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勋 丁书新 崔海英 王新伟
摘 要:统计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武器之一,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将其科学地应用于英语教学,必将对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将统计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旨在探究统计理论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统计理论方法 英语教学 结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123-02
统计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统计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发现、揭示现象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归纳出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别是抽样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再加上计算机手段的辅助,使统计分析更加深入和现代化。很少有人研究和想象统计理论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什么应用,认为英语教学无非就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译。其实不然,在英语学习中师资状况、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的调查,单词的统计、分类,学生成绩、试卷及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分析,英语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论文的撰写都会运用到统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其科学的运用,会使我们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科学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我们英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统计的内涵和基本研究方法
统计是通过调查收集、加工整理资料、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研究数据,揭示现象间问题矛盾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计作为进行管理和调控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种职能,基本研究方法有下列五大类。
1.大量观察法。是指在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中,要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对所分析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总体中的个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彼此之间既有共性又存在着差异;它们既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次要因素的影响;既受必然因素的影响,又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通过大量观察法,就会使总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偶然性相互抵消,从个别中呈现出一般,从无序中呈现出有序,使总体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得以体现。
2.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考虑现象本身内在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部分和组的一种方法。一个总体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体。统计分组对总体来讲是差异分析,以揭示总体内部的差异性;对于个体来讲又是综合,它将具有同类性质的个体划归在同一组内,以显示各组的特征,从而达到从总体上分析研究各部分、各单位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描述出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综合数量特征和变动趋势。
3.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综合指标对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上综合反映和分析总体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和依存关系等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4.统计模型法。是指把现象间的数量关系抽象化为数学变量,根据现象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建立起变量间的数学模型,通过运算、模拟来演示现象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5.归纳推断法。在统计研究过程中,由观察总体中各单位的特征得出关于总体的某种信息,这种从个别到一般,根据部分单位的资料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即为统计推断法。
此外,还有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二、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作用
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具体作用主要有:通过统计调查可以搜集到有关调查对象的大量的原始资料(original data)和次级资料(secondary data)。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划分现象的类型,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及各类型的数量分布特征,揭示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通过总量指标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规模、成果和总水平。通过相对指标可以进行无量纲处理,使不能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便于对现象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研究现象的结构、比例、速度、强度等。通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可以研究总体现象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对同一单位和不同单位平均水平的研究可以看出自身一般水平的变化和彼此之间的差异,从而制定出科学、先进、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抽样调查与推断可按随机原则依据样本的资料来推断总体的特征,用于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又要了解全面情况的总体,对全面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价和修正,对一些实施和操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动态和预测指标可以描述现象发展水平的变动过程和结果,利用动态分析指标反映现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并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可对现象间相关的形式、方向和密切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指数可对现象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因素分析,还可对总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统计理论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上述统计理论和方法似乎与英语教学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思考和深入研究,下面是作者的分析和归纳,如能得以重视和运用,对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的提高,一定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是教学传授知识的对象和主体,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各高校急剧扩张,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大学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且农村生源占了相当比例,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全国招生,因我国教育资源不平等,经济发展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衡,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别较大;部分高校省内招生,由于教育落后,外语教学的软、硬件缺乏,学生素质先天不足;部分高校生源类别多,有普招、对口升学、专升本、成人教育等,办学层次由专科到硕士跨度较大。鉴于以上原因,多数普通高校学生的四、六级一次通过率只有50%左右,5%左右的学生由于外语不达标不被授予学位,实施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既有困难又不客观。面对这种情况,在新生入学伊始,选择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调查项目,如生源地、高考英语成绩、中学英语师资水平、语音设备条件、语文成绩、英语课的周学时数、听说能力的训练情况及测试成绩等,可采用普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搜集学生的基本情况,使用统计分组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实施“分槽喂养”,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温饱”得当。
2.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相关回归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对全校开设英语的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年级、班级、人数、层次、教材选择及使用量、拥有的师资情况、语音室的座位数量和完好情况,学生掌握各类单词、词组的数量,从总量上进行统计,做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备和使用。统计各类学生的比率和比例,如男女、城乡比率,高考英语成绩及格率,学校英语考试成绩分段人数比率及及格率、良好优秀率,四、六级参考率和一次、二次通过率和淘汰率等,通过这些指标横向、纵向的比较看出彼此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建立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或英语成绩与学习时间的回归方程,可以发现英语成绩与语文成绩、学习时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此外老师给同学批改作业给出甲、乙、丙、丁就是统计中的顺序水平;两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80和85分就是统计中的间隔水平,而及格率就是比率水平。
3.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和抽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要进行试卷分析,统计60以下,60~80,80~90,90以上分段人数和比率,还要计算平均成绩,进行方差分析,但这些指标究竟反映和说明什么问题,教学中需要进行哪些改进和调整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平均成绩的高低说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整体一般水平,但平均成绩过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老师教得好,学生也确实学得好;二是试卷的题型、题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中、合理;三是教师考前是否划定了范围或是否有漏题现象;四是考风考纪是否良好,试卷评判是否公正等。此外,在一些评价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也是统计平均数理论的应用。若两个班成绩都是80分,如何比较哪个班考得好?变异指标是说明标志值变化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变异指标愈大,平均数的代表性愈小,说明考试成绩集中趋势差,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间偏差程度大,两极分化愈明显。可以利用概率统计中的正态分布理论,估计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制定考核、考试标准。例如制定考试标准要求10%达到优秀、30%达到良好、8%不及格,其余为及格,从而可以确定出优秀、良好、及格的成绩标准;还可使用抽样理论对学生进行作业的管理,在交作业时,可使用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来加以控制管理。通过这些指标我们既可作深入分析,又可作不同班级之间的比较,找出存在的差异,不断改善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4.统计图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统计图表就是用统计表格和几何图形或具体形象来表明数量关系。统计表能使统计资料,比如成绩单、试卷分析,条理化、集中化,不仅节约了篇幅,还可以反映出各项目间的关系,容易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统计图则可以达到形象、生动、直观的效果。比如用条形图对比学生几个学期英语成绩的变化;用圆形图反映英语学生各种情况的构成;用曲线图描述各分数段学生的分布情况;用象形图使学生产生联想性思维,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单词的记忆,阅读能力的提高。
5.统计分析方法在英语论文撰写和科研中的应用。统计的特点在于它的数量性和综合性。它是以统计资料为依据,以统计方法为手段,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比较常用的统计分析法有分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时间数列与动态分析法、指数与因素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综合评价分析法及各种预测方法等。它给人严密的逻辑和理性思维。一般的统计分析过程为:(1)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作出研究设计(选题),(2)建立分析指标体系,(3)资料的搜集与整理,(4)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5)进行分析论证,(6)归纳总结结论,(7)结合专业分析讨论。另外再辅助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的应用使数据的处理和表格的形成更加快捷方便,由于论文的资料翔实可靠,加工手段先进,使得论证更加充分有力,使论文更有层次和深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统计理论与方法与外语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必然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老师借助统计理论和方法可总结概括出一系列优化的教学策略方案,使原有英语知识更加层次化、系统化、条理化;(2)统计的综合性可提升学生整体理解语篇的能力,探掘语篇内涵,使师生思维更加逻辑缜密,对英语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3)使学生的成绩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客观;(4)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推理方法,有助于英语师生养成探究意识,提升创新科研能力,达到质的飞跃;(5)能使师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占有更加丰富的资料,达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6)能使师生建立起搜集信息的框架结构,对记忆组织进行有效整理,对资料进行合理的筛选,达到去粗取精,由浅入深之效果;(7)在汲取新知识时,优化语言输入,同时又能使原有的知识单元,在新旧知识科学组合后进行有效释放;(8)统计预测理论能提高学生推理判断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资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统计理论与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070338】
参考文献:
1.武士勋.基础统计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冯士雍等.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梁仪.英语教学法研究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丁书新.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艺术[J].教育艺术,2000(6)
6.潘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