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华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体重50~70kg;男12例,女28例,病种包括阑尾炎、胆囊炎、疝气、子宫肌瘤、卵巢癌等。ASA I~II级,既往无特殊病史。4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试验组。硫必利100 mg+芬太尼0.1 mg:II组为对照组,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两组的年龄、体重、手术种类、麻醉效果和阻滞平面等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病人入室后常规消毒、铺单,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后,I组静脉给予硫必利100 mg+芬太尼0.1 mg,Ⅱ组给予氟哌利多5mg+芬太尼0.1 mg。
镇静程度分级V级对正常呼名有正常反应;Ⅳ级对正常呼名反应迟钝;ⅡI级对正常呼名无反应,对大声呼名能应答;Ⅱ级对大声呼名无反应,对抬头和摇头能反应;I级对抬头和摇头无反应,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0.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结果
两组的收缩压(SBP)自用药后5分钟开始皆呈下降趋势,至术毕降至最低。组内比较:I组各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II组各时间点SBP与麻醉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其中用药后5分钟、探查及术毕三个时间点SBP比麻醉前下降尤为显著(P<0.01)。组间比较:H组各时间点SBP皆比I组低,且于用药后5分钟时尤为显著(P<0.01)。
两组舒张压(DBP)、sP02、心电图(ECG)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Ⅱ组心率(HR)于切皮时明显高于I组(P<0.05)。
两组呼吸功能的变化(PR、Tv)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镇静程度比较:I组镇静V~I级例数分别为4、14、2、0、O例;I组镇静V~I级例数分别为0、4、12、4、0例。
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恶心、呕吐I组3例,Ⅱ组2例;锥体外系症状I组0例,Ⅱ组3例;心脏不良事件两组都为0例。
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氟哌利多(又名氟哌啶)对预防各种手术的术后恶心、呕吐(PONV),尤其是防治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良好效果。最近,有关氟哌利多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特别是2001年美国FDA就氟哌利多静注后延长Q-T间期和心脏意外事件提出“黑匣子”警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o-T间期延长可使患者引起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几率大大增加。关于氟哌利多导致O-T间期延长以及造成的心脏不良事件,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这些研究导致了该药从国外市场的退出。关于锥体外系症状,虽然有报道称其反应与剂量有关,>4 mg/日较易出现,但仍有小剂量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报道,又以少年儿童多见,因此临床上希望有一种理想的药物能替代氟哌利多。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但需要较为精确地控制剂量,才能保证呼吸和循环的稳定,且没有镇吐作用。
硫必利(又名泰必利、泰普尔多、胺甲磺茴胺等)属于苯酰胺类神经精神安定药,有抗焦虑、镇痛,增强中枢抑制药等作用。1974年以来,一直用于神经精神病的治疗,而该药作为麻醉和围手术期的辅助用药却鲜见文献报道。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产生阿托品样作用,也不会导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紊乱,有很好的耐受性,虽然有报道称硫必利也可发生锥体外系反应(本组未观察到),但几率远小于氟哌利多。
通过试验结果我们发现,I组(硫必利组)sBP各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II组则下降显著l(P<0.01);Ⅱ组各时间点SBP比I组低,于用药后5分钟时尤为显著(P<0.01):U组HR于切皮时明显高于I组(P<0.05)。
上述结果表明,硫必利组对循环系统的扰乱比氟哌啶组小,且镇痛作用较强。试验结果还显示,两组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都不显著,而且硫必利组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组,而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这与文献报道相符。尽管两组术中ECG没有明显变化,也未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是由于患者术前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因而无ECG的明显改变。但氟哌利多对心脏的抑制和毒性作用已见相关文献报道,尤其是对术前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更为明显,而硫必利却无此方面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硫必利可以替代氟哌利多作为硬膜外麻醉及手术的辅助用药。当然,结果也显示出硫必利在镇吐和镇静方面略差于氟哌利多组,这可能是由于剂量偏小的缘故,至于继续加大剂量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