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小说:在生活的前沿探寻本原

2009-08-04 09:21吉心木
文学与人生 2009年7期
关键词:瓦当先锋现实

吉心木

2004年8月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去小姨家》(作家出版社),是瓦当的发轫之作。在这本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集子里,《去小姨家》、《李猛的爱情》、《马尔的梦》、《失魂落魄》等作品都以当下为背景,临摹了城市知识青年阶层的日常生活状态。但作品并非现实的“写真集”,它们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些来历不明、形迹可疑;而《颤抖》、《鼻衄》、《我的父亲母亲》则是描写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鲁北小镇少年的贫乏而不失童趣的生活经历,充满了苏童式的“少年往事”的意味。

和很多人一样,这本集子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篇名戏仿张艺谋同名电影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小镇妇女,她没什么知识,没什么品味,但是她有不可思议的梦想。她用“友谊”牌香脂和“向阳”雪花膏,穿蓝的卡西服,向往美好爱情,她的出轨行为同“父亲”执拗地脱离大地的举动一样可敬。小说从语言到结构,处处显现出“先锋”姿态,可见西方小说和先锋文学对瓦当的影响。瓦当自己也承认,如果不是读了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和布鲁诺·舒尔茨的《鸟》、《蟑螂》、《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就没有《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父亲”和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这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和借鉴了上述伟大作品,我们可以将这看作是一个刚刚走上写作之路的年轻人必不可少的对前辈的致敬。

由于生活积累不够,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看法,尤其没有形成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许多年轻作家在技巧上模仿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的同时,在观念上也往往有意无意地去模仿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哲学思想,捡拾一种“没落的情绪”。如何在保持先锋写作的探索精神的同时,不失掉自己的个性,不失掉现实的质感,不失掉中国精神,这个命题,值得包括瓦当在内的所有年轻作家思考。显然,瓦当的小说传承了九十年代初期先锋性写作的一些突出特征,但他更加贴近原态生活。作为特定名词,“先锋”一词也许已经过时,但先锋的探索、创新的姿态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且,它将永远是文学进步的动力。生活,永远是文学的前沿。先锋,就是要站在文学的前沿,站在生活的前沿。

发表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漫漫无声》是瓦当的一个重大转折。

将生将死,方生方死,已生已死,面对一些生命的来临或归去,面对一些心灵的挣扎或屈服,瓦当于喧嚣之中听到了宁静之音,所以,他说“岁月漫漫,爱恨无声”。关于“无声”,有两种可能——失聪,或者原本寂静。世界如此繁杂,人该如何生活、如何死亡?在小说开放自由、回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结构中,隋遇、院小蕾、戈德、鲁蓝、父亲、母亲……甚至包括那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向人们展示了很多通往未来的道路,同时指向所有方向。残酷的是,每个方向都指着痛苦和不完美。

诞生与死亡、炽爱与仇恨、清醒与沉睡、原罪与超越……这中间,横亘着巨大的寂静。瓦当,一个年轻的书写者,用他对生活和文字的真诚,在无尽的喧嚣之后将读者带领到一片寂静的澄明之地,在这里,我们试图了解一切,宽容一切,然后,对着我们的未来,说出大到无音的那个字——爱。这个作品其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对一切亲近的事物声嘶力竭地说爱,只是大音希声,人们能听到的,只能是这无边无际的寂静。

自《漫漫无声》起,瓦当毫无疑问也在创作中加大了关注现实的比重,但这似乎并未影响他对文学从一而终的认知态度。随后,经过鲁迅文学院的一段学习,瓦当和他的创作都更加成熟。长于聪敏地探照日常生活荒诞感的瓦当,给读者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短篇小说——《从白沙瓦到纽约》、《不孝之子》、《M先生故事多》、《鱿鱼》、《时间到,该变回瓦当了》、《父亲的城市》、《去动物园漫步才是正经事》、《不要大声说话》……

《M先生故事多》通过九个很短的“寓言”式片段,塑造出了一个卡夫卡化的“M先生”的形象。人物被一个个寓言所裹挟,无穷无尽地承受折磨与纠结。异化不再是来自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因素,而是源于人类本能的卑微感。评论家张清华指出,M先生“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映象,他包含了精神需求在生存的压制下不得不屈从、同时又无时不在垂死挣扎的戏剧性情境。这表明,瓦当不是一个得意地玩弄形式的技术主义者,他的文字背后浸透着尖锐而复杂的心灵感受……证实了瓦当是一个有抱负的作家,即,决不将小说下降为表象世界的照相式的摹写与实录。”

现实感和荒诞感并存的意蕴,在瓦当的《父亲的城市》、《时间到,该变回瓦当了》、《去动物园漫步才是正经事》里有另一种出色的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欲望、安全感……统统难以确定,现实世界有多少这种暗角里的恍惚?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一座动物园……各自有着什么隐喻?从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作家在写作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一旦找到令自己感到自由欢欣的内心的原在世界,就可以写出成熟度较高的佳作来。

和《漫漫无声》一脉相承的《不孝之子》以及本期推荐的《圣诞快乐》,不光延续了主人公的名字——“隋遇”,也延续了瓦当对人类伦理遭遇的幽暗思考。父母、妻子、情人……各种伦理关系的出现,让小说在现实和灵魂之间保持紧密而紧张的关联。我们看到瓦当的作品没有匍匐在现实之下,而是具有超越性的力量,在书写现实的同时更带给人们形而上的思考。而寓重于轻、舒展流利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日臻强大、自信。

可以说,瓦当近期的写作准确地捕捉到了时代灵魂的变迁,他所表现出的对爱情、生死等问题的深刻洞察,超越了生活表面而逼近精神信仰。瓦当在作品中一次又一次把人物逼向绝境来检验爱的境界、善的境界,他用纤细、敏锐、性感、幽默的细节撩拨着读者的心弦,带给人们一种幻美,同时又充盈着悲伤的血,有力地直抵人们沉睡的灵魂深处。这样的写作,站在了生活的前沿,不断探寻存在的本原。

猜你喜欢
瓦当先锋现实
汉代瓦当纹饰所见社会信仰之一二
瓦当响当当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2016技术先锋获奖名单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追寻一种即将消失 的文化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