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礼
感谢民主与科学杂志社邀请我来参加这次座谈会,我对“五四”毫无研究,很愿意来听会和学习。孙伟林让我讲讲龚育之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幸好昨天我找到龚育之在2005年写的一篇短文,内容正是谈“五四”,题目是“从两大口号到三大口号”。我觉得文章虽是四年前写的,如今仍有现实意义,仍有切中时弊的针对性,所以我把它打印出来了,在这里宣读一下,我把题目改成:“纪念五四:从两大口号到三大口号”,文字略有删节。
两大口号,就是科学和民主。这两大口号,是《新青年》提出来的。这个杂志原名《青年》,1915年创办,到现在正好九十年。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创刊号上陈独秀写了一篇《敬告青年》,就提出了这两个口号。不过当时叫科学和人权(那时,人权和民主常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1919年陈独秀发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说:《新青年》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被认为犯了滔天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这是掷地有声的一篇战斗宣言。旋即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波及全国的群众性“五四”爱国运动。从此,德、赛两先生在中国声名大振。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陈独秀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国共产党也提倡民主和科学,于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又成了德同志和赛同志。
从“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为科学和民主奋斗了三十年,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五十多年中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科学和民主奋斗得如何呢?
概而言之,一方面有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又有甚多的不足,还需要新的觉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迎来了新的觉醒。
这新的觉醒,是伟大的,也是艰难的。
人权入宪,法治入宪,是新的觉醒,是重大进展。入宪,不是万事大吉。作为有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是万事开头难,万事落实难。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是新的觉醒。
三大口号: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科学、民主、法治,要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
人们有理由期望,这三大口号,科学、民主、法治,应在中国有新的扎扎实实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虚文中。
人们有理由期望,中国所有的叙史论时的杂志,都继承《新青年》的优良传统,在推进中国的科学、民主、法治中办得更加活跃、精彩、起到更大的作用。
龚育之在文中严正鲜明地指出: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和科学,有甚多的不足,需要有新的觉醒。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出了两个期望:第一个期望是“科学、民主、法治,应在中国有新的扎扎实实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虚文中”,这里除了赛先生、德先生,还加上了“法”先生;第二个期望是:“中国所有的叙史论时的杂志,都继承《新青年》的优良传统,在推进中国的科学、民主、法治中办得更加活跃、精彩、起到更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叙史论时的杂志”,当然包括《民主与科学》杂志,所说的期望,当然包括人们对于《民主与科学》杂志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