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2009-07-23 02:58
黑河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人生观励志心理

赵 博

近年来,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伴随高校收费制度的建立,折射到校园,产生了一批特殊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由于心理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焦虑、内向封闭等心理。掌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励志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榜样激励等手段,并结合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期达到思想转变和觉悟提高的目的。可是由于部分理论过于深奥或者一些方法过于保守,教育效果难以达到最佳。而励志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本身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善于自我教育。它的核心是积极导向,即通过具体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比如,每个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怎样才会更好地与人相处;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培养班级团队精神;如何处理好学习与恋爱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励志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和人的潜能的信任,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自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一致的理想信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信心,自觉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对国家的高度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德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励志教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励志教育是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需要

综合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其面对的各种压力,除应给予其经济援助之外,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其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最有效的办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突破传统的说教方式,用生活中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实例,激起贫困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明确奋斗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贫困大学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时,挖掘贫困大学生的闪光点就成了励志的关键。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优点,找到实施教育的切入点,随时捕捉甚至是创造一种欣赏与赏识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树立真正的自信。针对贫困大学生身上存在的自卑、抑郁、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教师可通过励志教育中的集体生活,对他们进行学习与人际交往的训练,并且提供机会让贫困生去担任职务、组织活动,及时给予认可与奖励,强化他们的信心。在通过励志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体验生活的意义,适当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并尽快适应。在励志的实践中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把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参与竞争的决心和争取成功的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克服自卑、依赖、焦虑、抑郁、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争做生活的强者。

三、加强励志教育是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分子,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有共同的方面,如富有才华、坦白直率、独立性强等。但由于生活环境及生存的压力等原因,使一些贫困大学生在人格上往往表现出@不足。因此,通过励志教育重塑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励志教育通过系统全面的理论传授,能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人生观。他们一旦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会有明确的方向、顽强的斗志,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主观世界也会得到改造,人格因素也会健康地发展。其次,励志教育采取具体的人文关怀,不仅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物质激励,并且在心理上加以关怀和引导,使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学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颁发贫困奖学金、助学贷款等,都大大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不为经济问题所累,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师生的关怀和温暖,会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关注,封闭的内心世界会逐渐丰富起来。

四、加强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具有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和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才能有所成就。美国心理学家成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可见,适当的鼓励、赞赏和肯定,会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针对他们的特点,逐步建立起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系统,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贫困学生的特点,逐步实施,循序渐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外部支撑环境,并最终通过各种活动对其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成功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做到先“立志”,后“励志”。因此,高校应在传授文化课的同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与法纪等如何做人的励志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贫困大学生才能发展自己,增强就业竞争力,适应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需求。

由于贫困大学生及其家庭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从而给他们带来心理方面的变化,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而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校园及社会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敏感的心理极易受到伤害,认为社会不公,或受到了歧视,以致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充满抱怨,甚至产生某些过激想法,若不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很可能会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切实地进行好励志教育,才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确保贫困大学生向着成功成才的方向前进,确保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责任编辑付淑霞)

猜你喜欢
人生观励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心理感受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生活励志
“差钱”也演“励志”剧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