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类课程“多媒体教学热”的冷思考

2009-08-21 02:58管恩森仵从巨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工具理性审美教育

管恩森 仵从巨

摘要:多媒体手段在高校课堂教学的普及有其合理性与有限性,在以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教育为目标的文学类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文学知觉能力、想象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文学类课程的多媒体应用中,我们应该防止工具理性主义,重视和强调文学类课程的文学审美教育和人文价值追求。

关键词:多媒体;工具理性;审美教育;人文价值

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过程有其技术进步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它将现代技术和课堂教学手段相结合,是技术层面上教学现代化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多媒体教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似乎形成了一种“多媒体热”的症候,无论什么课程,都一味地追求使用并依赖多媒体,甚至将多媒体教学与现代教育直接等同,出现了“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过热倾向。

此一现象的出现,表面看来,一方面渊源于部分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合理积极性。同时亦有过于依赖或盲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当做提振学生课堂兴趣的“法宝”。另一方面,亦导源于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对多媒体使用的政策引导和误导。如在各项评估政策中将多媒体使用与现代化教学关联起来。甚至规定相关指标,不恰当地将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使用量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等。

上述两因素还仅仅是表层的原因,其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工具理性主义的过度膨胀。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把人的理性分为两种: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而价值理性则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换言之,工具理性以可计算、可衡量的标准看待问题,它围绕着实用性、明晰性的目的,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手段,通过数理运算来实现结果的可预测性与可量化性。而过度追求工具理性,容易导致主体的客体化与物化,会消弭主体精神的创造性与丰富性。价值理性则包含着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行为方式的纯粹信仰,超越了现实功利性,注重人对价值、意义的判断和追求。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手段的过分使用与依赖,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工具理性主义的膨胀。一方面,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过于盲信教学技术手段改革的效果,简单地将教学改革等同于技术改革,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甚至将多媒体的运用作为考核教学改革的量化指标。这种仅仅着眼于技术层面的指标量化以及教学过程的考核,使得许多学校和教师渐渐放弃了传统教学方式,被动或主动地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可操作性与可预测性,使得教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减缓教学压力。久之,则可能或已经导致多媒体技术依赖。

这种工具理性的膨胀,其最大弊病在于对价值理性的忽视,消解了大学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意义。马尔库塞针对工具理性的膨胀,曾经尖锐地予以质疑与批评:“不管作为观察、测量和计算中心的主体的作用多么重要,该主体都不能作为伦理、审美或政治的行为者来发挥科学作用。”因为,任何一种技术手段的使用必须在其合理性的限度内,若超出一定的限度与合理性,工具理性必然会损害到价值理性的有效实现。同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其技术层面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之外,亦有其价值实现层面上的有限性与片面性。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大学教育培育人才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之间,尚有许名佰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在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曾列举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从长远看,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减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是否会损害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削弱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很值得研究。”口因此,大学教学中出现的“多媒体热”现象,的确值得我们予以认真地思考与理性地评判。

对于注重培养学生内在精神素质和文学审美教育的文学类课程而言,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有限性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与突出。因为文学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不单纯是知识教育,而是一种审美教育。文学类课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有关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和思想主题等文学知识,而是要通过文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达到文学审美教育的目的。即:引导大学生在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知觉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地感悟文学世界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想象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对文学作品不断进行“再创造”;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判断能力,能够自觉地批评和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美学意义;并在知觉——想象——判断的基础上,进而培养大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这是文学审美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所在。

很显然,多媒体的技术手段,与文学审美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我们围绕“多媒体技术与文学类课程审美教育”的问题,针对“多媒体教学热”现象作一深入的“冷思考”: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易逝性”使得知识瞬间化、碎片化,破坏了文学审美教育中对大学生审美知觉能力的培养。知觉能力是人通过感官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整体性认识和理解,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意义性、恒常性等特征。而审美知觉能力较一般知觉能力更为复杂,“是指人们在感知、感觉外部事物的同时,能够与某种想象、联想、甚至幻想相联系,通过一定的分析,建立起某种关联性,从而对该事物作出解释和评判,由此唤起在文本、音乐作品、艺术品和城市建筑设施之中的内涵、生命和意义。这种知觉能力也可以称为知觉文化,是人文科学所包含的第一种意义的人文性。”因此,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是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与声音讲授课程内容,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通过声音的接受和思维的想象与记忆感知文学世界,听力和精力均保持最大限度的集中和注意。并借助听讲不断唤醒个人的记忆、想象、联想,进而不断丰富和诠释文学文本意义。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板书,一般会与学生的笔记保持同步。这其实是思维活动的同步,因为黑板的板书留存的时间较长,并且能够提纲挈领地统贯课堂讲授的全部内容,无形中亦可帮助学生在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使之对知识的理解与知觉把握较为有序、牢固、系统。

文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图文并茂、声画效果强烈,会在短时间内刺激学生的感知能力。但这种强刺激往往难以持续、持久,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尤为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由于课件画面的切换过快过频,

如同电视画面一样转瞬即逝,带有很强的瞬间性,观看到的画面不能像黑板板书那样有充足的存留时间和思维空间,容易形成阅读与听讲的阻断,导致学生对文学意义感知的表层化、碎片化、瞬间性,降低和减弱了文学浸润人心、熏陶情智的审美价值。

另外,文学课程若过度使用多媒体,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那些需要详细做笔记的知识点,由于画面转换过于迅速、随意,大部分学生因为无法正确处理“读图”与“笔记”的关系,总在担心不等他们做好笔记,画面却又转换成了另外的内容。因此多数学生反映多媒体课程的笔记难做,他们往往集中精力,抬头盯住随时都可能转瞬即逝的画面,唯恐错过课件内容,却不能及时判断哪些知识和内容可以从容、安心地低头做好笔记,不能较好地处理好抬头看课件与低头做笔记的转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难以把握学习的难点、重点。部分学生形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共同感受是:“上课眼累手闲,眼前画面频闪,课后心里空白一片。”由此可见,文学课程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文学感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确存在着不利影响。

(2)多媒体教学的“画面化”使得文学欣赏直观化、读图化,破坏了文学审美教育中形象思维能力与文学想象力的培养。文学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而影视的媒介是影像、声画,二者的媒介传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形象和意义空间具有无限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而文字的阅读,需要充分调动阅读者形象思维能力和文学想象力。因为文字本身不是“形象”,要走进文学的形象世界,无论是讲授者的教师,还是听讲者的学生,都存在一个将抽象的文字在思维活动中转化为“形象”的过程。这其实是“形象思维能力”与“文学想象力”培养、提高的重要过程。文学的“受者”(教师与学生皆是)借助个人生命体验,运用抽象与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来完成对文学文本的意义建构。也因此,才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可诠释性,才会“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声画则往往是确定的、具体的,它通过强烈的视听效果造成审美的强制性,逼迫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被动地接受和认知。如果一个读者首先观看了改编的文学名著影视剧,然后再去阅读原著,在阅读的过程中,影视剧中的情境、声画、演员总会时不时地跳出来,破坏和干扰文学阅读时的发散性和丰富性,也就使得文学阅读丧失了诸多快乐。反过来,凡阅读文学文本之后再看改编的影像作品,几乎马上可以感受到它虽然强化了很多东西,但同时亦丢掉了更多的东西。而丢掉的最重要的东西,则是“形象思维”与“文学想象”的过程。

多媒体的直观性,往往直接将文字转换为画面与图像,使得文学课程的讲授借助技术手段将“语言文字”转换为了“图像画面”。由文字到画面,从抽象到具象,这是媒介方式之间较大跨度的转换过程。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画面的限定与具象的呈现,给接收者提供了一个视觉直接面对的对象,文学文本的意义生成直接转换为视觉形象呈现,想象力完全被视觉形象所挤压,文学意义的丰富性被具体的画面所限定。许多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往往并不被文学迷们所认可,原因就是影视形象的直观性大大减弱,降低了文学的想象空间,观众看到的影视演员会对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形象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某些红学迷们可以津津乐道于读红的心得,但却对《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保持着一种主动的疏离,因为他们始终固执地认为:“无论演员多漂亮,但你总也无法接受林黛玉就是一个女演员。”正如有论者在谈到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利弊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著中所具有的文学意蕴很难透过具象的视听语言表达出来。本来是存在于思维想象中的意味和模糊形象一旦具象化反而失去了其特有的神韵和审美价值。”

文学类课程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诚然可以充分综合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多种表现技巧去吸引学生,但是,直观、单一、强制性的画面最终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想象力的桎梏与阻碍,这不能不说是文学课程审美教育的一大失误。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功用和目标之一,就是要培育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文学形象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借助文字媒介,通过阅读者的主观想象而形成的,它不是纯粹的视觉感知,而属于能动性的思维与想象。只有文本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文学形象的意义。

(3)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使得“师生人际对话”成为“人机对话”,师生之间灵性的情感交流变成了冰冷的人机对话,破坏了文学审美教育中判断能力的培养。传道、授业、解惑,格物、致知、启智,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而传道、启智尤为重要,这是培养和塑成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文学类课程的内涵和意义则更为丰富,它不仅仅是传道、启智,还要引导学生在感知文学形象、调动文学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它是一种合目的性的主观审美活动,超越了个人功利、满足感官和实用需要,审美判断力是更为自由状态的审美愉悦。

大学生文学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修炼,但文学类课程的课堂讲授无疑是最为关键的途径。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与对话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培养大学生文学审美判断能力,需要构建并形成和谐互动的教学过程,需要营造和达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对话关系。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讲解,必然融会着教师与学生个人内在的生命体验。正是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得文学焕发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带有生命的温度和感染力。传统文学课程讲授中师生面对面的正面交流,通过教师的眼神、体态、表情,可以传达出文学更为丰富的内涵。文学作品中言不尽意、不可言传的精微玄妙意蕴,恰恰是通过这样的面对面交流而传达出来。师生之间文学审美的即时交流与互动,这恰恰是培养大学生文学审美判断力的最佳渠道。它所包含着的浓厚情感因素与人文情怀,是任何多媒体技术手段无法也不能代替的。而此一点,也正是传统教学方式最可宝贵的一点。

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工具性,却使得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由师生的“人际对话”变成了师生与机器的“人机对话”。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面对面充满人文情怀的“人际对话”消失了,完全成为教师与电脑、学生与电脑的人机交流。机械的、冰冷,毫无生气的机器插足师生二者之间,成为师生交流的阻隔。教师面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课件宣讲,他的注意力在电脑而不在学生。学生仰望多媒体屏幕听讲,他们的注意力在课件内容而不在教师。本来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变成缺乏人文情怀的冷冰冰的人机关系。许多学生对多媒体授课的反映是:“只见机器,不见教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师生之间不能达成有效沟通和对话,也就大大降低或减弱了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手段,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知识内容,亦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对“多媒体教学热”之“冷思考”,并不是简单地反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焦点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用、用得适当的问题。基于此,针对文学类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文学审美教育的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纠偏。“多媒体热”的背后,是对这一技术手段认识与使用上出现偏差而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结果。因此,必须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正确把握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的辩证关系,纠正对多媒体教学的过分强调与依赖性,不能将多媒体教学简单地与现代教育等同起来。多媒体属于技术层面,而现代教育的精髓在于教育理念层面。只有在教学理念和指导政策上进行纠偏之后,才能打消诸如“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化就是教育现代化”等片面认识,使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因人而宜、因课而宜、因时而宜,才能在教学管理政策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工具理性与知识传授、技术运用与精神养成之间“器”与“道”的关系,才能将教学改革措施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和谐,强化文学课程的人文价值培养。

(2)留白。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注意适当、适度“留白”。《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多媒体教学往往会综合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影视等诸多手段来演绎讲授内容,看似热闹非常,但久之亦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过度饱满的信息往往堵塞想象和接受的通道。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当合理调度和安排技术手段的运用,无论是讲授内容还是投影画面,都应该适当“留白”。在课堂讲授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操作暂停或关闭多媒体课件的投影,给学生留出更多听讲的空间。这样能使学生暂时从多媒体投影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听讲,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总之,多媒体授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亦需教师积极主动地掌握和操控,灵活切换画面投影,做到虚实结合、适度留白。让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整合,大力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3)互动。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多媒体使用,辩证地把握二者的关系,还应该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真正做到“教师主讲与师生交流为主导,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为辅助”。据《南方周末》一篇关于大陆交换生在台湾学习状况的通讯披露:“台湾高校的教师大多有欧美留学背景,尽管教学设备齐全,却不喜欢做PPT,而是手写板书,‘他们喜欢随性展开思路。”他们的做法传达了一个有意味的信息:这些受现代教育的“洋派教师”,却眷恋传统的“手写板书”。何故?因为在边写边讲边即兴发挥的过程中,情感的、思考的、顿悟的、即兴的“东西”或思想都可能产生。这是文学类课程特性使然。此一刻其实是动人的,这是师生间心灵与思想上的“互动”,虽然可能“无声无形”。而这些随性随机的师生互动交流,正是文学审美教育过程中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环节。

(4)人文。人文价值是文学课程审美教育的核心,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道”与“器”的辩证关系,将大学生人文价值的形成与培养放在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易经》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道”与“器”通变方能实现“以器载道”、“由器体道”、“道器合一”的理想境地。因此,要防止和纠正片面的工具理性,最为根本的是在文学课程讲授过程中立足“文学是人学”这一基本立场,更加突出和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手段永远都应是、也只能是手段,绝不应该成为目的。唯其如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在文学课程的审美教育中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价值观。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工具理性审美教育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体现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
人文价值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