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现象

2009-07-24 08:51张俊山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

张俊山

[摘要]要了解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价值现象,需要追溯金属货币一信用货币传承与变化的逻辑,分析货币价值基础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价格体系变化的逻辑,说明由于这一变化使价值规律运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及带来的困难。现实经济中复杂多变的价值现象,包括经济增长、物价上涨、部门间产品比价不合理,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变动趋势、金融危机等均源于历史上货币价值基础的变化。这一变化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变得更加曲折。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金融化、虚拟化,以及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无不说明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支配社会经济的深层规律。在世界货币缺乏合理的价值基础的情况下,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体系紊乱引起生产停滞表现出来的。正是美元价值基础的变化及发行规则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金融化趋势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必然性。

[关键词]价值理论;货币的价值基础;价格体系;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014.2;F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4-0035-07

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现象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甚至被忽视的问题。它的存在使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脱节,进而使政治经济学在解释现实经济运行问题时苍白无力。这样,坚持劳动价值论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坚持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信仰;还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视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更有不少人认为,劳动价值论的作用不过是论证剥削、论证工人得到全部劳动产品的合法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劳动价值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说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以及它与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现象之间的联系。

一、现实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变的价值现象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一开始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这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都以价值的形式存在,经济运行以价值的形式实现: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投入一产出是通过企业的成本、工资、产值、利润等体现;个人收入分配是通过工资、薪金、分红、利息、租金等价值形式加以实现;国家赖以执行职能的经济资源是以税收、国债等形式获取、以财政支出的形式使用;国家的经济总量更是以国内(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比例反映;而生产资源在各部门间、各企业间的流动也是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实现,引导资金流动的往往是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和资本市场上价格的涨落。总之,以货币名称及单位为表现形式的价值运动体现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可见,价值问题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任何科学的经济理论首先必须有科学的价值理论。对此,恩格斯曾经借用杜林的话指出,“价值学说是经济学体系的纯洁性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它从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人手分析经济运动,揭示了在商品社会无处不在的价值就是商品生产者耗费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价值通过货币表现自己,而货币不过是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按照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一般理解,既然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那么各种价值现象的背后就一定是劳动在起着支配作用。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微观层次还是宏观层次价值运动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现象并非总是与劳动直接相关,甚至与劳动的变动大相径庭。这些现象有些已经被马克思所说明,譬如,由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社会规定性,使个别企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降低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情况下,仍能像其他企业一样获得商品的社会价值;又如,在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资本尽管使用的劳动数量不同,但是却都能够按照相同的利润率获取利润;再如,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作用,即使一个部门所有的商品都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但如果社会劳动过多地投入该部门,使这种商品的供应总量超过了社会对该商品的需要总量,那么,这些商品也不能按照其中实际包含的劳动来实现,只能是“一起捉住,一起绞死”。

但在当今经济生活中,其中主要是在宏观经济领域,仍然有着大量的价值现象是马克思所没有回答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国民经济中非劳动因素的变化,如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引起的收入增长问题等,譬如,在人口与劳动力没有相应增长的情况下,仅仅是劳动力在部门间的转移、产业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就可以使国内(民)生产总值增长,其原因何在?再有,科学技术的使用、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会使国内(民)生产总值增长,并使个人收入得到提高。而这些都从反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国内(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所显示的价值代表着什么?它是不是劳动?如果不是,那么劳动价值论所论述的价值与它们是怎样的关系?资本市场(虚拟经济)领域的总量与价格水平变动也是构成价值现象与劳动价值论矛盾的一个方面,譬如,每一次金融风暴影响下的股市、楼市无不是脱离劳动的价值剧烈变动,这些变动现象无不远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用目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给出的理论直接地解释则不能解释。因此这些现象不仅对教科书上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各种庸俗的、粗陋的价值(价格)理论开启了大门。这些理论把价值描述为一种超自然的物,进而使它神秘化,最终这些理论转化为为一定利益集团进行辩护的工具。

有人认为,以上所说的“现实价值现象”并不是在严格的政治经济学定义上使用的“价值”这一概念,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这些只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但是,应当看到,价格的运动从来就是与价值的运动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说,“只有商品价格的分析才导致价值量的决定,只有商品共同的货币表现才导致商品价值性质的确定。”马克思的理论正是从价格的运动人手然后进入价值问题的分析,所以,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现象也必然与价值运动相联系,因此我用“价值现象”概括现实经济生活中那些以货币名称和单位表现的经济运动。对于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马克思曾就其中由供求变动所产生的背离进行了解释,但是,马克思认为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价格背离价值只能是暂时的,本质上说经济运动中价格与价值应是一致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也都是建立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假设前提下的。马克思还提到了价格在质上背离价值的现象,如虚拟资本的价格、土地的价格等,至于良心、名誉等有了价格则是属于社会领域的事情,我们就不考虑了。从当前价值运动的复杂性来看,仅仅用价格和价值的区别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在现实经济生活里人们毕竟是直接与货币形式的价值打交道,而作为凝结的人类劳动的价值实体则只是深藏在社会经济中。

当我们直接接触到的价格不再是作为“凝结

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货币表现时,我们就有必要回答价格反映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不准备放弃劳动价值论的话,就必须说明劳动价值论所讲的价值与现实的价值现象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内涵解释现实中多变的价值现象。

二、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现象的矛盾提示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内涵应予以深入理解。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往往理解得较为粗浅,一般只是掌握到“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等价交换”等基本内容。至于价值的本质是体现在商品上的社会生产关系,人们的了解常常停留在语言表述上。由于对劳动价值论理解的粗浅,因此,在人们思想深处往往隐藏着牢固的商品拜物教、价值拜物教意识,不自觉地把价值作为物对待,这些拜物教意识从人们对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无休止争论中就可以看出来。当前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种把价值当成物的价值拜物教基础之上的。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在于真实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对价值的起源给予了坚实合理的解释。劳动价值论不把价值看作一种可以由人们随心所欲地定义其内容的超自然范畴,而是把价值理解为劳动产品在商品社会具有的特定社会形式。在任何社会,物质产品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商品社会里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者之间要实现他们在生产中的联系,只能将自己的产品作为价值对待。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所有者生产的是什么,表面看当然是丰富多样的使用价值,可是在商品所有者眼里,表面上丰富多样的使用价值,实际上都是交换他人商品的手段。因此,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它随时准备不仅用自己的灵魂而且用自己的肉体去换取任何别的商品,哪怕这个商品生得比马立托奈斯还丑。”作为交换他人商品的手段这一属性,使商品摆脱了表面上丰富多样的外观,转变为单纯统一的客观对象——价值。可见,说商品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商品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价值”的可感觉又超感觉的物,而是因为劳动产品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产出来的。在这种关系下,劳动产品本身就是“价值物”。

在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虽然具有“价值物”的属性,但是却没有使其自然而然地取得“价值物”的外观,需要通过“价值形式”以自己的等价物体现,商品是通过表现为货币来表现自己作为价值的存在,即通过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实现的,价值运动都是以其货币表现显现出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货币为尺度观察和把握价值的运动。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首先是因为其最初也是作为商品存在的,也是劳动的产物,因此,劳动成为调节价格对价值表现的数量基础,价格形式的变动以相对的形式表现着价值的运动乃至劳动的变动。马克思指出,由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货币)的价值变化,使得商品价值的变化并不能全部、准确地通过货币价格的变动表现出来。

以上内容是解释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现象的理论起点。

三、劳动为实体的价值向现实价值现象的转化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代替作为劳动产品的金属货币是转化的关键

呈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复杂多变的价值现象之所以与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阐述的规律及其表现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关键原因在于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货币的属性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马克思论述的货币,无论是铸币还是纸币,都是曾经作为商品界一员的贵金属或者它们的代表。贵金属本身也是劳动的产物,具有自身的价值基础,因此,它们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交换比例就由商品与货币各自所包含的劳动时间调节。之所以一定量货币能够反映某种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包含(或代表)着相应数量的劳动时间。这样,货币以自己的数量反映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运动就能通过货币单位的运动表现出来。然而,当代经济中的货币早已脱离其物质基础——作为劳动产品的贵金属,已经转化为自身没有价值基础的纯粹货币符号。由于这一转变,使当今货币对价值的表现呈现出与金属货币完全不同的规律和表现。

我国当前使用的货币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人民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本身并没有价值。1948年12月7日新华社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币”为题的社论中讲到,我国的人民币“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即与金银完全脱离关系。”“用作货币保证的,却不是金银,而是比金银更可靠的粮食、布棉,以及其他为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资。”在贵金属充当货币时,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应当等于多少单位的货币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而在信用货币的情况下,货币只是价值的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因此究竟多少货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呢?事实上,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币值问题无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说明,而只能从货币发展历史上价格体系的继承性这一角度来说明。信用货币的价值规定最初是承接历史上金银本位制下商品的价格体系而决定的。历史上金银本位制时期的商品一货币比例,决定了与之衔接的信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及价格体系,其中商品之间的比价决定仍是由其中包含的劳动量调节的。这种价格水平与价格体系成为以后商品-货币关系变动的起点。因此,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的最初时期,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即由商品量表现的货币价值,或者反过来说商品的价格,就是由承接的金银本位制下的交换比例决定的。以贵金属货币的流通为条件、以劳动为基础确立的商品价格体系,成为以后货币演变的起点。

尽管历史上金属货币的流通决定了信用货币的价格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使以货币表现的价值运动与最初的价格水平与价格体系相脱离,与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价值运动相脱离。这种脱离不仅使价格体系发生变化,而且使价格所反映的内容也与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相脱离。要了解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价值现象,需要追溯这种传承与变化的逻辑。

在使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情况下,造成价值表现与劳动相脱离的基本因素是技术的变化。由于信用货币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联系且决定其价值基础,技术的变革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数量、品种、结构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以价值形式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形成现实经济中丰富多变的价值现象。我们分以下几种情况加以讨论:

第一种情况:设想如果自信用货币代替金银本位后没有发生任何技术的变化,在金银本位制下形成的价格体系和价格水平就会延续下来。由于没有技术的变化,商品量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之间的关系是稳定不变的,商品量的增加是劳动量增加的结果。同时由于商品量与货币量挂钩,所以,用货币反映的商品价值增加也代表着生产

中劳动量的增加。

第二种情况: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使所有部门劳动生产率同时同比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劳动产品增加,从而以产品为价值基础的货币所表现的商品价值就会增加。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减少,因此,虽然单位商品的货币价格不变,但是这一货币价格所代表的劳动趋于下降。这一现象,与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这一结论,看上去就不再一致了。虽然商品包含的劳动没有增加,但是,技术的进步带来产量的增加也会使货币表现的价值增加,这样,价值就与劳动相脱离了。由于这种表面上的脱离,使一些人产生了技术、知识创造价值的错觉。货币表现的价值增加,实际上反映的是使用价值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价值的货币表现开始与价值实体脱离,但是,由于各部门生产率是同比例提高的,所以,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仍是由其中包含的价值量即劳动量所调节的。

第三种情况,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使一部分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品量增加,其他部门生产率不变。这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部门产品增多,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些部门的产品表现为更多的货币价值,其产品价格与其他部门产品价格比例仍保持不变,该部门利润率提高。从总量上看,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部门其单位产品包含的劳动减少,所以,在货币价值与商品挂钩的情况下,也会使单位货币包含的劳动量减少,只是从全社会各部门平均情况来看,单位货币体现的劳动量下降程度要少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部门的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下降的程度。进一步扩展考虑,当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均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同的情况下,这一原理依然有效。

在部分部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各部门商品仍保持原有的比价关系,那么按照价值(劳动时间)来说,就会在商品间形成不等价交换,生产率提高的部门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换取劳动生产率未曾提高部门的更多产品。这样,价值规律的调节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商品比价不变的情况下,会使资本离开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转移,形成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部门投入的不足甚至生产停滞;为恢复等价交换,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其产品形成价格上涨的要求。这时,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的产品类型对经济的运行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它们的产品是各部门普遍使用的生产资料,或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从而对于劳动力价值乃至普遍的工资水平的决定有着直接影响的话,如能源、金属材料、木材、粮食、棉花乃至其他重要的农矿产品,其价格上涨必然引起社会各部门普遍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增加。若长期维持这些部门的价格不变,将使这些部门投入不足,发展缓慢进而影响国民经济。

以上三种情况下,国民经济的增长反映着社会产品数量的增长。其中第一种情况描述的经济增长直接就是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因而往往伴随着就业的增加;而第三种情况,由于部门间生产率差异会引起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生产扩大,也会带来就业的增长。

第四种情况:产品创新导致的新产品系统地出现并最终取代旧产品,改变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社会新的技术基础。因为价值关系的历史传承因素,货币的价值是由原有产品生产体系所决定的,即原有的产品价格及数量成为决定经济总量的基准,当创新产品出现后,原有产品的价格水平成为创新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由于使用价值新颖、且初期生产技术不完全成熟因而成本较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等因素,创新产品会按照有较高利润率水平的标准制订价格。当这些产品以较高的利润率标准制订价格时,它与原有产品之间的比价也会呈现上述第三种情况下的不等价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就会导致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等名义的资源向新产业的转移。当新产品逐渐形成规模进入稳定生产期后,其货币价格趋于稳定,逐步成为决定货币价值的新的使用价值基础。这种情况也会使货币反映的经济总量出现增长,而且这种增长高于产品中包含的劳动量的增长。当新产品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系统地出现时,一开始它们以原有产品的价格体系的价格水平为参照系形成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但以后随着创新大面积展开,原产品体系逐渐被新产品体系代替,货币的价值基础也由原有产品体系转到新产品体系。由于新产品体系的价格水平高于原产品的价格水平,所以,表现为由“产品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与前述三种情况不同,在前述三种情况下,经济的增长虽然不一定总是价值(劳动)的增长,但毕竟是产品数量的增长。但是,在第四种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不仅不是价值(劳动)的增长,而且也不是产品数量的增长,只是经济中的技术基础变化在产品的货币价值上的反映。而货币价值反映的数量变化与实际发生的变化并无技术上的联系。这样,就使货币价值所反映的变化更加远离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各类部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发生的速度是不相同的,其中,社会生产关系的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按照《不平等交换》一书的作者伊曼纽尔的观点,商品价格水平受工资水平的影响。资本主义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使工人的工资被限制在购买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因此,与之相关的产品价格很难任意提高,因而这些部门技术进步缓慢,其产品价格变动逐渐落在剪刀差的低端;相反,那些非生活必需品主要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收入购买,因而有着较灵活的价格提高空间。这种灵活性又为这些部门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使产品价格呈现较快上升的趋势,成为价格剪刀差的高端。

以上除第一种情况外,经济在量上的增长都不反映生产商品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说明现实经济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总量变动只是由技术变动引起的生产水平、生产结构变动的折射或反映,使劳动价值论所讲的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以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人们所观察到的用货币表现的经济量之间越来越失去直接联系,以至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反映的经济数量变化可以根本不是真正的价值实体的变化。

2.现实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产生的矛盾

在现实经济中,价格已经不完全反映商品中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它转变为一定量社会财富以及商品间交换比例的单纯符号,但是,这并不能消除劳动价值论阐述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劳动价值论反映的是劳动、劳动时间与社会财富(使用价值)之间的联系,它以物质资料生产原理为基础,因而不会因表面上货币表现的价值与商品生产中劳动的变动不一致而被否定。但是由于信用货币失去了劳动这一基础转而与产品挂钩,使价值规律不再以直接的价格与价值波动加以表现,而是以更加曲折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作用。

信用货币与产品挂钩作为它的价值基础,使

得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劳动趋于下降,就像是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把货币代表的劳动“稀释”。在各部门技术变动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不同产品的价格所代表的劳动量与产品中实际凝结的劳动量的差别也会出现不同。如果在某时期货币的价值规定为一定量的某些商品,那么在以后的时期里,技术变动大的部门,或由于劳动生产率高因而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多,或由于产品新颖定价较高,从而实际包含的劳动量就趋向低于价格代表的劳动量;相反,技术变动缓慢的部门的产品,货币价格所代表的劳动量则维持与商品实际包含的劳动量相当。这种变动差别形成了不同商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技术进步快的部门、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这样一种地位:用较少的劳动交换较多其他部门的劳动。

这种本质上不等价交换在表面上造就了人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假象。其实,所谓的“高附加值”不过是技术创新造成新技术产品与非新技术产品之间不等价交换的反映。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之间应当等价交换,即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相交换。但是,由于信用货币与商品挂钩,使有着相等价格的不同商品,其价值不一定相等。由于信用货币的价值决定方式,使商品的价格难以自由波动,因此,这时价值规律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出来的。在不等价交换中处于不利一方的商品,再生产会遇到困难,形成提升价格的动力和要求;而在不等价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商品,则极力维护既定的价格体系以保持自己的优越地位。这样,就使再生产面临困难的部门难以通过价格变动摆脱困境。可见,因为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价值基础的变化,价值规律难以再通过价格的变动使部门间恢复劳动的平衡,并且,“看不见的手”在不断地加剧部门间的不平衡。当前国民经济中基础产品、农产品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与服务的生产正是处于不等价交换中的劣势一方,它们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在以商品为货币价值基础的情况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反映。

在现实经济中,并非价格不能变动,科技创新形成的新产品达到成熟期后价格也会回落到与价值相吻合的程度。但是,对于大量非基础性的产品来说,使用价值变动的空间大、范围广,因而创新余地大。所以,这些部门更易于通过不断地创新产品以摆脱价格回落带来的利润减少,使其经常处于“创新”所带来的“高附加值”的位置。而基础性产品,一般来说使用价值改变的余地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难度都很大。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赋予的基本生活品购买力的收入性质——劳动力价值——决定了这些产品价格上浮难度大,所以经济中不等价交换的情况得以被保持和扩大。这就是信用货币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产生的特有矛盾。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由于价格调节的方向发生变化,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必须借助国家的作用,通过税收、补贴等途径加以实现,这些手段又需要恰当的政策以及对政策的恰当贯彻加以体现。

四、货币价值基础的变化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以上是依据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原则,对价值现象以及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所作的探讨。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来说,货币价值基础的变化还有着特有的内容和经济后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世界货币失去了合理的价值基础,为金融垄断资本以金融手段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了条件,导致20世纪最后20多年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虚拟化,以至于在世界上接连引发金融危机,最终于2008年爆发了堪比1930年代大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

二次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确立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凭借战争带来的优越地位和雄厚实力,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使美元与其他各国货币之间、其他各国货币之间形成相对固定的汇价。同时,美国承担着维持美元价值的责任,承诺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按照35美元1盎司黄金的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但是,美元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一开始就带有许多内在的矛盾,除了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以外,美元既作为美国国内货币又充当世界货币,必然面临美国国内经济政策与美元在世界上承担的责任之间的矛盾。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除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美国贸易逆差以外,19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在国内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也是重要原因。

二次战后,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日益加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为主要的政策手段。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会通过货币发行量的变动最终发生作用。在美国,基础货币的发行是以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及其利息作抵押的,即联邦储备通过购买财政部债券将货币发行出去,而财政部发行债券的活动又是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来使用的。从而货币的价值基础不仅与劳动无关,而且与商品使用价值数量无关。这样,就使商品的价格体系进一步脱离劳动的基础,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技术变动所引起的商品数量和商品结构的变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与黄金脱钩后的美元更是纯粹的价值符号。由于它的发行根本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无关,也与商品使用价值无关,使货币反映的价值体系运动与价值规律的要求更加疏远。美元性质的变化使资本主义在1970年代以后走上了金融化的道路,金融垄断资本愈益通过“金融创新”开发价值增值的途径。恩格斯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要不先变为资本,变为剥削人的劳动力的工具,就不能发挥作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资本属性的必然性,像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今天,金融垄断资本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垄断社会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只有在金融资本不断获利的情况下,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地作为社会财富的生产手段使用。而金融垄断资本为了价值增值所做的“金融创新”及其形成的大量虚拟资产必须有充分的货币资金注入才能盈利。这样,经济中的货币需要量就超出了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数量界限。为了维护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不断地增发货币,推动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种虚拟资产价格上涨成为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资本主义政府的政策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美联储十余次降息以支撑资本市场价格。这样,金融垄断资本就可以通过虚拟资产的价格上涨牟取垄断利润。美国还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用没有劳动和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基础的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物质产品,通过剥削别国人民的剩余产品以维持自身的物质需要,并且,进一步把虚拟资产推给其他国家,使自己走上金融化价值增值的道路。

世界货币这一变化带来了所谓世界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了世界货币体系、世界价格体系的不规则变动。其中,重要的战略物资,如石油、

粮食等价格几十年来持续上涨,形成了世界性通货膨胀,给其他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困难。缺乏合理价值基础的美元超量发行,金融垄断资本的金融化增值不仅造成世界生产体系的紊乱与不合理,而且最终也会因实体经济支撑乏力而使金融化增值道路终结。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直接诱因是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引发金融资本债务链断裂,但本质上是货币脱离了合理的价值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变化多端的价值现象归根到底都是货币脱离合理的价值基础所引发的不利结果。

价值规律“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在世界货币缺乏合理的价值基础的情况下,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则是通过价格体系紊乱引起生产停滞表现的。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说明,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仍然是支配社会经济的深层规律。

五、几点结论

上面从理论上说明了在使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价值运动的规律及表现出来的现象。阐明这些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1.可以使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更加明确。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没有科学的价值理论,经济理论很难做到科学严谨。通过对货币性质的分析,使劳动价值论与现实价值现象实现了逻辑上的联系,这就为政治经济学以其特有的思想方法与理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奠定了坚实的价值理论基础。

2.对这一问题的说明,有利于对经济增长的合理解释。经济增长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热门领域,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但是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容却很少提及。人们极力说明怎样实现增长,哪些因素促进增长,但是,对于增长的是什么,却很少说明。根据以上对劳动价值论与现实价值现象关系的说明,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观察到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经济中技术基础变化在价值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变化可能代表着物质产品的增加,也可能不代表物质产品的增加,而仅仅是反映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3.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技术进步相对缓慢的部门。必须看到技术进步不只带来本部门的变化,技术进步在直接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在削弱那些技术进步缓慢的部门的再生产能力。如果后者是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的话,需要有恰当的政策协调技术变化迅速的部门与技术变化缓慢的部门之间的关系。

4.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合理的世界货币体系促进不同国家劳动的合理交换是使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合理的货币体系只有在摆脱了金融垄断资本的狭隘利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金融垄断资本狭隘利润的支配下,资本主义货币手段的特有规则,使得价值规律会以特有的金融危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表明,作为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是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有力工具,它对于全面分析社会经济的运行有着强大的解释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论证工人阶级获得全部劳动产品的合理性。

(责任编辑:张琦)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后金融危机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研究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