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念的旗帜永远鲜红

2009-08-21 09:14周远喜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谈迁卡莱尔老太太

周远喜

主题导言

有一种力量,能让嫩绿的小草掀开头上的巨大石块,只为迎接生命里的第一缕阳光;有一种力量,能让平凡的蚕蛹挣脱茧的束缚,只为开始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有一种力量,能让生命短暂的夏蝉歌唱整个夏天,只为创造生命中的第一次辉煌;这种力量,响彻大地,它有一个诗意而响亮的名字——信念。

信念,是理想和意志的融合,是精神和品格的交汇;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台阶,是战胜困难的力量;信念,是人生的精华、幸福的源泉。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

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遭遇挫折,也能让你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

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生命垂危,也能使你坚守高尚的追求和人生的理想。

信念,助我们征服惊涛骇浪的舟,引信我们乘风破浪,迎接光明的未来。

经典研读

信 念

吴 铭

①在灾难来临的前一天,前一个小时、前一分钟,多少人或安然地在街头散步,或悠闲地谈笑风生,或老老少少怡然地享受天伦,可是,因为地震,因为灾难,一切常规被打破了,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们,也能够想象灾难之中的人们的惊慌失措和心惊肉跳,那是对于灾难的正常反应。

②有三个甘肃张掖农民,地震来临时,他们正在羊圈旁的窑洞里守卫着羊群。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在发出惊叫之后,离门口最近的那个农民最先向外面逃窜,然后是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但是,当第二个农民被轰然的土压倒时,第三个农民没能跑出去,而是连同厚厚的土同时压在了前面农民的身上。

③最后的那个农民是幸运的,靠稀薄的仅有的一点空气,他得到了短暂的生命,但是,那点空气显然不够他维持生命,他在死亡的边缘挣扎,这时,有一种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

④他奋力地挣扎,奋力地用手刨着土,以尽可能获得生还的机会,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个钟头,在他已经奄奄一息时,他听到了救援的脚步和嘈杂的声音,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喊叫的力气。

⑤他终于被人们用手挖了出来,他被挖出来的那一刻,便彻底失去了知觉。但他终于成功地活了下来。

⑥医生说,在那样稀薄的空气中,能够存活半个小时就已经是奇迹了。

⑦人们问起他时,他说,他真的以为第一个农民已经逃生了,他相信逃生的农民一定会来救他。而实际上,第一个和第二个农民都没有跑出去就死了。

⑧如果不是那个信念,这位活下来的农民一定不会坚持那么久;如果他放弃了希望,他可能早就被死亡的魔鬼拉走了。信念是什么?

⑨信念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别人在你的信念中活着,你在别人的信念中活着,然后,为了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或携手并进。由此,生活才有那么多的阳光,生命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

注:

对比两种绝然不同的生活场景,是为了突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引出下文。

两个“奋力”,形象地突出了求生的欲望,信念的力量。

叙事之后点题,突出了信念的力量。语言诗意,给读者美好的享受。

阅 读 导 引

给别人最好的帮助,是送他一个向上的信念,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是坚定一个希望的信念。信念会照亮暗夜里前行的路,信念会撑起搏击风浪的帆,信念会打碎失败的沮丧,信念会冲破如雾的困窘,信念会创造奇迹,信念孕育美好……

阅 读 思 考

1.仔细阅读第③段,联系上下文,补齐横线上的句子。

2.信念是什么?读完全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全新的认识。请将你的看法或认识在第⑧段补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伍又名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⑧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⑨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注:

“呕心沥血”,足见心血之多;千古巨著,足见价值之大;“家徒四壁”,足见家庭之贫;千古巨著,竟然被小偷偷走,对人打击之大,可见一斑。

对比,突出谈迁信念之大,贡献之大。叙事突出信念的作用。

“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形象地突出了人物的狼狈,对卡莱尔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是什么力量支持卡莱尔再次拿起笔?是信念。

画龙点睛之笔,哲理与诗意结合。精彩!

阅 读 导 引

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被偷;《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成废纸,从头再干谈何容易啊!无论谈迁还是卡莱尔,打击之大,可以想象。但为了百折不回的信念,谈迁和卡莱尔,这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没有沮丧,没有悲哀,而是投入更大的精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道是,成功最喜爱光临勤奋者的茅庐,有生之年,这两位老人,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宏伟巨著,其事迹令人景仰。

阅 读 思 考

1.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依据语境,把第⑦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补充出来并写在下面。

3.谈谈你对第⑧段这句话的理解。

4.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事例。

母亲的信念

陈文英

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了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

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品质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地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

30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著而生长出的奇迹。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7期绿版)

注:

多么可亲可敬的母亲,面对一次次失败的女儿,她总能寻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女儿信服。

精彩的比喻,通俗的语句,深刻的道理。母亲是一个形象而深刻的哲学家。

阅 读 导 引

“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多么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话语,一位农民母亲在女儿事业一次次受到重创之后,从没抱怨,依然执著的“安慰”“鼓励”,演绎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神话,发人深思。

“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是的,面对孩子的失败,我们不能总是责备和失望;而应予以安慰和鼓励,让孩子从失败中树立信心,重整旗鼓。在信念和爱的浇灌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阅 读 思 考

“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信 念

罗 洛

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在险峻的群峰中/高山柏站在崖层上

长年不息的风/像无数发怒的雄狮/向它奔袭而来/高山柏站立着/不弯腰,不屈膝/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向上扬起

在它头上/是祖国的蓝天/在它脚下/是祖国的崖层/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崖层深处

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永远站立在/坚实的崖层上

注:

开篇两句采用递进重复的手法,使“信念”成为可感知的形象。

运用比喻,通过想象,写到风、雨、雷、电对高山柏的摧残、打击,生动形象。

诗的第三节,诗人以“祖国的蓝天”“祖国的崖层”形象的说法,告诉我们:信念来自对祖国深沉的爱。

反复手法,与诗的第一节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读者的印象。

阅 读 导 引

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使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站立起来并迈步向前的精神支柱。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信念》采用比喻手法,将抽象的“信念”具体化为“一株坚强的高山柏”。诗的第三节回答了“信念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它来自对祖国深沉的爱——在它头上是祖国的蓝天,在它脚下是祖国的岩层。这既是写实,又和第二节形象描绘巧妙呼应。末尾反复,再次强化和突出了信念的形象。

阅 读 思 考

1.“诗歌合为事而作”,这首诗写于1980年,这是中国青年信仰严重缺失的年代,请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作者为何要写这首诗?

2.信念是抽象的,这首诗是如何使抽象的“信念”形象化的?

父母是儿女最忠实的“粉丝”

吴宏博

①朱老太太60多岁了,人很健谈。因为业务上的关系,我和她认识了。

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正事谈完,我和老太太就在办公室拉起了家常,拉着拉着,老太太就给我讲起了她小儿子的事情。她说她的小儿子歌唱得很好,现在都成网络歌手了。我微笑着说:“是吗?”老太太看着我,说:“你不相信?”不容我分辩,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小记事本,走到我的电脑旁,翻开记事本,指着上面的一个网址说:“你打开这个网站,我儿子的歌就在上面,现在排名都到第五了!”

③我其实对娱乐圈的事并不感兴趣,但老太太说起了儿子,兴头正高,我也不好扫她的兴,便照着那网址打开。我平时不大上这些网站,在首页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她儿子的歌,我问老太太:“怎么没有呢?要不你来找吧!”老太太说:“我不会上网,这个网址还是儿子给我写的!不过他在网上曾给我弄过一次,好像进去后还要点几次才能看到,我看看还能不能想起打开的顺序。”她说:“我说,你试着点,你先点右边的‘新歌推荐!再点上面的‘新秀!再点左边的‘本周排行!”我点了,她说:“对了,就是这个画面,现在点那第五首歌曲,那就是我儿子的!”

④我点开,音箱里有歌声传来,是很“80后”的那种配乐和嗓音,听着怪怪的,如同周杰伦嘴里那含混不清的哼唧。说心里话,我不喜欢。老太太在一旁跟着节拍也哼哼着,并骄傲地不停问我:“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听?我就想不通,我和他爸都五音不全,那小子怎么就唱得这么好呢!那家伙以后肯定要比庞龙还红!”我说:“庞龙是谁?”老太太笑我:“连庞龙都不知道,就是唱《两只蝴蝶》的呀!他长得哪有我儿子清秀呀!”

⑤看着老太太一脸的自豪,我突然有些感动。一个不会上网的人,硬是死记住了层层打开网页的步骤,一个听了大半辈子革命歌曲的人,花甲之年对流行乐坛却了如指掌,不为别的,只因与她儿子都有关。我问老太太:“你最喜欢哪个歌星?”老太太笑着说:“很早以前喜欢郭兰英,现在肯定最喜欢我儿子了!我是他的追星族!”我也被老太太逗笑了,说:“人家现在不叫追星族了,叫‘粉丝!”

⑥笑过,我想起我的父亲。记得几年前我在《小说月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地址留的是乡下老家的。父亲收到样刊后,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博,你的小说发表了,人家给邮了本杂志!”父亲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比我还要高兴。过了些时日,我抽空回家,一进村,村里人竟人人都知道我成了“作家”,我知道这是父亲自豪的结果。我也在父亲的炕头见到了那本样刊,书已被翻得发皱了。我翻到有我文章的那几页时,每页的右下角都有重重叠叠的黄色的污迹。初不知是何物,细一看,竟是指印,突然想起父亲一直抽的是旱烟叶,每卷一支就会被烟叶弄脏了手指,父亲看书又喜欢用蘸了唾沫的手指翻页。那重重叠叠的污迹正是父亲一遍又一遍翻看我那篇小东西的印记。从此后,有我文章的杂志上总有几页的右下角沾满黄色指印。

⑦其实天下父母,何止朱老太太和我的父亲如此,在每个父母眼里,不管儿女们是否成名成家,他们永远都是父母心中最耀眼的那颗“星”,父母都是儿女最忠实的“粉丝”。

注:

“不容我分辩”,一个固执而可爱的老太太的形象跃然纸上。

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没有想到,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太太,一谈儿子,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得意的神情,自豪的话语。

“黄色”的“指印”,精彩而细腻的细节,把父亲自豪得意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 读 导 引

一个不会上网的老太太,硬是牢牢记住层层打开网页的步骤,人到花甲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流行乐坛竟了如指掌,只因儿子是“网络歌手”,只因她对儿子充满了爱。一个农民父亲因一遍遍地看儿子的作品,竟在书上留下了重重叠叠的污迹。有儿子文章的杂志上总有几页的右下角必沾满黄色指印。有人可能会说这是爱屋及乌,但我们宁愿相信,这一切源于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源于父母望子成龙的信念。他们关注子女每一滴成长与进步,我们是他们的骄傲,他们是我们的“粉丝”。

阅 读 思 考

1.你怎样理解“我”的父亲留在发表“我”小说的杂志上的黄色指印?

2.“人家现在不叫追星族了,叫‘粉丝!”“我”的话里包含着怎样的意味?

3.文章最后一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主题写作

题目一: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写 作 导 引

成功来之不易,正如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谈好两者间的关系,这一点很是重要。信念支撑成功。有了信念,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了信念,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信念,可以让人从逆境中奋起,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从失望中看到希望。

应选最熟悉也比较新巧的角度来立意,要选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体,如擅长用相关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应定议论类文体;如熟悉与话题相关的生活素材,宜写记叙类文体;如果作者善于想象,可写想象类作文。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跋涉。头顶骄阳似火,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先那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终于,他们走出了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洌的泉水。”

请以“信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写 作 导 引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何通过拟题来锁定内容与立意,让文章选材更具体?

一、巧用增删,选材具体。增删法以增为多,即先找出话题中心,将与话题中心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注在话题中心前后,构成新题。如:“让信念生根”“信念—一座不朽的丰碑”“带着信念上路”等。

二、创新拟题,标题形象。引用诗歌词句。诗词名句,脍炙人口;流行歌曲,清新明快。引用诗歌拟题,警醒传神,使文题有古典韵律美,浓烈的时代气息。如《隐形的翅膀》《爱拼才会赢》等。化用名著标题。名著“德高望重”,富有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运用修辞增形象。运用修辞拟题,能增强文题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使之准确贴切,生动鲜明,往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如《给信念加点盐》。巧用“悬念”激情趣。用此法拟题往往有“先声夺人”之功效,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丢了信念之后……》《我与“信念”的一次邂逅》等。

题目三:南飞的雁阵呀,只要春天还在;干涸的土地呀,只要雨露还在……

“为我点亮希望的灯啊,伴我走过春夏秋冬……”,可以说,希望是生命里的一盏明灯,给人以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希望是皑皑白雪里的一个芽苞,漫漫长夜里的一点星火,无论希望多么渺小,带给人的是向前走的勇气。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 作 导 引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写出亮点呢?

一、放飞想象,开拓思路。应当紧扣话题,放飞想象,把“希望”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多角度地探求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提炼出多个文章主旨。具体构思时,或“平中求奇”,靠立意高远取胜;或“陈中求新”,变换角度,选材就耳目一新;或“同中求异”,写法有变文自新。在立意、选材上,要灵活而巧妙地变换角度,力求以新颖的立意,新鲜的选材亮人眼目。

二、独运匠心,巧于谋篇。写作要避免刻板和平淡,就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可横向剪辑,以“蒙太奇”技巧组合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希望”的深刻思想;可纵向连缀,以“一线串珠”的方式,从生活“流水账”中撷取珍珠,逐层拓展“希望”的丰富内涵;还可变换视角,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物以人类的思想情感,让其真情告白,抒发“希望”的喜怒哀乐;也可运用对比突转、悬念误会、欲扬先抑、细节描写等方法,打破结构的平直,造成文势的跌宕,再现生活的场景,突出文章的主旨,从而激荡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目四:在我们的心底有很多美妙的歌声:有的充满正义,有的蕴含真情;如自然的天籁,似丝弦的低语;飘动着明亮的希望,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以“心灵之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写 作 导 引

写好此文认真审题是关键,“心灵之歌”是一个象征性的文题,它意在让我们用心唱响真善美的赞歌。我们对真诚友谊的呼唤是心灵之歌;我们对人心善良的渴望是心灵之歌;我们对时尚之美的追求是心灵之歌;我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是心灵之歌……心灵之歌是最真切最动人的渴望与期许,有了这样的意念与追求,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纯洁、高尚、美丽。理解了文题,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作文时,不妨以内心情感变化为线索,细腻描绘自身体验与感悟,使文章的主旨鲜明凸显。另外,还要从用语的新鲜、叙述的巧妙、句式的别致、修辞的运用、炼字炼句等方面来美化语言,使心灵之歌具有含蓄隽永的韵味。

猜你喜欢
谈迁卡莱尔老太太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吾手尚在
老太太养老院
吾手尚在
独立电影《蛋糕》的女性形象剖析
101岁老太太就喜欢吃大鱼大肉
为独生女带二胎 老太太抑郁了
辜负之后, 别再辜负
别怕重来
端坐山巅的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