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途径

2009-08-05 08:55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培育

方 岚

【摘要】文章针对高等院校本科生综合素养培育的基本问题,结合作者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体会和实践,提出了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目标和素养结构,以及达到这些要求应该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 综合素养 培育

一、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和目标

本科生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和高级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其综合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其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与一般人才相比,本科生除具备良好的思想和政治综合素养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具体讲,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培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培育要将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而外因是次要的,它只起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于高校本科生而言,内因主要包括个人的目标、努力、责任、自我约束力;外因主要包括教师和家长的教诲、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在高校本科生素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本科生的主体作用,使高校本科生充分意识到自我的不足之处,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高本科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校园文化建设也对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提高高校本科生的人文修养、道德综合素养。

2、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培育要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突破部门化、行业化的界限,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自然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体现出复杂性、整体性和跨学科的一体化特征。任何一项工程的解决,不仅要考虑科学技术上的可行性,而且要考虑经济上、社会上和生态环境上的可行性。因此,高校本科生培育目标要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只有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综合素养人才。

3、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培育要将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结合

人文素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稳定的特质。科技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与技术素养,是指高校本科生在学习、认识、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方法以及养成的科学品质与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内在禀赋。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将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目标确定为:培育具备坚实宽广的社会人文素养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较强的管理和科研能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结构

综合素养指的是外在的文化知识与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结构而行成的身心品质。高校本科生的综合素养主要由知识、素养及能力结构组成。

1、知识结构

高校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学科知识、科学和人文知识。(1)高校本科生要具备较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社会和企业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本科生必须首先精通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切实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对基本原理、内容和概念运用自如,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高校本科生不仅应深入掌握所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框架结构、发展脉络,熟悉学科的基本历史、现状和社会作用。同时,高校本科生还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专业史、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实验等基础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旺盛的生机。(2)高校本科生要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科学和人文知识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初步实现了文理渗透、方向交叉、突出素质等目标。培育创新型人才,高校培育的学生仅靠专业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不够的,必须有较为广博的基础学识,即包括哲学、经济学、语言文学、外语、计算机、逻辑学以及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高校本科生还应具备创新方面的拓展性知识,包括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创造技法、科技方法论等知识。

2、素养结构

(1)道德素养。高校本科生道德素养的核心是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全心全意、无怨无悔。(2)理性素养。理性素养包括与一定的职业相联系的工作态度、专业工作素养等。对此,高校本科生至少应做好五个方面的素养准备:第一是“会不会做”,即能不能解决所面临的科研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专业问题;第二是“值不值得做”,即在人、财、物、时间的要求约束下,能否合理经济地完成某项任务;第三是“可不可以做”,即能否在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习俗、科学精神允许的前提下,即遵照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又最大能力的完成科学技术和管理活动;第四是“应不应该做”,即能自觉的考虑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判断事务的价值。第五是“如何更好的去做”,即在工作中既要整合活用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又要不断注意更新专业知识,丰富发展自己,从而创造性地工作。(3)创新素养。创新基本素养是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整体。高校本科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并不是一味要求高校本科生去创造一种新的东西,而是要培育高校本科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的心理倾向,一种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就是要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中,积极调动高校本科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高校本科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将科研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育高校本科生积极进取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4)体能素养。指的是健康的身体素养。它强调的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的能力。没有健康的身体,难以在紧张激烈的贸易竞争中成就大业。管理和科研活动是非常艰苦的研究工作,没有良好的身体综合素养是无法适应这繁重和紧张的工作。高校本科生必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拥有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保持健康状态。

3、能力结构

能力,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最重要的主体条件,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一种个性心里特征。根据能力心理学的分类,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对于高校本科生来说,这种能力结构所有构成的因子应该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发散和聚合两种形式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的经验转移能力,成熟的自学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高效的捕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练达的社交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展望与预见能力,得心应手的操作应用能力和熟练的维护管理技能。按其综合素养结构的外化形态来划分的话,大体上包括“做人”、“做事”的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三个方面。(1)“做人”的能力。做人的能力是道德素养的外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处理好自我与他人、团体、家人关系的能力。发展自我的能力。就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强调的“自我实现”的能力,即拓展、实现自我需要的能力。表现在对自己人生过程及事业发展有设计蓝图,并且能够控制自我,专心致志,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化目标为现实的步骤,珍惜时间,抓住机遇;充分挖掘潜能,积极进取,大胆探索,自由创新;兢兢业业,敬业奉献,持之以恒,实现目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使用图书馆、互联网及学校资源的自学能力;使用商业和政府机构、客户的相关资料的能力;不断获取和接受新的知识,完善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需要的能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讲,包括向客户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对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等。(2)“做事”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是理性素养、创新素养和体能素养的外化,主要有以下方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型人才既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防知识过旱老化,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以便使发明创新工作得到源源不断的专业知识支撑;还要有广博的横向知识,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经济发展既高度分散又高度集约的特征。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创新型人才应当通过长期有效的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能够不断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操作技能、运算技能、设计技能、发明创新技能、信息收集技能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等。积极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精神是本科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内涵。创新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使创新精神成为本能。为了培育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工作产生乐趣,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古今中外,真正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都有一种“如醉如痴”的精神,他们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十分执著投入;时时处处以“批判”的观点观察事物和现象,培育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一些假设和结论提出问题或异议;不迷信权威,不满足现状,独立思考。

三、高校本科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途径

1、思想品德综合素养的培育

思想品德综合素养的教育培育,是传道,是以爱国敬业为中心的,是高校本科生培育的总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对高校本科生个人思想品德教育是儒家最为重视的,在历代儒家教育中尊列首位。儒家倡导做人,首先要修身养性,真心诚意,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因而“自天子以至于遮人,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经典“四书”中《大学》所以排在第一,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古之大学所以教人法也”。思想品德的培育教育贯穿学校学习的始终,也是要管一辈子的。

2、拓展知识面,更新观念,培育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缺少知识的储备,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木。所以,大学教授课本知识外,注意引导和指导高校本科生广泛涉猎与之相关的新课题、新进展;不仅扩充专业知识,也要不断积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其他知识,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不断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方法,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机制。同时积极指导高校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育高校本科生捕捉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念更新是创新的前提,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就谈不上创新。高校本科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这就为观念更新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积极帮助高校本科生分析新形势、看待新问题、学习创新性理论,培育高校本科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3、积极倡导高校知识学习的自由开放与交流互补

要让高校本科生们明白,知识的学习同市场经济一样天然地倾向于多样化与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和强权,只有百家争鸣、自由交流才有生生不息的动力。但是,与科学领域相比较,思想学术领域的环境改造,更是任重道远。因为,在思想学术领域至今“道异行而不相悖”这种理想的思想学术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学者们在“立”的同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立”比“破”更重要,或者“立”不一定要“破”的观念。要让高校本科生们知道,许多成果都成功于学科间的交流与互补,都有着学科交叉后的升华。

4、建设“校园文化”,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等教育校园文化是以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中的行为修养、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总和,是学校的精神气候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由具有特定科学文化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综合素养的人实施,通过灌输、启迪、熏陶而影响高校本科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配合全面的政治思想教育,起着教育人、塑造人、改造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05-12-19.

[2] 韩愈:师说[A].古文观止[C].长沙岳麓书社,1992.

[3] 林伟连、许为民:研究生素质教育: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4(4).

[4] 丁秀荣:新世纪发展的人才战略[J].未来与发展,2004(1).

[5] 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依托小精灵生物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