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2009-08-21 07:35王军文
学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逆反应摩尔试卷

王军文

试卷讲评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各种测验较多,讲评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研究和掌握试卷讲评的一般规律,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对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准确客观地捕捉反馈信息

要上好试卷讲评课,必须全面、准确、客观地掌握学生答题的第一手材料,即捕捉好反馈信息,为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1.批改试卷,记录好典型的错解和学生创造性的解法。

2.分析试题,统计得失分情况。

3.搞好学生座谈和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现在客观试题较多,从答卷上有时看不出学生答错的症结所在,为了解学生答题的真实情况,可针对典型和重点题找学生座谈,进行详细调查,克服任何主观臆断的倾向。

4.用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对讲评课的意见要求,对重要考试的讲评和存在问题较多的考试,事先让学生对讲评的意见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反映给老师,如哪些题应讲,哪些题不用讲;讲什么;怎样讲;对试题的认识理解等。这样不仅了解学生对讲评的要求,还可使学生进一步钻研试题和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归纳、处理

将批阅、座谈和学生书面反映出的各种信息按知识点和考试的目标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绩。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和指导失误也应认真分析、总结,及时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要搞清问题的性质,在讲评时解决。一般需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为讲评提供依据,增强讲评的目的性。

1.普遍问题还是个别问题;

2.知识的欠缺,是一般内容还是重点内容;

3.技能技巧掌握得如何;

4.能力和思维方法上有什么不足;

5.学习习惯、态度、心理上有什么问题等。

三、确定讲评内容的原则

试卷讲评课内容来源于学生的解题情况和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总体来说应讲清试卷中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解题能力。

根据讲评课的目的和特点,应依据如下原则确定讲评课内容:

1.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原则。对共性问题应重点、详细地讲评,1/3以上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应重点讲评。个别问题利用个别辅导解决。

2.贯彻“为迁移而教”的原则。即对重点内容出现的典型错误应详细讲评,其中包括学生解答时错的不很多,但很难被学生理解透彻,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的知识,或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也应重点讲评。

3.讲究规律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注重解题能力培养的原则。讲评课中要尽量总结各类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如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判断规律、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判断规律、平均值法解题的技巧、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解题持技巧,掌握这些规律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能力。

4.以“练”为主线的原则。讲评完存在问题、归纳了解题的规律和技巧、深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后,应进行变式练习,即通过对原题改变思维角度或更换题目条件再进行深化讨论的过程。这样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且可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例如原题为:往100ml2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100ml时,得到7.8克沉淀,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3或7)mol/L。①已知条件不变改变求解:原题的求解可变为: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可能为____,当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不变,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②已知与求解互变:往100ml2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3mol/L的NaOH溶液后,得到7.8克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_______ ml。③改变题型。即同一知识点可用不同的题型来练习。如根据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可用下题进一步强化练习,将含有a摩尔NaOH的溶液与含b摩尔 AlCl3的溶液混和将产生多少克沉淀?④改变题目的对象。即用与原题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知识进行练习,促进知识和方法能力的迁移。可设计如下练习:向含有0.74克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得到0.75克沉淀,则通入标况下的CO2的体积可能为______ml。

5.示范性原则。学生考试时遇到综合性强的试题常感到无从下手,有的答得不准确、不规范,学生除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外,不会剖析题目的结构和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重要原因。在讲评时联系学生的解题实际,指导学生理解分析知识结构,揭示思路、方法和突破口,掌握解题步骤,准确规范地表达,充分发挥讲评的示范作用。例如:某烃0.1摩尔与标况下20升O2(过量)完全反应后,将生成的混和气体通过定量Na2O2粉末使之完全反应,反应后Na2O2增重15克,并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14.4升。该烃能使溴水褪色,试通过计算求出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这是一道无机与有机相结合综合性较强的题,学生解答有一定困难。为了使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综合题结构,培养把综合题分解成基本题的能力。将原题分解成如下三个基本题①0.1mol某烃与过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XmolCO2和Ymol水蒸气组成的混和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完全反应后NA2O2增重15克,同时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11.2升,求混和气体中CO2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②写出该物质的分子式;③写出分子式为C5H10能使溴水褪色的烃的可能结构简式。当学生看到上面三个自己熟悉的基本题型之后,再看原题都有茅塞顿开之感。学生也不难认识到解此题的突破口是求CO2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求二者是一个基本的混和物计算题。给出此题的规范表达,起到示范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6.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教学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如果涉及到实验内容,可做实验讲评,加深印象,提高兴趣,获得最佳效果。

7.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不仅与知识和思维能力有关,还与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素质等有关。因此,在讲评中表扬创造性的解法,认真评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发挥到极至。

四、讲评方法

讲评最忌逐题讲解、就题论题。根据以上确定讲评内容的原则确定出讲评内容后,还要依据学生和题目选择最优的讲评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现介绍几种讲评方法供大家参考。

1.类比归纳专题讲评法:即从不同的知识点或不同的题目归纳出相似点和共同规律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详细讲评。每个专题不一定很大,可按知识归类:如使溴水褪色知识、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和数目的确定等;按方法归类:如平均值法解题、十字交叉法解题等;按题型归类:如多解选择题的类型和解法等。这是讲评课中最常用、效用最大的一种方法。

2.引导读书法:学生因对理论理解不深入、不准确而做错题,可引导学生重新读书,帮助学生透彻理解。例如:考试中选用了高考中的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____。(A)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AB。(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摩尔AB同时生成n摩尔B2。(D)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的A2同时生成n摩尔B2。(E)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A2同时消耗n摩尔B2。有相当多的同学选了(A)和(D)。说明学生对正、逆反应速度相等理解不确切。讲评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之中的有关内容。同上,瞬间正反应SO2和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和逆反应分解的SO3分子数相等,亦即正、逆反应的速度相等……这应理解为“同一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度时,数值相等表示正、逆反应速度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度的比等于系数比,即单位时间物质的量变化比等于系数比时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度相等。”因此(A)选项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度相等。而(D)选项表示的均为正反速率。这样讲评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读书的自觉性和对认真阅读教材的认识,紧扣了教材大纲。

3.实例展览法:即将学生的各种解法都展示出来,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指出错因,使各种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互相启发,获得正确认识。如:用一种试剂鉴别KCl、HCl、NaOH、BaCl2四种溶液,应选用。学生的答案有:浓H2SO4、Na2CO3溶液、石蕊、(NH4)2CO3溶液,(NH4)2S溶液等。通过讨论最后认为(NH4)2CO3溶液最宜,其余均有不足或不能鉴别。

讲评方法很多,如边评边练、边评边实验、以教师启发讲评为主等等,应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各种方法。

五、讲评课的几点注意

1.认真备课写出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教案,避免讲评课的随意性、盲目性。

2.注意讲评的及时性。及时讲评可以利用学生头脑中对题目的清晰记忆表象,使错误易纠正,提高讲评的效果。

3.注意讲评课的层次性。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位学生有所得。

讲评课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活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中谈到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应从总体上进行优化组合,才能使讲评获得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逆反应摩尔试卷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等效平衡的解题策略
化学平衡模型的建立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平衡常数与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间关系的探讨
解读“等效平衡”条件及数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