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和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知识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和重组;学生则是充满个性的群体,课堂的学习主体。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理念,尽快适应新的形势,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按照课标的要求,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平等和谐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是驯化型教学,目的是灌输道理,讲究师道尊严,甚至于和所谓天、地、君、亲并列,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新型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其目的是传授知识,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过程与结果并重。把知识视为权威,教师居高临下,是对学生的另一种专制,无平等可言。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的协同活动,双方缺一不可。当把教学理解为传道授业时,就把老师贬值为传授知识的手段,而学生就是这种传授的产品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中,这种关系竟然恶化到了相互工具化的地步。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关系中,对话双方是平等的,这就要求老师实现角色的转换,由驯化者、传授者转变为对话者。课堂上唯有平等,才能见真诚,师生各自以人的真面目相见、相交,没有压抑,没有虚伪,没有隔膜,有的只是民主、尊重、信任、宽容和理解,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关爱。有了关爱,平等才富有意义。师爱是推动师生双方在对话中不断深入的动力。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只有把教师的爱渗透其中,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爱之于教育,就如同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一样。对学生的爱,在对话中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美好,以至让人终生难忘。
在平等的对话关系中,老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师生的对话,把学生培养成较为成熟、较为出色的对话者。学生主要不是向教师学习如何对话,更不是向教师学习对某一文本的理解,教师那种自以为比文本作者高明而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硬塞给学生的教法是极端错误的。教师作为对话者的作用主要不是传道、授业,而是组织学生的对话活动,从中相机给予指导、帮助,让学生自己在与文本,与听者、读者的对话活动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
语文教师是学生对话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师生关系的艺术家,是戏剧中的演员兼导演,又是场下的观众。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激发学生对话热情的艺术,是推动学生在对话实践中自我实现的艺术。过去人们常赞美教师的一生像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其实,倘若真能照亮别人,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怎能说是“毁灭了自己”呢?更何况,教师的职责和功能主要不在“照亮”学生,而是点燃学生的热情和潜能,让他们能够自己照亮自己,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交往互动的关系
创新师生关系,就要大胆创新课堂教学的活动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当前师生关系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伤害了其自尊心,摧残了其自信心。学生对教师带有抵触情绪,师生感情隔膜,关系冰冷,甚至处于对立之中。课堂并非上施下效,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关系成了互动、互惠的关系。
现实教学中学习内容是事先预设的静态知识,课堂教学程式化,教师备课有“教”无“学”,尽管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学生在教师的“设计”下被动接受知识,复制教参和教师的情感体验,连笑容都有些职业化。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被忽视,个性得不到张扬,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互动教学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动起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勇于和同学、老师交流,敢想敢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精彩的空间。
遵照“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精神,语文教师要创新课堂,追求特色教学,在进行交往中,教师如果不苟言笑,或者过于拘束,可想而知,课堂的气氛便趋于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压迫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不敢在课堂发言。教师首先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时常笑脸相迎,具有幽默感,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就会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学生上课时如沐春风,思维活跃,便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这样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互动的教学气氛。同时根据“诗无达诂”理念、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着“无达诂”的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元解读”,摒弃“一元解”,不认为某种解释是绝对权威的。比如课文分析,不要预先给出答案;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分析思考;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意,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去理解其意义,让学生与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独特见解,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包括怀疑甚至批判。这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学生喜说、善说、乐说的课就是一节好课,课堂上能得到有效的互动就是成功的课堂。而教师要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价值观,肯定他们的判断,久而久之才能形成独创性。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引导,使学生张开理想的翅膀,让其思维的骏马在原野上驰骋,想象的帆船在广褒的宇宙间尽情地遨游。这样发展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了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