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见之漫谈

2009-07-29 07:11丁裕国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氢弹科学研究爱因斯坦

丁裕国

众所周知,文艺的生命在于创作,在于生活源泉,在于作家的灵感。文艺作品,应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样,科学创见(造)也在于长期的潜心钻研,更在于研究者有科学的灵感。没有闪耀火花的科学灵感,大脑中的知识,不可能成为某种“升华”后的产物,具有新意的科研成果也就不可能诞生。因此,科学的生命也在于创见(造),在于洞察和发现。

创见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没有创见,科学事业就不可能前进。在科学研究中,知识信息量的多少,固然非常重要,但仅有广博的知识未必能完成科学研究的艰巨任务,多年来笔者深深体会到,在科学研究领域,方法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说来,科学家的创见(造)思路,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倾泻奔流的瀑布,但无论如何它不可能是一条遵循预定轨道的规则曲线,而大多却是一条随机的所谓不能完全遵循预定轨道的曲线,就是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带有探索性,如同探险队员进入从未有人走过的深山老林或歧途迷宫一般,往往是有一个总目标而具体路线却很曲折。以人们所熟悉而敬仰的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为例,他的五篇成名之作,竟是产生于他从事专利局职员专门评估电工技术革新工作的1905年,后人为纪念其科学贡献,称之为爱因斯坦奇迹年。那时他既不在任何实验室,也未在任何大学,独具慧眼地写出并发表了改变传统牛顿物理学基础的五篇划时代论文。这就充分说明,科学创见(造)思路,一般都不可能遵循预定轨道而行,也不一定具备十分丰厚的条件(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一定的条件也是必要的,但并不起决定作用)。作为有志趣的科学学者,要想成功,要想在某门学科真正有所建树,最主要的是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有志于改革创新,既要勇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因此,我们不必为预定的科学计划所拘泥,应该在总目标下,让科学创见(造)尽兴发挥,以达到高水平的程度。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曾说过,他每天几乎都有十个新想法,其中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因为他说,每天能有半个想法是对的,日积月累就很可观,也许这正是他成为氢弹创始人的“绝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过,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

猜你喜欢
氢弹科学研究爱因斯坦
飞行员杨国祥投掷氢弹失败,放弃逃生机会与氢弹共存亡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金正恩视察“可搭载在洲际弹道导弹上的氢弹”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成功来自谦虚
氢弹,不过如此
“爱因斯坦”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