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丽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课在本书、本学科乃至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互相依存,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二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观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多采用各种直观手段,认真组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笔者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的分析,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启发,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确立了以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加指导。笔者所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和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利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吸取他人精华,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2、本节课中的“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课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笔者安排在课前,让学生分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获得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是复习提问,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查了学生对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思考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行云流水般引人新课。新知识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图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笔者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和充满灵性的。第二步,启发学生是否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第三步,通过多媒体呈现配有解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和变色龙的保护色等等,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磨合,环境对性状的选择导致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完整地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说明,比如雷鸟的羽毛在冬季是白色,适应的是雪地。然而,在少雪的冬季,白色羽毛很容易被“猎手”发现,反而对自己不利,所以说适应是具有相对性的。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并在课堂上交流。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体现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里,由于结果涉及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是学生应该学习的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在学生课堂交流时应加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①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②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
③谈一谈如何治理沙尘暴。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活中“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这里值得重点提出的是,人对环境的影响(有利的、有害的)。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壳郎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利用多媒体教学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课前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其对环境的保护和破坏都必将得到回报,人类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