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平 苏 宁
2009年5月11日,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来临之际,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灾后重建与灾难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对口援建省的山东、浙江、河北等社科院和省内专家学者共230人出席了研讨会。四川省政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的领导同志也莅临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主持。会议共收到省内外专家学者提交的112篇学术论文,围绕着“责任与良知”、“重建与振兴”两大主题展开探讨,在理论探索、应用及对策研究方面均有丰硕成果,多方探求了灾后重建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力求以切实的学术努力推进灾难学的学科化与系统化。研讨会在学术建构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注重探讨灾区经济重建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灾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强调了产业调整、产业优化及可持续性发展对灾后重建的重要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杨继瑞教授认为,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经济、社会与自然规律,统筹城乡,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将灾后重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蒋永穆教授主张,应抑制灾区水电产业的狂热和无序开发,树立新型资源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曾武佳博士认为,应以“生态文明”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理念,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完善生态环境的自身调节系统,避免因盲目开发造成的生态衰退甚至枯竭。把生态环境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之中。科学恢复自然保护区。专家们认为,灾后的产业重建绝非原有产业的简单恢复,必然会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应通过“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农村扶贫、建立生态补偿以及开发生态资源”等四大措施来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具体做法可考虑:1.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2.发展多功能立体林业,稳定生态环境基础。3.提升基础建设的生态含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尽量少占林地、草地。专家们认为,灾后重建应全国一盘棋,以城乡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统筹推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提高综合效益,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从社会、法律层面探讨灾后重建的难点、热点问题,寻求应对策略与理论突破。探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与国家的形象重塑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灾后重建的政治意义。
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郭丹充分肯定了灾区基层党组织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应加大对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力度,从物质、心理、致富能力、队伍建设、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帮扶,同时,应大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县祥与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所柯健从国家形象的战略重塑上探讨了抗震救灾这一历史大事件的政治学意义。会议对5·12地震中民间救助活动的特点和策略,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困境与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专家们认为灾后重建人口再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地关系重新调整,必须科学布局生产力功能,规划空间秩序,实施人口合理再分布。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郭正模、李晓梅针对四川省灾后重建的就业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的法学专家们对涉灾侵权法律问题,灾后重建中的劳动法律问题,涉灾物权法律问题,政府救助、社会救助与灾民自助关系问题,涉灾程序法律问题,灾后重建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等,做了理论与应用的多方面研究。来自灾区的法律工作者对重大自然灾害下违背市场管理制度经营行为做了定性研究,如彭州市检察院的林琳、欧新铁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措施建议。法学所的夏良田研究员则就如何完善我国灾害应对的相关法律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法理分析。
(三)本次研讨会注重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探讨灾区民众人生信念和精神家园的重建问题;关注新闻传媒在抗震救灾中的应对策略、社会使命与道德责任,关注心理救助对灾区民众的价值与意义,关注灾区文化产业的恢复重建及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授朱双一通过对台湾有关汶川地震诗文作品的评析,论述了震灾诗文中的民族精神和两岸情缘。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苏宁研究员以中国道教界为5·12地震举办的追荐超度大法会为个案,分析了宗教仪式与灾难修复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认为道教法会等宗教仪式以通过对精神深处奥秘的揭示,对超验物的象征作用,可在精神层面上完成某种拯救,与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合为一体。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支宇则探讨了灾难写作的危机与如何拓展灾难文学意义空间的问题,认为如借助于西方后形而上学思想的启示来突破中国文学写作观的束缚,并完成从灾难写作到命运书写的蜕变,将会拥有真正不朽的灾难文学作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李芝兰对地震区域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及抢救保护的难点提出了相应对策。四川省社科院的赵志立研究员探讨了抗震救灾与文化产业的恢复重建问题,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与会学者对抗震救灾显示出的民族精神、人性光芒及精神力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灾后重建工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思想支撑。四川省社科院毛研所杨先农研究员阐释了抗震救灾精神的集体主义意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周治滨教授提出,积极促进公民意识的发育成长,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社科院张华、王志东、王蕊等学者研究了“国际爱心文化工程”的建设问题,分析了爱心文化的中西思想渊源。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王苹研究员则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成都灾后重建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对于新闻媒体如何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如何处理灾难报导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等等,也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热点。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所研究员张立伟从发展新闻学的角度,探讨以科学发展观统率灾后重建报道。朱勇钢探讨了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舆情监报与群体性事件预防的相关问题及应对策略。关于主流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原则,如何科学地分析与控制谣言,也是会议探讨的热点。
(四)本次研讨会首次提出了“灾难学”的学科建构问题,一些学者尝试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灾难预测、灾难防治、灾难善后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研究员首次提出建立“灾难学”的学术思路。他认为,建立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灾难应急管理及恢复重建规律的“灾难学”学科,
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科学研究任务。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明泉辨析了“灾害学”与“灾难学”的不同学科内涵,从“灾难学”的学科性质、“灾难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有关“灾难学”学科建设的总体设想与规划。四川省崇州市委党校的李昊就灾难政治学的学科建构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构理论、原则与路径。
四川省地震局的朱建钢、黎大虎、赖敏等人对国内外地震保险进行了定量比较性研究,并对强震台网的烈度速报与损失快速评估进行了数据分析与研究。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赵永涛等人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灾后生态恢复重建所做的对策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永祥对泥石流搬迁带来的困境进行的研究,绵阳市中心医院刘云兵、王羽、宁红,紧密结合5·12救治实际,对地震灾区应急救助科学机制的分析研究,均试图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对灾难事件有更加全面、理性、深入的剖析。这些尝试,对于“灾难学”的学科建构均具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五)本次研讨会具有开放、广阔的学术视野,特别注重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吸取世界各地应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为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更加优化的应对方案。
在本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马晓河研究员做了题为《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学术报告,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研究员做了题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学术报告,赋予了本次研讨会以极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及全球化视角。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连玉明、朱颖慧等学者不仅从灾后建设的全局出发研究了重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战略重点,还对百年来世界各地历次大地震做了全面统计,总结了日本、美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德国、伊朗等国家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专家们认为,日本“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欧盟山区发展援助政策,为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参考案例。
此次学术研讨会历时两天,于5月12日完满结束。会议期间,主办方创造性地嵌入了以“拯救与新生”为题的诗歌朗诵会,推出了“北川禹羌文化抢救与保护图片展”,彰显了本次研讨会对于生命、人性、文化的强烈关怀。
(责任编辑:何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