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强 姜明霞 陈璟瑜 刘建平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现况,探索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1201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行为等情况调查,并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试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4.6%,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睡眠质量等。[结论]慢性病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干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B
生活质量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进入医学领域,很快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WHO生活质量研究组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国内生活质量研究起步比较晚,但近年进展很快。在各个领域开展了生活质量研究,如李凌江等对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的研究等。为了解慢性病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2008年我们对上海市长宁区某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长宁区某社区13个居委中随机抽取6个居委作为调查居委,再分别从每个居委中随机抽取200名具有上海户籍、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为调查样本。
1.2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填写后收回,调查员除必要的解释外不给予任何提示。
1.3生活质量测定工具
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SF-36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它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录入过程中设置逻辑校验,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录入完成后,抽取5.0%(60份)的调查问卷进行复查,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使用SPSS 13.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等。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201份,其中男498人(41.5%),女703人(58.5%);年龄最小3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5.91岁;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共1 080人,占总人数的89.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60人(38.3%),高中或中专562人(46.8%),大学专科128人(10.7%),大学本科及以上51人(4.2%);离休或退休763人(63.5%),在职275人(22.9%),下岗人员142人(11.8%),其他21人(1.7%)。
2.2慢性病患病情况
656名(54.6%)被调查居民患难有至少1种慢性病,545名(45.4%)居民没有确诊慢性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39.1%;慢性病病程最短1年,最长60年(表1)。
2.3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健康居民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显著高于慢性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4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以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分值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睡眠质量和是否患慢性病为自变量分别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各因素的赋值见表3。结果除性别和文化程度外,其他各因素对生活质量均有影响(表4)。
3讨论
生活质量作为一种评价指标,综合了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状况,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日益重视,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工作。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因其短小、灵活、易于操作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质量的研究之中,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生活质量研究工具之一。
一般认为,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贾云等研究表明,即使客观状况相同.情绪越稳定,个性偏向外者,生活质量越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客观状况的情况下,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特别是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较低,说明慢性病不但对调查对象的生理影响巨大,而且对他们心理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应激能力,控制情绪,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本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睡眠质量和患慢性病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不同维度得分的因素相差很大。年龄是影响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身体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身体抵抗力下降,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高,生活质量逐渐降低。因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慢性病的发生,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婚姻状况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对丧偶、离异的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要提供更多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沟通、融合,以提高生活质量。经济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好于经济状况差的居民,与国内其他报道的结果一致。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
4参考文献
[1]WH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R]. Geneva,WHO, 1993.
[2]李凌江,张亚林,杨德森,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Ⅱ方法学及社区人群的总体生活质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86-190.
[3]Arnold SB, Birren JE, Fisher LM, et al.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rail elderly [ M].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lnc, 1991:50-74.
[4]pitzer WO, Dobaon Aj.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A concise QL - index for use by physicians[ J]. J Chron Dis,1981,34:585-597.
[5]贾云,邵璇.住院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2):309-311.
[6]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0,8(2):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