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芳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种现象是极其正常而普遍的,它是一种直接反映孩子们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错误就是孩子们常常会把课文的某一处或某一字词读错。如果教师能好好利用,就会把这些错误化为精彩。那么在教学中,面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误读,我们该怎么对待并且妙用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呢?
一、巧借误读,凸显文本情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一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紧紧把握了课文内容的这条情感主线,要求孩子读课文,找到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其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文章的重点,点睛之段,差不多孩子都能找出这一段话。
于是一遍遍深情的朗读在教室里回荡,也许是课文的情节感染了大家,这时一名朗读水平不怎么好的学生也高举着手,想来读一读这段话。老师很高兴地请她来朗读,她在读的时候念成“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老师发现有误,赶紧提醒她不要加字,并让她重读一遍,没想到这位同学读第二遍时还是像刚才一样读成“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老师又耐着性子叫她看清楚再读一次,原本以为这次不会读错了,谁知她重读时还是照旧在每个数字后面都加了“个”字,惹得听课老师和其他孩子不由自主笑出声来。上课老师只得自己领读这一段话。
我在下面听课时,心里也纳闷,为什么这个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读错呢?仔细一读,发觉孩子老是读错也是事出有因。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常常会习惯使用“几个小时”这样的句式,很少采用课文里的这种表达方式。那这儿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呢?联系上下文,把“8个小时”与“8小时”对比着一读,不难发现作者这样写有其特别的用意。在当时的情况下,每过去一分一秒,意味着孩子们生存的希望便越来越小,何况是用“小时”来表示,这样更显出当时事实的残酷,而加上“个”字,显得故事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很难突出当时危险的情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写很好地突出了父子间的情深,因为在“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么紧张、急促、令人窒息的节奏感中,我们可以想像这位父亲挖掘过程的艰难,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爱得坚强,爱得执著,爱得深厚的父亲。正是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如果老师能在孩子一遍遍地读错之后,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你们觉得小时前加上‘个与不用‘个意思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文本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了。“8个小时”与“8小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魅力。
新课程实验中,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但同时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增多了。像这样误读的地方,如果我们老师去关注一下读错的原因,就可以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那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
二、巧借误读。落实语言训练
一位老师在教学《观潮》时,有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漫天卷地涌来”读成“漫天卷地涌来”,由于老师当时没有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音,因此没有及时指出他的错误。其实这个孩子把“地”读成“de”,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漫天卷地”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如果教师听到这个错误的时候,这样问孩子们,“当潮水来的时候,你们能想象是怎样的场景吗?”孩子们一定会提到天和地都分不清了的意思。这时,老师就应该马上追问:“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呢?是漫天卷(di)还是漫天卷(de)?”经过这样的讨论,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牢牢地记住“漫天卷地”这一个词语,同时对文本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教师能及时作出判断,这个教学细节就会很精彩。又比如“破天荒”这个词语,后面老是跟着“地”这个字,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总是念成“破天荒地(di)”,于是我及时向他们强调“破天荒”是一个词语。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当孩子们出现误读的时候,老师就应该适时告诉或者提醒孩子们,这样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至于在以后再犯常识性的错误。
三、巧借误读。培养良好习惯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第一自然段出现了“不可估量”这一个词语。当我请学生读这一段的时候,他读成了“不可估liang”。很多孩子当时都没听出这个读音的错误。读完以后,角落里忽然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老师,这位同学有一个字念错了!”我心里一喜,赶忙问:“哪个字?”“他把liang念成liang了!”读课文的同学马上反驳,坚持这个字是读“liang”的。一时,有的同学说读liang,有的同学说读liang,意见不一,课堂一下子热闹开了。我急中生智,反过来问全班同学:“到底读什么?老师也搞不清楚!那我们该怎么来决定?”听了我的话,有几个孩子纷纷低下头去抽屉里找字典。此时,我注视了一下,无意中竟发现,那些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瞪大了眼睛看着有字典的同学。随后孩子们兴奋地嚷起来:“老师,是念liang的,你看字典!”我不由得暗喜,于是便顺水推舟,告诫学生:“看来当我们遇到自己不能确定的读音的时候,字典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为能主动查字典的同学感到骄傲!”也许是这件事给同学们的印象尤其深刻吧,这个字的读音他们特别记得牢。再读课文的时候,都不需要我特别指正,他们就念出了正确的读音。事后,我还发现,同学们查字典的习惯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尽管以前我总是教育孩子们遇到不认识的字,要主动查字典,但还有些孩子总是习惯来问我。经过这件事,很少有学生再来问我生字的读音了,因为字典会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巧妙地利用学生们的误读,培养了他们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这一课堂上的误读事件竟然比我讲一大堆道理还管用。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由此看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多关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也许学生的误读,是一次精彩的生成,是一个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有遗憾才美。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将会因为误读而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