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教学是唤起、维持、促进学生进步发展的行为,追求有效是教学永恒的主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了少见的“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可谓是“千姿百态”,但却挤占了教学的最佳时机;合作交流可谓热热闹闹,但却是个别学生在表演;探究活动“风生水起”,但教学任务往往搁浅;生活数学理念深得人心,但去数学化愈演愈烈……如此种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已经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许多老师的自觉行为。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追求“三本”、“三实”、“三简”。
立足点——有效课堂应固好“三本”
一是以生为本。有效的课堂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才能蹲下来看学生,真正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现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准教学的起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按教材的安排,以兔子情境图为主,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上的关系。在发现规律之后,让学生摆小棒、圆片,进一步认识规律。若以“文本”为本,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很难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规律。在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之后,我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原教材“试一试”中摆小棒和圆片作为例题来教,让学生自己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原来作为例题的兔子情境图改为验证规律使用。从实际教学来看,这样的调整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实践、小组合作中自主获取了规律。
二是突出数学之本。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载体,其中“数学思想和方法”被认为是构成数学味的核心要素,而这正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因素。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减少“关于数学”的东西,教给学生更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数学课的数学味浓一些。如《找规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摆小棒与圆片的活动中初步建立了数学模型,发现了数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创设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验证了自己发现的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建立生活模型与数学模型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按教材的编排意图已经到位了。但我认为学生这时的发现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是不完全的归纳。于是我加入了推理验证的环节,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思考,让学生的思维从有限走向无限,在推理、判断的思考过程中,由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让学生体验了“操作实践——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样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小就养成对待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三是用好文本。教材是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的学习材料,凝聚着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因此,用好文本是有效课堂的又一立足点。用好文本一定要尊重教材,认真钻研,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要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文化、城乡差异、社会背景等因素进行全盘考虑,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方式等,进行重组与创造,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容易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数学教学更加精彩,更加合理,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着力点——有效课堂应务求“三实”
一是内容联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与生活始终共生,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一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只有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味,体现学生的生活基础,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在一种互动与发展的氛围中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好数学的愿望,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的基础上,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数学。但数学联系生活要适度,数学并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数学学习也不应始终在生活经验上徘徊,而应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
二是过程注重实践。我们的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或是安排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与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或是让学生交流合作,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在团体中分工合作的能力,在与同伴的争论中明晰事理;或是安排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探索论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学会数学研究的方法;或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钻研、向别人请教、上网查找等方式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自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从知识掌握的层面来看,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探究、争论等实践活动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效果最好,有的甚至终身难忘。
三是“双基”训练扎实。新课程改革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并不是不要双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双基扎实的课堂,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听的训练,建立听的常规,让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能够听清楚别人话的意思;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能够抓住要点,淡化非数学的东西,突出数学的东西;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不能像口袋一样只做知识的容器,而要主动地思考;要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让学生大胆地说,有条理地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有效的课堂要有有效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信息窗口。练习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要根据知识的结构体系、学生的经验基础、水平差异进行优化设计,要改变传统的练习形式,将常式与变式、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实验结合起来,使练习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质与量统一,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
生长点——有效课堂应力争“三简”
一是教学目标简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它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有的教师机械套用、罗列三维目标,也有教师是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刻意挖掘
教学内容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许多非数学的教学目标,于是便有人把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定了四五条,甚至七八条。显然,这是不必要的,目标定得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要落实非数学的教学目标,就必然要挤占数学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善于抓大放小,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有所得就要有所舍,不能求全。事实上,也只有从目标上精简,凸现数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提高课堂效益。
目标的定位要准,既要符合教材的一般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目标定高了难以实现;定低了教学就难有深度和高度,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就会受到影响。适切的教学目标要能切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是教学结构简练。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有效课堂。有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借鉴了许多成功案例的做法,认为这个活动很新潮,那个活动也舍不得丢,结果忙于赶教案,教学结构散乱,各环节教学的重点不清晰,目标不明晰,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课堂变成了一团糟。因此,要构建有效课堂,就必须整合操作的过程,使教学结构简练。要大刀阔斧地精简那些重复无效的环节、追求形式表面热闹远离数学的情节、精细设计不留空间牵着学生走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围绕教学的目标创设的情境要能直奔主题,中途不宜频繁变换情境,那样容易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关注。设计的环节要重点清晰,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明快流畅,整体感强,要尽量简化头绪,用精、少、活的几个最主要的问题来贯穿全课,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三是教学手段简便。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内容的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非常丰富,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可以把学生未曾经历或不可能经历的事、物移至眼前,把以前无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体验的都浓缩于一节课内,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张齐华老师在上《圆的认识》一课时,就将盛开的葵花、石子掉进平静的水面所荡起的涟漪、电波、剪纸、各种圆形标志等等引入课堂,让以前在课堂上无法呈现的涟漪、电波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调动起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但是现代的手段也并非越先进越好,用得越多越好。当下有的课堂成了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课堂上伴随着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电脑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问题走,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有的课堂课件过多,教学容量成倍增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件放映如同放电影,学生来不及观察思考便一晃而过,更谈不上深层次探究了;有的课件过于“花哨”,画面色彩斑斓,学生注意力被观赏性很强的画面吸引,削弱了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我们的实际选择教学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