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兼中
近些年来,有人把建构主义几乎描写成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万灵妙药。诚然。建构主义提倡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建构性和创造性,这对转变小学英语教学思想无疑能起促进作用,但它所提出的主观自生性和否定传统教学的观点,却难免使人产生疑问。小学英语教学在吸收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精华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建构与文本的关系,尤其要注意走出以下三个误区,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误区一]否定书本知识的客观性
英语书本,是学生学习英语和知识的蓝本,具有客观性的特质。世界上各种语言(包括英语)都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劳动实践过程中达到非交流不可时的产物。认识和思维及其客观机能——人脑以至人类本身,都是劳动实践的产物。人们之所以能认识、思维、体验和理解无声无形、难以定义的抽象概念或命题,就是凭借和参照已知、有形和具体事物的感知经验以及概念、命题网络结构联系来实现的。可见,认识、思维及其产物——意识、知识,都是受客观物质决定的,是客观事实的能动反映,而不是脱离客观事物主观自生的。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具有指代客观事物的功能。客观世界中之所以能产生汉语“书”和英语“book”的单词,正是由于语言指代和表征存在着书这样的客观事物。不仅如此,语言还生生不息、不间断记录着客观世界、社会生活、思维意识和文化知识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
[误区二]教与学不是传授和学习现成知识
英语文本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学生需要和学生认知规律、英语水平,长期、主观能动地精心选择和组织的现成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载体。如果教师不教或者学生不学这样的现成知识,那么小学生带着装有知识的脑袋进课堂怎样能主观自生英语知识呢?例如,如果教师不示范、不精讲,学生不跟录音或教师模仿3至4遍音素[e]的发音,或者教师不示范、不精讲字母p,e,n的形转化成[p][e][n]的音,再拼音、拼读单词[pen],而学生又不懂字母转化成音素的规律,不模仿拼音和拼读单词。那么学生又如何能掌握字母形与音之间相互转化规律、音素发音以及见词能拼音、拼读单词和听音能写单词的能力呢?由此看来。师生需要凭借文本现成知识,通过讲授、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和在特定的情景中新旧知识联系,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快捷地掌握英语知识、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再则,书本也并不完全是僵化、一成不变的,也是在不断修正、发展、动态生成变化的,何况还可再开发。
[误区三]知识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被发现的
语言知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各民族都根据自身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创造自己的语言来反映和记录客观事物。例如,同样一个客观实物“钢笔”,汉语用“钢笔”指称,而英语用“pen”来指代。汉语标识方向用东西,南北,而英语却用west-east(西东),north-south(北南)等等。所以,语言不能被个人任意主观建构和创造,而是由各民族千百年传统文化约定俗成。又如,英语人称代词与动词be的连用:I am,You ale。He/She is,We/You/They ale能被传授或发现,却不能被个人任意主观创造成:I is,You am等。语言,即使个人能创造,也须符合该民族约定俗成性客观规律。显然,这并不等于说,英语知识不能被创造性地运用。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用有限语法知识创造众多符合社会约定俗成规律的句子来做事、表情达意,应是小学生全面发展英语素质主要目标之一。
总之,学习和借鉴建构主义思想,首先,要兼收并蓄,吸收其精华内核,弃其负面糟粕。既要防止全盘否定书本知识的客观性和讲授法、接受、意义和发现性学习的积极因素。又要避免给讲授法、接受、意义和发现性学习都套上建构主义的光环。其次,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事物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学习为主,辅以习得;感知、记忆、运用、拓展相整合;接受、意义接受、研究性学习相协调;情景、情意、结构、交际、方法相统一等。再次,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我国本土和课堂教学,着力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英语教学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