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小学生作文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写什么,即不懂得观察生活,欠缺题材;二是不懂得怎样写,缺少写作方法。所以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问题,这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点。而将多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有助于作文教学,有助于难点的解决。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它通过形、声、色的传递,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迸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景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而轻松愉快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
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提供声像信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积累的材料。学生无话可写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未做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而上课时走出课堂再观察又不大可能。因而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反复提示、启发、诱导、提供写作素材,但教师的语言往往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生说过、听过,但拿起笔来写时,还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借助多媒体就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把语言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建立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例如:写“观日出”的作文,可在学生已有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将师生搜集的不同天气、不同环境下的日出景象图片用幻灯形式展现出来,师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实习作内容。
笔者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时,首先放映了学校运动会赛跑比赛的录像,学生们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了紧张的比赛现场,个个兴致盎然。接着又把这次训练要求配以有趣的动画演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写活动的记叙文,既要写清楚活动全过程,又要点面结合,写好重点部分。这样,不仅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记忆犹新,为后面的写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写作。“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已为广大教师所共知。在想象作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同样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拓宽其想象空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的习作,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也可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的音像:大自然山水林木田园美景资料片;人类乱砍滥伐的混乱场景;描写现代工业环境污染的恶果……色彩逼真、内容丰富的画面,在视角、听觉上刺激了学生,使他们直观感受到生态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再辅之以环保科技知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产生表达欲望,做到下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避免了作文的空洞、乏味。
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与习作练习有关的例文,总结出写作方法后,应借助多媒体手段逐步演播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时,第一次放映录像光盘,意在显示拔河比赛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当学生有序地把比赛经过叙述完整之后,再运用多媒体展示赛前准备、比赛经过、赛后场面的情景及某些特写镜头的动作、表情,并且对需要重点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格、放大、重播等处理,为学生提供可以控制的观察材料;从而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通过分析、鉴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比赛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让人最激动、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让学生理清比赛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再按活动顺序观察、描写,也要抓住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当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即练习写作文的重点部分。可见,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事物的形象,在有意注意中,学生写作有序,有物有情,实现了重点的突破。
实践证明,把多媒体技术引入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声色光电的综合效果,利用它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效率。只要教师合理、恰当地选择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小学生作文能力一定会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