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耀峰 安维彧
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效果、测评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和课程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需要采用与高职英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以便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过程性评价中的表现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称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属于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完成反映真实情境的实际任务或学习任务,从而展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方面能力的应用,然后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是对学生的能力和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其目的是测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过程、重视实践、关注个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而不是为了划分等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是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内容的权重。表现性评价并不排斥分数,可以计分评定,但评分标准的设定要符合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正处于重要的改革进程之中。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正在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中也包括英语课程的改革。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职业紧密相关,其课程方案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构成;其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转换为主题学习单元,以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理念,与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构想非常相符,比较适用于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
英语教学中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已开展多年。20世纪80年代,国外外语教学中就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设计,90年代任务型教学途径成为英语教育的国际主流。2001年,中国制定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教学方法的《英语课程标准》,任务型教学方式开始在中小学推广运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高职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特殊层次的教学,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需求,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以任务型方式实施教学,并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加快学生的进步。将表现性评价方式用于任务型的英语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测评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揭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一)确定学习任务
表现性评价是以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具体行为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需要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比较有意义的任务,从而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非常严谨,既要符合真实情境,能够有效展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化和发展,并且要便于进行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也可以从教材中进行选择,但一定要综合考虑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1.任务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任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要重视提高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实践能力。(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从生活或工作的真实情境中取材,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现来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3)任务要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认知和交际活动,如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协商和传递等,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清楚地认识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其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过程为重点”“以合作为途径”“在应用中学习”等教育原则和教学策略,既要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又要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
2.英语教学的任务类型
适合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有许多类型,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设计。英语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结构性表现任务:指教师精心设计并相对比较简单的英语技能训练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可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状况。(2)口头表述任务:要求学生以独白或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训练任务,如英语演讲、讨论、辩论等。通过对学生口头表述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3)情境模拟任务:指局部或全部模拟真实情境而设立的表现性任务,学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外宾接待、会展、会议、产品介绍、撰写求职信件、阅读产品说明书、招聘面谈等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英语口语能力、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4)创作作品任务:这类任务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创作一首短诗、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件物品(如海报、名片)等。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项目开展研究,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完成某个特定的研究项目,可以考察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以及其它方面的能力及素质。
(二)设计教学情境
选择和设计情境时,需要考虑任务的特点和表现性评价结果的用途。如果某项任务在教室中难以进行,那么教师就要特别创设一种情境,增加这项任务的自然情境,以便于观察评价。此外,还要注意实施任务的条件,即时间、地点或需要使用的设备用具等。在英语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为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种技能的运用,可以是口语实践,也可以是书面交际。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时,要考虑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
(三)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的表现性评价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因此,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可观察的具体行为,以便制定评价标准。为方便观察和判断,评分标准的项目不宜太多,一般限制在5~15项之间。对评价标准要进行描述,尽可能为每一个标准提供一个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分数量表,用可观察、可测量和可量化的学生行为或成果特点予以评定,避免用含糊不清的字眼来描述。可以采用检核表(checklists)、表现清单(Performance Lists)、量表评定(rating scale)等。
评分方式可分为整体评分和分项评分两种类型。整体评分就是在所有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总分;分项评分则是根据评分标准逐项评分。整体评分法的优点是评分速度快,缺点是交流评价结果时难以说清学生的不足在哪里;而分项评分法能够提供精确的评分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设定评分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学生的参与有助于他们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要求,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发挥评价作用
通过真实性评价,可以测知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发展状况,从而为教师确定下一步的教学安排提供依据,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产生成就感,从而建立信心,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让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结果可以是评语、等级或分数,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结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可以采取交流、讨论、反思等方式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把下一次任务完成的更好。同时也要注意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来促进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不断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得到不断的改进。
四、结语
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适合于教学需要的表现性评价,能够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客观评价,既可以测评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也可以测评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值得在高职教学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Popham,W. James.Classroom Assessment:What Teachers Need to Know(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 译丛主编:董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罗少茜. 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
[4]张咏梅,孟庆茂.表现性评定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5]盛湘君.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和实践[J].学术论坛,2005(5).
[6]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7]夏纪梅.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的应用.[ppt].www.cflo.edu.cn/download/2005/08-24/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