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茶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传统的小学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是分道而驰的,必须加以改革。
一、传统小学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是背离了培养目标。小学教育在长期以来,以应试升学为目的,以追求高分为目标,从而使考试背离了国家的培养目标,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以统考的名次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则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水平,并与晋级提薪挂钩,教师以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学生则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代替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是考试范围狭窄。由于应试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范围极大地缩小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上一级学校或业务部门的考试科目。许多小学不顾国家课程计划的安排与要求,只设置参加考试的科目,并且增加课时,加大练习量,频繁举行考试,致使学生负担加重,学习知识结构单一。
2. 追求高分,教师为此不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被僵化成“划道道、背条条”的模式,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片面追求机械记忆,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得扭曲。
3. 单一的文化课书面考试,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导致劳动教育、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记忆观点与资料,忽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养成。
三是考试评价方法单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偏重对试卷分数的评价,忽视动口、动脑、动手能力的评价;偏重考试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偏重他人的评价,忽视自我评价。一张试卷定全局,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同时,这种按考试总分“一刀切”划线单一的办法,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四有”公民,阻断了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影响所及,学校校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应试”的怪圈,不能鼓励学生在专长爱好方面发展、冒尖,而是违心地按“一个模式”去铸造平均发展的“标准件”。
四是加剧了校际之间的不正常竞争。建立在现行考试制度基础上的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评价机制,极大地加剧了校际之间的升学竞争,导致分快慢班、招择校生、节假日补课、复习资料泛滥等现象的发生。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德育工作实效很不理想,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长期摆不上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等等。
二、“应试教育”的危害
一是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有的学校领导公开提出:“一切都要从升学出发,‘副科小科应当为主科让路”。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被挤到了次要地位。不少学校口头上也说:“五育并举”,实际上是“一花独放”,口头上说的是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唯升学率,以求“一好遮百丑”。这种做法极大地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在这些学校里,青少年的思想混乱,理想境界低下,劳动观念淡薄,纪律松懈。这对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歪曲。
二是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拼命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强制推行所谓“大运动量训练”和“题海战术”,频繁地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逼迫学生呆读死记,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同时,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正常的睡眠和文体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生理发展也受到影响。初步调查,学生中的近视眼发病率高达25-35%,体质指标大幅度下降,身心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
三是导致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中,实际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来换取少数重点“尖子生”的升学。这种做法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促使他们以“破罐破摔”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造成当前初中学生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初中教育的普及,更有甚者学生流失后还派生出其它种种社会问题。
四是极大地冲击着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破坏了国家教育法规,不贯彻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他们按照“考啥教啥,不考不教或少教”的原则,擅自对国家有关规定作了修改。这样做的结果,从近期看,严重打乱了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横向联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零散混乱,知识面狭窄,也给教学管理和上一级学校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从长远看,势必影响青少年各种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的发展,并最终降低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五是造成了学校不正之风的兴起。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教师搞教案封锁,试题保密;少数教师甚至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从中捞取“荣誉”。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考试作弊,这种现象也不是个别的。正由于这样,它使学校的师德和学风都受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极大,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必须研究对策加以彻底解决。
三、实施等级评价制度改革
《国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选应实行等级制”。改革小学百分制的考试制度,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决不仅仅是评价形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小学考试制度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将相差无几的成绩划在一个等级,虽然仍未彻底摆脱等级的影响,但弱化了差别,淡化了分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大多数地区小学毕业生都就地就近入学,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差别。
众多的小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践证明,等级评价制度就是“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制度。在这一评价模式中,“等级评价”是核心。一般把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百分制的精确性淡化了,其模糊性突出了。各个年级学生只要答对80%以上,都可算为优秀;稍差一点,就是良好;60%的正确率可达到及格,应会的知识掌握了,也就达到合格要求。这样就决不会像过去只差1分、2分而引起过重的心理压力。等级评价制度,失去了“排队”的作用,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知识学好,获得成功的信心。
等级评价制度与百分制相比,不同之处是:百分制考试,一门课程一张卷,许多应测的能力无法测评,如语文中朗读、说话等等;数学中的实际测量等等。等级评价制度则不是这样,它进行分项考核,如语文分为拼音、识字、辩词、造句、阅读、作文、朗读、说话、听记等等。考试方法为分项复习,边复习边考试。分项考试,每项单独划定等级。如果某个学生阅读考得不够好,只得了个“良好”,也不要紧,可能作文得了个“优秀”。如果进一步努力,其它语文考试项目也都可以得“优秀”。百分制考试,名次列在前面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而等级评价制的分项考试,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获得优良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等级评价制度改革,在评定成绩方面,可以让学生参加成绩评定。比如,一些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的考试项目,如语文中的朗读、说话等等,可以采用学生参与评定的方式,小组同学按照规定的标准,共同评议每位同学该得的成绩,教师在充分听取小组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合理地定出等级。这不仅是变单纯的学生复习应考过程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公正心理。
这种等级评价分项考试,大大地拓宽了考试的范围,每次考试的时间缩短了,考试评分方法灵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相应地减轻了。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二项内容,就是“特长评价”。这是凭借评价手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由于“分项考试,等级评定”的实施,使师生从分数的怪圈中摆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来发展特长,爱其所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从众多考试制度改革的学校来看,活动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学科类、技能类、文体类。在这三大类活动中,又可分出许多兴趣小组,例如全校兴趣小组达到100多个,全校学生全部参加了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各取所好,主动发展,各练其长。
对学生的特长应当怎样评价呢?学校应当有统一印发的“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价手册”,每项活动中学生表现都设名次或等级,期末从中选择一个最好成绩,用写实的方式记入“评价手册”。比如,某位学生唱歌并在市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那就把这个获奖成绩记入“手册”中。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评语评价”了。众多的改革实践学校证明,对“评语”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性。要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思想品德和文化课学习的情况,而且还要评价审美能力与劳动技能状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这一切,都是传统百分制考试无法做到的。二是针对性。强调全面性评价不等于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要突出个性,显示出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之处,给每个学生指出应当努力的方向。三是期望性。在评语中,教师应当具有充沛的感情,透发出热爱学生之情,使学生感受到热情的期望,使学生看到的是希望所在,焕发出努力向上和前进的动力。
从上述的要求来看,写好“评语”的是很重要的。为此,许多学校都把评语工作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既写优点,也写缺点,并写出今后努力方向。二是小组评议。在小组评议中,要求大家只找同学的优点,不找缺点。这样,团结精神增强了,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三是有关任课老师向班主任提供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四是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也就不困难了。在评语中,应当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点燃学子们的希望,或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四、等级评价的优点
一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级评价制进行“分项”考核,这就使考核覆盖的内容更加全面,更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强化理解和记忆;“分项”考核,也容易使师生发现知识上存在的缺点,能够及时地得到反馈、矫正。同时,等级评分制,要求每节课“堂堂清”,即在课内完成任务;还要求“单元清”,进行单元目标过关制,等等。这就是促使教师认真施教,学生认真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从而由“教学过程+结果”的评价代替了单纯看分数的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实行等级评价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此,可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师德修养与业务水平,以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级评价制,改变了百分制中的“一张试卷定命运”的格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使大部分学生进入优秀、良好的行列;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成效。
总之,小学考试制度改革,由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和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