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呈现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2009-08-02 06:59关婉红
考试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生活化语言

关婉红

摘 要: 语言产生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理解、运用语言。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关键词: 英语课堂 生活化 语言 真实场景

杜威有句至理名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即时即刻保持着生活的素材,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彰显着生活的色彩。在英语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书声朗朗”、“秩序井然”的喜人景象,但很多时候英语课堂只是语言、文字、语法、句型等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距离。课堂知识需要回归生活经验,课堂理性需要达成实践智慧,课堂情感需要贯穿生活感悟。课堂并不能游离、超然于生活之上,它只是一种特定的、特殊的生活场景或者生活样式。

对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练习也就会变得枯燥和乏味。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语言产生、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理解、运用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生活化的教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将内容局限于教材,必须力求挖掘教材的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有的英语教材已越来越趋于生活化,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并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比如教具用品生活化。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学生喜欢并熟悉的物品,如学生熟悉的颜色、动物、食品、服装、家庭成员等,我们可把生活中的这些物品像各样的fruits,美味的noodles,可爱的penguin等玩具等带进课堂。这样使教材变得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成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载

体,使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二、营造生活化的英语环境

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孩子学习的良好基础。我们可在教室墙上贴上富有西方文化意味的标语,如:“No pains,no gains.”这些富含教育意义的谚语会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学习英语。我们也可开办形式多样的班级英语角,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书本上相关的或没有的英语知识,还可以贴上学生们收集的英语课外知识卡片,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黑板上,有师生共同制作日历卡、天气预报台等。还可利用英语角开辟多种形式的英语智力题,在班级中营造出的浓郁英语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交流活动,使英语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学生学习生活的语言离不开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场景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语言。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应该努力挖掘知识中的生活元素,使课堂成为生活的缩影。在新目标英语课本中,不少语言的练习都是通过一些生活情景来呈现的,我们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就此来训练。如在教学Unit 7“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这一单元中,我针对本单元的主题“make milk shake”,事先在上课前准备了一些水果、牛奶、酸奶搅拌机等用具,然后在上课时拿出来边做边讲,还不时询问学生:“How many bananas should we need?What should I do next?And then?How about some yogurt?”制作完毕后还让学生们品尝,学生们争着上台示范制作各种各样的milk shake或fruit salad,学生在动态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生活自如地走进了课堂。

语法的讲解,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使它们更生动。例如,在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中学习比较级、最高级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讲一串语法规则,做大量的巩固练习,而是特意用数码相机拍了一些画面下来,有的画面是同学们比高矮;有的是老师们比年龄谁大谁小;有的是拍下我家的成员,比性格;有的是学校的教学楼,比新旧。我把它们输入电脑,让学生看画面,用“比较级或最高级”说句子,呈现规则。学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物、教学楼,表达的愿望自然就强烈了起来。

四、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续。设计生活化的英语作业,能使英语教学向实用性、交际性发展,促使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真正使用英语。

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教师应精心设计综合作业。此外,也可设计灵活多样的手工作业。如让学生做日期年历卡、生日卡、圣诞卡、调查表、作息表等。同时可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真正体验生活英语。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跟国际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英语,很多衣食住行的用品上都有英语,电视媒体上也有大量的英语。我们应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如停车标志(P),ZHTV(珠海电视台),M(麦当劳),Sprite(雪碧),Nice(纳爱斯)……学生们有的从糖果纸上发现了单词,有的在公共场所收集了公共标志语;有的在服装上找到了语言;有的在广告中很高兴地看到自己所学的单词。在课外收集的语言是真正的生活中的语言,将它们带进课堂,大大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课堂里的日常事件固然是简洁和简约的,但这简洁和简约不等于简单和单调,更不等于机械和僵化。我们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唯有将教学的一切跟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充满活力,找出学生们爱学、乐学、善学英语的奥秘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呼唤有智慧的教育[J].教育参考,2001,(4).

[2]黄一萍.爱的故事.2004,7.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生活化语言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语言是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