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松 何胜保
[摘要]东西方体育文化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实现着交流与融合,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中寻找东西体育文化交融的脉络,寻求发展轨迹。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 体育文化 和谐
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世界竞技体育“竞争”的舞台,而且是世界体育文化大融合转折点,中国体育文化已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主流,而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也必然掀起一波“西学”的热潮,那么世界体育文化亟需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双向迁移中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国体育文化的和谐价值观也将成为21世纪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西方体育文化概述
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以工业生产、市场竞争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西方传统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西方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对抗和竞争,在人生观上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西方传统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西方的哲学思想又大大强化了西方民族的竞争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机制培养了西方人个人奋斗、创新进取的精神。
二、东方体育文化概述
东方体育文化以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体育文化(其中中国体育文化最为代表)。东方大多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强调的是在运动中修身养性,把体育赋予的伦理道德视为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中国古老的哲学认为,人和自然始终是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和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体育价值取向,注重个人、集体、社会的和谐统一。东方体育文化讲“中庸”、重“仁和”、崇“德礼”,其中蕴涵着丰厚的道德思想内涵。
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变迁
通过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概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东西方体育文化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古代世界体育表现为东方体育向西方体育迁移的“东学西渐”的趋向,近代社会则变成西方体育向东方体育迁移的“西学东渐”的趋向。中国体育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养生思想,如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和整体养生观,不仅逐步西方体育文化不同程度地融摄,而且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和宝贵财富,中国体育文化在“东学西渐”的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自古有之、源远流长。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执政实践,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基础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不懈努力,为传统和谐理念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与支持。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合过程的和谐,二是发展目标的和谐。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在哲学层次上存在较大差距,而竞争与和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体现。竞技体育的竞争与合作是一把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双刃剑,世界竞技体育也在互动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由而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中人们提出了竞技体育的“竞合”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胜不骄,败不妥”的民族精神已融入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动了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原始朴素的和谐思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价值观与西方从发端上不同。“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相一致。由此看来,“和谐”在21世纪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将逐步扩大,也将得到世界人民的赞同。
五、东西方体育文化实现“和谐”的途径
1.发扬东方体育文明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精湛的运动技艺,良好的文明礼仪,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人民的团结友善让全世界为之惊叹,让世界人民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宴,为国际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竞技和文明的双丰收。
2.拓宽东方体育文化市场
通过北京奥运会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竞技体育的格局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国的优势项目飓显凸出,竞技实力正向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不同区域的体育文化需要相互借鉴,也期待着在交流与融合中得以发展。然而,东方体育文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与竞技体育市场化发展不相协调的因素依然存在,亟待与西体育文化进行再次的大碰撞、大融合,不断拓宽东方体育文化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展示东方体育文化“和谐”。
3.发展东方体育文化产业
东方国家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方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自然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寻求突破,营造一个方兴未艾的体育产业文化体系。北京奥运会为东方体育文化打开了窗口,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中,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交融。
4.建构东方体育文化的特色
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性和差异性既确保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制约着民族体育文化的开放程度,所以,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东方体育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东方体育文化特色的建构过程。在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西方体育文化接受东方文化的锤炼之后发展而成的文化就是现代体育文化——“和谐”体育文化。
5.促进东方体育文化科学化
东方国家对科学有了充分的认识上,包括科学的饮食、科学的运动健身、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等等,勤劳智慧的东方民族用科学的创新精神,书写了东方体育文化的华彩篇章。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更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用发展创新的眼光来丰富自己,才能适应与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需要。
六、结论
东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异质性和求同性,并在交流与融合中展示着各自体育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在西方体育文化对内在美的追求,东方体育文化对内在价值认可中实现“和谐”,将成为未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东方体育文明、体育文化市场、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科学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才能使东方体育文化永葆生机,才能得到更多的西方国家的效仿和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牛亚莉.体育文化论[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3.
[2]曲宗湖,徐本力.二十一世纪世界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0-11.
[3]谭小勇.从北京奥运看中西文化融合[J].思考与言说,2008,(6):186.
[4]程一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89.
[5]史晓亮.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6):32-33.
[6]许凤,柏惠敏.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体育文化的阐释[J].体育科研,200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