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鹤
[摘要]长期以来,对待利益问题的探讨之所以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原目在于缺失了哲学话语。利益范畴的逻辑演运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写逻辑”基本同步。近代西方思想家们对利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都深陷个人私利与公益的逻辑悖论而不能自拔。马克思利益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立论基础进而消解了这一悖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复杂利益矛盾必须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利益理论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利益;悖论;哲学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051-02
熟知并非真知。在現实生活和思想活动中,人们一般仅就经济、伦理或社会层面探讨利益问题,利益的哲学话语显得十分有限。因此,当我们不暇思索甚至漫不经心地运用利益范畴时,往往缺乏深刻的理论依据。如果对利益这一基础性范畴仅仅停留在经济学、伦理学或社会学而缺乏哲学层面的严肃探究,就很难把握它的真正内涵与本质,更遁论对新形势下人民利益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事实上,正是因为利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成为人类繁衍和发展的前提,使人类第一次脱离动物界而扬起高昂的头颅;也只有从利益的哲学视角才能把握“应有”与“现有”的共生关系,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人们生存与行为的真实动机。
一、利益成为哲学话语及其历史演变
人要生活就离不开吃、穿和住,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基本事实。在古代,利益在东、西方基本上都侧重强调伦理意义,“物质利益”则退居其次,甚而否定之,因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利益范畴很难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产生持久与实质性的影响。在中国,《周易》始出现“利”的表述,《论语》、《孟子》则把中国古代的“义利之辩”推向极致;“利益”作为一个词出现,最早是《后汉书·循吏列传》:“勤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这里的利益,无疑是实惠的意思。综观这些论述,尽管我国古代的利益概念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因子,但是义始终是高悬于利之天空的一把宝剑,利的伦理色彩几乎涵盖一切。到了近代,先秦的利益理论研究的传统并没有得到发扬,宋代理学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特别是朱熹力倡“存天理,灭人欲”,因而,利益理论的研究难以持续和深化。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利益已经具有了一定意义的政治哲学意蕴。德谟克利特把人的需要、利益和情欲要求放到历史动力的位置,这是人类认识自己历史的开端。柏拉图的“利益”大多包含伦理意蕴,他认为只有爱智者才能享受最大的快乐。柏拉图虽然把财富、金钱看作利益,然而他认为爱利、爱钱都是从心灵中产生的理念,利益只有在理念中才是真实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利益事实上已同财产所有制和交换相联系,首先是利益与财产所有制相联系。他认为,人是政治动物,要过城邦生活,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亚里士多德对市场交换中利益的研究,是以城邦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因而亚里士多德才真正开启了市民社会利益研究的先河。
欧洲的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的年代,人性泯灭,禁欲主义盛行,世俗的利益受到鄙视。文艺复兴时期的利益启蒙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代以前的利益概念既包含哲学伦理学含义,又包含经济的含义,但基本是在经济含义。利益“这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在历史上只有在最发达的社会状态下才表现出它的充分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萌芽与市场经济的兴起,利益也逐渐成为学术著述的基本概念,其发展大致与社会的转型同步。
近代历史上,斯宾诺沙、霍布斯与洛克等都把人的一己私利看作历史动乱变迁的杠杆,用人的生理需要来解释人间动乱的根源。他们认为,在受自然法统治的自然状态下,自由平等和财产所有都是人们的自然权利,利益就是人们通过劳动从自然取出来把它拨归私有并在政府保护下的财产。维柯认识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阶级斗争之所以是历史的必然,在于这种斗争是以利益上的矛盾作为现实基础的。真正把利益问题提到社会首要位置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他认为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中唯一的、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从利益得到解释,不同集团、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矛盾和冲突说穿了就是一个利益冲突。亚当·斯密认为,人是自私的,在分工和交换等生产活动中,人们都是从自身的利益特别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既相矛盾又具有一致性的,但是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的基础是什么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斯密只能回到人性论的老路上来回答。黑格尔认为利己主义和冲动是一种恶的表现,但是恶却是历史发展的杠杆;自由的精神是历史的实体性动力,需要、热情和兴趣构成了人们的利益的主要内容,也正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才使人们去尽力做任何事的。
二、利益遭际悖论与马克思利益理论的历史超越
如上所述,西方思想家们大都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与拯救的视域中立论,因而始终找不刘利益的真正发源地,他们在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历史悖沦中左右突围而找不到出路。马克思与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关于物质利益历史功用的观点,认为情欲、激情、目的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在黑格尔哪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但是我们必须追问:利益的基础到底是什么?问题的关键不在是否承认利益的历史作用。而在于在什么前提下承认。人类活动的物质利益动机,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学与生物学层面去言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出发,具体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问题,认为私人利益就是私有制社会关系的表现,从而抽象出对一般利益范畴的认识。是分工造成了利益的分化,造成了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人类历史的发展最初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分工以后,由分工而造成了私有制,从而引起利益的分离和对立,形成国家,利益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现实关系,这就说明了利益的本质和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他们认为国家不过是虚幻的共同体,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消解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进而解决这一悖论的呢?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在工人与工人之间、资本家之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矛盾,这些利益矛盾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利益结构。工人阶级没有本阶级的私利,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就是整个人类共同利益,它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而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商品交换带来的利益矛盾,最终解放全人
类。同时他们还强调共产党既要反对只追求工人阶级的目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倾向,又要反对空谈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而忽视争取工人阶级目前利益的倾向。
马克思的利益观的基本观点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推动生产和生活: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利益决定和支配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利益纠纷是阶级斗争的物质根源,利益沖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实质和具体表现。分工是引起人们之间产生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就会产生人们之间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共同利益实际上是特殊的阶级利益。任何一个社会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必须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的利益需要。
三、马克思利益理论对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分析
以唯物史观作为立论基础的马克思利益理论,主要是针对近代欧洲工业发展状况提出来的,它是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完全的不容置疑的解释力?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棘手又复杂。应该说,关于这个问题。哲学界进行过不少有深度、有启发的探讨,但也不难发现,哲学界对利益理论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深度尚嫌不足。
西方社会形态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近代西欧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政治经济关系很清晰,是经济性歧治,经济因素的解释十分有效。唯物史观作为以西方政治一经济关系十分清晰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由于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把握社会的历史与历史的社会,所以对西方社会结构的分析和研究是科学的、进步的。但中国不同,中国是政治至上,政治渗透和宰制一切领域,政治性经济、政治性文化、政治性社会等十分明显,政治之外无社会、社会之外无个人,对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独特政治——经济关系的社会结构而言,当我们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社会时,就需要面对新时期凸现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利益的有关论述,同时根据中国实际进行分析,进行发展。
随着社会演进到当代,人类实践无论是方式还是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丰富。比如,现阶段我们是需要继续充分发挥资本逻辑下的利益推动作用还是需要清醒反思和限制这一霸权逻辑下的“恶的无限”?如果是选择二者兼具,那么,这一选择的理沦依据与现实依据何在?作为“虚幻共同体”的国家与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一种合理有效的利益制度与利益机制的建立何以可能?等等。既然历史规律就生成并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之中,在物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作为历史的物质载体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必然使得历史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独特性质。因此,唯有以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实践为基点,才能正确理解历史规律的抽象性与实现方式的具体性,也才能把历史过程既看作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又看作历史主体的能动过程。既然人类的利益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以实践为生命土壤的唯物史观理应随之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是明确反对把唯物史观当作普遍公式盲目套用的。对待人类社会的利益问题就需要发扬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坚持一般与特殊、历史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特别是唯物史观关于不同国家社会发展可以采取不同形式、走不同道路的观点对于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如梅林所言;“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排他的、达成最后真理的体系,它只是一个探究人类发展过程的发展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自然也是理论(当然包括唯物史观)的生命力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发展马克思利益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凡事冠以“中国特色”就可以说明。尤其是在现阶段,消解利益的工具理性和凸现利益的价值理性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