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敏
摘 要: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造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心情动情,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中,并用各种丰富的音乐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外化的情绪总能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并借此将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情感 审美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项以审美为核心的塑造“人”的大工程。情感是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感受的动力与中介。音乐教育家丰子恺说过:“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的确,它不仅为人们的听觉感官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无与伦比的音乐音响,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但是音乐的这种情感美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虚无缥缈的;也不是脱离人类思想感情的单纯的听觉美,它是人类自身情感的写照,有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历史等内涵。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中情感并不仅仅体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丰富。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懂得选择能够传达好情感的音乐作品,并且架起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学生之间的桥梁,确保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特定情感。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二胡这件乐器所演奏出的优美旋律自身带来的形态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作品所反映的作者阿炳内心的悲怨与凄凉、抗争与向往。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到这些,那一刻,他们一定是一群善良、有爱心,而且具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幸福的人。由此可见,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音乐的情感美对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学习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课堂产生一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中感受美、体验美。那么,理论如何附着于实践?小学音乐教师怎样科学利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活动呢?
1.情境创设,情感激发
有人说:“心境是由情境引起的。”细细体会,确有其道理。比如在狂欢的无比热闹的气氛中,再没有情绪的人也会随着其他人的舞动而慢慢放松自己,进而逐渐敞开心扉。正因为这种从众心理的存在,多少年来,情境教学法一直受大家的认可。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造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以情动情,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中,并用各种丰富的音乐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讲故事、欣赏图片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教学环境布置等。例如:有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时,一位教师首先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并随手在地上摆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绿色呼啦圈代表荷叶,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大荷花池,接着用彩色椅子搭建起一个家,再给小朋友分发小青蛙头饰,让学生在玩“小青蛙找家”的游戏中学会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活泼的音乐情绪。不同的心境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当孩子们把自己都当作小青蛙的时候,他们就将小青蛙活泼可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较强,因此创设情境的方式应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如诗歌、舞蹈、影视作品或一些课外教材,创设一种合理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同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交流,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内心深处的体验。我在教学《游击队歌》时,由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学生无法理解作品内涵,唱起来歌声空洞而又苍白。于是,我先让学生静心聆听悲愤低沉的《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教室一片寂静,学生似乎都在思索。这时,我再次弹起《游击队之歌》,此时此刻,学生的歌声中充溢着愤怒、反抗、激昂的情绪和情感。
2.情绪渲染,情感传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互相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外化的情绪总能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并借此更好地将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上,教师希望学生高兴,自己应先心情愉悦;希望学生热情,自己应先激情四溢,希望学生安静,自己应先心境平和,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渲染、情感传递的过程。
教师外化的情绪主要表现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其中生动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动作,是最能感染学生的。例如,一位教师上音乐欣赏课《走进西藏》,让学生静静聆听完高亢激越的《青藏高原》之后,他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开始了一段无比精彩的导言:“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早已跨过时空,飞向千里之外的我们。它引导我们飞过高原,飞过雪山,到达美丽神奇的西藏。”可以想象教师专注的眼神,投入的表情,以及这一番深情并茂的语言,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将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学生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教师身上,充满了期盼与向往。
3.情感定位,避免误区
音乐如诗,音乐如画,音乐本身就是美的艺术。音乐对于人们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心灵的净化,是音乐教育的无穷魅力所在。因此,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实践证明,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有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