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维
内容摘要“针对许多学生对语文课不喜欢的普遍现象,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魅力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和学生亲密合作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不择手段”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新意、魅力无穷。
关键词:求知欲 特色 灵活多样
语文课作为一门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应有不可轻视的分量。作为语文老师,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是课堂。因此,必须抓好课上时间,让学生先爱听语文课,使语文课成为魅力课堂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有不妥,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首先是来自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学生也就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寓教于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老师朋友”,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教师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热爱所有的学生。其次,教师要尊重个体,真诚交流,共建民主课堂,走合作道路。再次,教师必须及时点拨、调控、归纳,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1、重视第一堂课的作用
学语文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小到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到我们的生活内容, 而我们教授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枯燥乏味之感,因而学生不喜欢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知道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学语文更是有滋有味的,所以,第一堂课,我就举了许多例子。从小故事入手,我讲了周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精彩回答。让学生一下子有了听的兴趣,不是滔滔不绝讲语文的重要。而是换一种轻松的上法。随后我又请学生猜字谜,譬如“竹苞”即是“个个草包”。“且介亭”即是“租界”。然后呢?又请学生自己谈谈以前学语文的体会。有了故事和字谜的领路后,学生在第一堂课就有了对语文的好感。我呢?又趁热打铁的加进了许多有趣的内容。学生的气氛已经很高涨了。当然有否更深厚的兴趣,还需教师努力。但毕竟良好的开端已经为成功打好了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实际
当我们所讲授的东西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时,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相反,当学生发现我们讲到的内容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时,就会兴趣盎然。
一次,在进行词语教学时,遇到了这样两个成语:众目睽睽和寥寥无几。虽然我把词义告诉了他们,但我要求他们当场造句时,由于怕说错的心理作怪,竟然没有几个人举手。于是我灵机一动,问道:“大家明白什么叫‘众目睽睽吗?”学生们纷纷点头。我又问:“那么现在教室里谁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呢?”“您!”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看来这个词他们已经理解了。我紧接着用“寥寥无几”造了个句:“当老师提出问题以后,举手回答的同学‘寥寥无几。”学生们一下子笑了,似乎是对刚才不敢回答问题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然后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
3、教师上课要有特色
我们还应该追求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以更好的地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小活动。比如,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演讲,内容是身边的热点问题。具体方法是每天有一位同学做准备,给大家讲一个热点的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其它同学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始时,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学校里、班级里的一些生活琐事。慢慢的,大家关注的焦点转向了社会:环保问题,应试教育的弊端等等都走进了语文课堂。学生们经常会因为持不同的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与争论中,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法灵活多样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依然全凭教师的嗓子加粉笔这种最原始的教学手段来传递信息,这不仅传递的信息量小,速度慢,质量低,而且大大落后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使用多种教法,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如《孔雀东南飞》等课文可采取由学生讲述或表演故事情节,教师可充当导演或观众,欣赏学生精彩的表演,并适时纠正学生表演中不到位的地方,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印象。另外,拍成电影的课文也可以应用播放电影的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如播放电影《祝福》,就可以把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形象和鲁镇这个环境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如果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得到思想上的洗礼,语言上的启示,情操上的陶冶,篇篇有新意,节节有新招,太阳只有一个,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那么,凭借语文课的魅力,就能牢牢地“粘住”学生,学生与语文课也就结下不解之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