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才
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确切地说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如何促进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评价改革人手,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贯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使学困生在积极有效的评价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主动发展。
一、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反映学困生学习成绩和进步的激励性评价。在人生的舞台上,谁都需要鲜花和掌声,对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成绩不佳,学困生难免会受到各方面的批评、指责或嘲讽,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之中,产生自卑感,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并及时予以鼓励与强化。正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
运用激励性评价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教师的评价要感情真挚、语言恰当。如“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你的想法挺棒的。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缺乏感情的不当激励,容易使学生产生被骗的感觉,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②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适度。这个“度”指激励性评价的强度与次数。在初始阶段激励的强度可大些、次数可多些。随着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次数应随之递减,以保持其对激励性评价的渴望,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性评价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其形式和内容灵活多样,如口头表扬、激励性评语、给家长的喜报、小红花、进步星等。
2诊断学困生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指导性评价。新的评价理论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与评价。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师的评价不仅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使他们明确学习方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
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面对7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摆来摆去找不到一个满意、确定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予指导性评价:“分类时应先确定一个恰当的标准。怎么找这个标准呢?可以从三角形的不同点人手。”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理清了学习思路,困难迎刃而解。使用指导性评价时不要操之过急,只有学生确实需要指导时教师的评价才有意义,反之则会代替学生思维,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否定性评价。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真诚鼓励的同时,善意的批评也是毖要的。对学困生来说,尝试错误的机会可能会更多些,如何在对学困生进行否定性评价的同时又有效地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点:
第一,否定性评价的语言要尽可能的幽默化。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调味剂,有了它,语言会变得新颖生动,容易让人接受。例如在计算“蜜蜂2小时飞行18千米,它0.6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时,一位学生列式为:18÷2+0.6=15(千米)。教师笑着评价:“呦,你的小蜜蜂飞得好快呀!”学生一看结果恍然大悟,重新审题、计算,改正了错误。
第二,否定性评价要包含着教师对学困生的殷切希望。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积极合理的期望,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比现在做得好。如一次计算检测(15分钟),一位学困生做了8道题,但错了3道。教师在题后写了这样一段评语:“你做题的速度很快,卷面也干净,只可惜没有全部做对,做个细心人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行!”这段话中没有批评,只有教师殷切的希望,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其自主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喜欢不喜欢数学,学到了什么程度,最了解的人是他自己;特别是那些无法定量表现的内容,如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心态(包括情感、态度、兴趣等),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得到真实地反映。
1新授课后的自我反思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自我反思评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反思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的重点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能否轻松、独立的完成?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目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2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经过一个阶段(如一个单元、期中考试、学期结束)后,引导学困生开展自我评价。此时的自我评价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分析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学习发展的态势。这种纵向的自我比较,可以避免与他人横向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又可以客观地衡量自己的学习水平,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完成某一活动后,在同学之间进行的交流和相互评价。小组内互评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效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学习。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组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在对处于弱势的学困生进行评价时,难免会因偏见、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做出不切实际的消极评价。这不仅起不到以评促学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小组活动的热情。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取教师先辅导学生互评,然后学生独立评的方法。
小组评价的初始阶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学困生的长处和不足;其次,让学生明白,小组评价的目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发现同伴的优点,用以充实完善自己;发现他们的不足,善意提出并帮助他们改正,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多帮助、多鼓励。另一方面,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正确评价,合理吸收,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同伴的真诚评价更易得到学困生的认可,更有利于他们的进步。
以上是我们对学困生进行评价的初步尝试。实践证明:积极有效的评价对于学困生自主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我们也看到,由于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何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还是—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应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