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动三轮车
穿过长长的坡道、转过90度直角拐进狭窄的电梯、按一下座位上的红色按钮就能倒退行驶……这就是一种太阳能微型电动三轮车,只有1.1米长的车身让这辆微型电动三轮车在进出楼道、甚至是进出电梯时都十分灵便。
发明人介绍,年轻人都喜欢骑环保又节能的电动自行车。可这种电动自行车对于一些老年人和带小孩的妇女来说却不是那么灵便和好操作,于是萌发了发明一款既灵便又环保的微型三轮车的想法。
这种微型电动三轮车只有55厘米宽、110厘米长,三只车轮的直径只有20厘米长,显得整辆三轮车体积轻巧。三轮车的车顶上安装了一块面积只有0.8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这块功率90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即使是在没太阳的阴天也可为蓄电池充满电。另外,车的耗电量也很低,一块12伏的蓄电池能够让车辆行驶40公里。“要是平时买个菜接送小孩上下学的话,这样的行驶距离足够了。”
而且无论怎么急转弯急刹车,这辆微型电动三轮车却可以做到不侧翻,原来让车辆不发生侧翻的秘密在于安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两只小轮上,正是有了这两只小轮做平衡的支点,再加上灵便的操作,让即使是不会骑三轮车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掌控这辆小车。
自行车“健康鞍座”
去除自行车传统三角形鞍座尖端部分的“大鼻子”,让鞍座呈椭圆形——这样一个看似细小的改进带来了自行车骑行观念的改变,这种发明被称为“健康鞍座”。
发明人介绍,传统自行车鞍座上的尖端部分在正常骑行时不但毫无用处,而且会给骑车人带来健康隐患,而他的这一看似细小的发明,却引发了人们从注重自行车机械功能到注重健康的一个观念转变。他的“健康鞍座”历经8次改进,技术细节更加完善。四支弹簧的支撑使鞍座减震性能更佳,座面也采用了透气、环保、耐磨的材质。
发明者还把第一批生产的10多个鞍座赠送给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试用,反应良好。随后,他又委托北京的一家公司在北京、郑州、沈阳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市场调研,试骑的结果也不错。据悉,推向市场后,女性对“健康鞍座”的满意度更高。
如今,这种“健康鞍座”已经销往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尤其受到了各地自行车骑游协会的追捧。同时,还被国际友人传播到了英美等国。
车内紫外杀菌器
由于发现出租车驾驶员经常会出现感冒、咳嗽等不适症状,而且身边经常乘坐出租车的同学也有类似情况,几名高中学生发明了一种车内杀菌器。
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内空间相对狭小密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几名学生各选取若干出租车公司、典型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作为样点,定期采集空气微生物样本。一年中共采集了7680个空气微生物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处理和微生物的培养,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公共交通工具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气微生物污染。出租车车内空气菌落总数均值为国家标准限定值的5.12倍;公交车内空气菌落总数均值为国家标准限定值的3.04倍。同时,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指标性细菌——溶血性链球菌在三类交通工具内均有检出。
为了解决出租车污染最严重的问题,他们还自制了车内紫外杀菌器并申请了专利。杀菌器由三根UVC杀菌灯管、控制器和外壳组成,并且直接使用车载电源,成本在80元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器使用30分钟对空气菌落总数的杀菌率达到83%,杀菌后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这是首个在车内使用的杀菌器,为了避免受到紫外线辐射,装置配有遥控器,驾驶员可以在车外进行杀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