学习内容,原本只侧重于“理”的学生加上“文”的学习内容,纯粹是只有加法、没有减法的简单思维。须知,教育是极其复杂的事务,需要运用复杂的思维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判断力,如此才能从容应对。立足知识层面追求文理不分科,到头来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给原本就困难重重的素质教育平添更多的障碍与变数。因此,有必要超越知识层面,上升到价值的层面来理性地分析文理分科的利弊得失,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在研究文理分科与否的时候,需要高屋建瓴,客观地审视高中教育教学的内容,梳理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基础知识,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运用减法,大刀阔斧地减容量、降难度、腾空间,让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学习与考试的内容少了,难度降了,兴趣有了,到那时,再推行文理不分科也不迟。因此,在当下还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时候,一厢情愿地硬性推行文理不分科,似痴人说梦,毫无意义。
任何改革都需要审时度势,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历史证明,任何超越客观现实条件,脱离所处的时空环境,强制推行所谓“改革”,只能带来不良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高考改革一直没有停步,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在这一改革大潮中高考改革具体到科目设置改革等,始终是个令人头痛的话题。因为科目设置必须具有科学性、规律性与先进性,政治变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总要或多或少地反映到高考科目设置当中来。现在议论得热火朝天的“文理分科”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新鲜问题,只能算是老话题,一个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老话题而已。曾几何时,单科考试之所以寿终正寝,就是因为被指斥为在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培养方面不作为。取而代之的“小综合”乃至“大综合”,都是破解困局的尝试。激进的“大综合”败给了相对保守的“小综合”的事实,足以说明,横跨文理的探索,至少在考试实践中没有成功,既然如此,那么这种改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又能走多远呢?我们不能不持怀疑的态度。
最后具体到“小综合”,虽然在考试实践中为多数省区所保留,并不等于说它就是完美、完善的,只能说是百般无奈之中的一种将就。我们不妨翻开近年来各相关省区的“小综合”高考试题,不管是文科综合,还是理科综合,纯粹是在“综合”幌子下的“拼盘”,那种期盼已久、十分理想的跨学科水乳交融、神魂交汇的综合题目可遇而不可求,凤毛麟角,至于在高中教育题海战术中,那些与高考试题相比等而下之的各种检测题、统考题,貌似“综合”根本就不“综合”的粗制滥造,更是比比皆是,让人触目惊心。
在我们的高校院系设置中文理大科区分明晰的情况下,在我们的“唯分数论”高考招生体制积重难返、没有大的改观与起色的条件下,在我们教书育人的教师遵循着文理分科的培养模式走向讲台的背景下,单纯强调文理不分科,说易行难,难以真正推行。
第五,文理分科并非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在更高的位置上、更宽的视阈中,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契机。
文理分科与否,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现象,透过形式和现象看本质,才是解决教育问题应该秉持的立场。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高中教育,从过程到结果都存在问题。高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中腰,意义重大,中腰出了问题,势必上挂下联,影响到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因此,高中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过程来看,高中教育,对于学生来讲,难以寻觅到兴趣、快乐、幸福及和谐的影子。学习内容繁难偏重,有一点化肥催熟的味道,大有不把大学课程甚至研究生课程的部分内容下放到高中势不罢休之势;至于学习方法死板僵化、单一机械,除了短平快、压缩饼干式的记忆、模仿、训练、题海战术等等之外,好像再也找不到其他更为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了。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理科学生不学政史地,缺少文化底蕴,淡薄人文情怀;文科学生不学理化生,缺少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事实果真如此吗?理科学生乃至理科背景的文化人在科学精神上占有强势地位吗?文科学生乃至文科背景的文化人在人文情怀方面享有优势吗?显然,都不能一概而论。
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纯粹的课堂所能教出来的。现在存在一种误读和误判,认为理化生课程能教出科学精神,政史地课程能教出人文情怀,忽略了唯有持之以恒的文化濡染、实践磨砺、自我感知才是造就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最佳的土壤。如果我们非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视为通过一两节课可以教的东西,将其等同于知识,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传递,只能适得其反,给学生的高中生活抹上一层去兴趣化的阴影。
从结果来看,高中教育的终端,就是高考。高考虽然名义上承担着引导中学素质教育、检测中学教育质量、为高校选拔人才等任务,但最终却不得不沦落为分数至上、分数唯一的“甄别器”。尽管从理论上讲现行高考不是最科学的选才方式,但在实际上却难以提出实践上行得通的对高考进行彻底改革的方案。高考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存在着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角逐与博弈,只能稳中求变,需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想好了再做”,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原则。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由“集权”走向“分权”,赋予高校招生主体地位,不断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无疑是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讨论“分权”显然比讨论“分科”意义重大。只有高考改革有了大的起色,文理分科才不成其为问题。
文理不分科,先决条件必须具备:一是高考改革要到位,除了“分权”之外,综合素质测评、学业水平测试等“非分数”评价手段要与高考实现“硬挂钩”,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高中教育的内容必须大幅度变革,试卷之容量必须减下来,难度必须降下来,刁钻试题必须排除掉;学生的学习必须活起来,兴趣必须高起来。“如果确实要试行高考文理不分科,也要使报考文科和理科院系的考生,在史地与理化科目的分量与难度上有所区别”[2]。
总之,在现阶段,文理分科利大于弊,文理不分科弊大于利。那种企图通过文理不分科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草率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无功而返。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跳出框框看文理学科[N].中国教育报,2009-03-09.
[2]刘海峰.文理分科[N].中国教育报,2009-03-09.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