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曦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作品大都属于传统的经典之作,浅近平易,适合学习。新课改已对这些作品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文言文来说,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理解课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既重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不纠缠在字法、词法和句法上。对于古代诗词作品,则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认为这样要求的提出,既是对古代优秀文学精髓的传承,更是时代、社会的发展之需,不应把对作品的学习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分离开来。
一、探求“古仁人之心”
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修养”,这体现了时代的需求。那些既具有丰富的学识,又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教师又常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品行修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韩愈在《师说》中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说法。对于一堂好课而言,“传道”不是讲道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是成全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师的“传道”只能表现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表现为激励、唤醒和鼓舞。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问题。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内动力的问题,是一个非智力因素问题,也是人们常说的“情商”概念。这种“情感态度”的评价要始终贯穿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尤其是其中的优秀古诗文作品能激励、感化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自己的博大胸襟;又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概括了古代仁人志士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的远大志向,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所倡导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具备同样主题的还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在经历了“屋漏偏遭连夜雨”的凄楚悲凉之后,并没有为自己的哀苦而彻夜悲吟,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天下寒士”,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饱含忧国忧民、济世救人的佳句。
在教学这些名篇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融入情感教育,组织学生作类似如下的讨论、交流: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杜甫、范仲淹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接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此时,学生们定然会想到很多,如:唐朝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居易的“今我何公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南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如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作更多的回忆,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一定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让他们的思想品德有所提高,理想志向有新的跨越。这也正符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置于语文教学评价首位的新语文的特点。
此外,《赵普》、《晏子使楚》、《出师表》等这些作品,同样可以配合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中,只要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诸如儒家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代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句与所教学文中人物命运相联系,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的说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应善于探究,善于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因此,鼓励质疑,引导探索,丰富想象,于无疑处生疑,从平淡处见疑,可促进学生发现和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事实上,我国古代的教育也同样倡导积极、主动的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教材中每篇文言文后都安排了“探究·练习”。这些题目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学生的理解感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只要我们能把这些问题适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定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可是,我们也应注意: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积极的思考,绝不应仅限于文本所提供的问题,我们应善待学生在学习中所提出的更多的问题。
曾记得在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时,一名学生突然就文中的“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一句话提出了疑惑:究竟是用泉水来酿酒,还是以泉水代酒?其他同学一听,立即议论纷纷,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也颇感意外,但没有立即对此问题作出回答,而是让学生继续讨论。之后,综合起学生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①指的是用泉水酿酒,因为前边已有:“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样的语句,而且根据我国悠久的酒文化可知“好泉酿好酒”这一道理。学生们还例举了本地名酒“姑婆佳酿”就是采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清澈甘甜的山泉水酿造出来的。还有学生指出,享誉全球的中国国酒茅台,酿酒用的水便取自赤水河,当地至今仍有“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的说法。
②指的是以泉水代酒,因为在提出问题的句子后边有“泉香而酒冽”一句,何况文末又有“已而夕阳在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样的句子,即不可能在一天内把酒酿好的。
我们在此且不对学生的理解作对错的评判。不可否认的是,学生那种各抒己见的好学表现,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这也同样正顺应了新课标“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取其精华”练就“生花妙笔”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据研究证明,人类能有效记诵的最佳年龄是十多岁时,初中阶段更是文言文及古诗词记诵的好时机。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实用有效的背诵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形成语文能力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代文学作品可谓篇篇都是精品力作,文章语言大都清新自然、简练生动,写法上也各有独到之处。如《三峡》的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文章布局匠心独运;《桃花源记》的写法曲折回环,真假结合,虚实相生,构思精巧,引人入胜;《与朱元思书》景物刻画角度多变,手法多样……这些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荟萃了丰厚的文笔精髓,只要学生能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加以含英咀华,写作时也自然能模仿、应用其中的优美佳句或独特写法,出口成章,从而使他们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趋向准确生动,语言技巧逐步提高。
经典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国人传统的思想、感情、审美和才智。学习它们,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前人的非凡智慧,这无异在学生心中架起一座融贯古今的壮丽彩桥,他们必将成为传承古代文明的新生力量。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