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平
【摘 要】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既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的特征,注重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必须遵循外语习得规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本研究证明,采用形式聚焦教学方法,以外贸英语项目课程为实施框架,能有效地将语言教学融于项目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语用能力,提高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复杂性。
【关键词】形式聚焦 高职《外贸英语函电》 项目教学
一、引言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一门融国际贸易业务与英语为一体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ESP课程,涉及到外贸的各个环节。该课程主要是针对外贸易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学习者掌握其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提高外贸业务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该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从理论出发去熟悉函电写作,而是通过具体操作去熟悉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目标是训练一批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毕业上岗后短期内便能参加实际业务工作,能够洽谈业务,又能撰写函电的外贸人才。显然单纯依靠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方面是外贸函电本身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语言课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高职学生的智能类型,职业属性及相应的高职课程特征所决定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理论和高职课程教学理论的有机融合是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改革的合理途径。
本文旨在将目前国外流行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即形式聚焦教学方法与高职课程项目教学法实现融合,以实现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达到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高职项目教学和形式聚焦教学
1.高职《外贸英语函电》的“项目”特征及其教学原则
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智能类型和职业属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高职教育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课程是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高职课程的本质属性。(姜大源, 2005)高职《外贸英语函电》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ESP课程,也正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或项目所组成的,模拟进出口贸易情景,并按照外贸工作程序对学习项目进行序化和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该课程强调完成工作任务、写出外贸函电以沟通客户本身的价值,强调在具体工作任务和典型产品相结合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程知识,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所以说这是一门以英语语言输出为目标的ESP课程,同时也是基于工作任务和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由于高职外贸英语函电兼有英语语言课程的特点和高职项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形式聚焦教学方法及其实施框架
形式聚焦教学法,即forcus-on-form教学方法,最先由Long (1988)提出,国内也有将其翻译为“重形式教学”、“聚焦于形式教学”等,是近年来国外较流行的折中教学法,指在交际背景中通过对有关语言形式的注意,以促进中介语的内化,加速外语学习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形式聚焦所强调语言能力(理论知识)和语用能力(实践知识)的习得要在交际任务的驱动下,在近似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际互动学生主动建构元语言知识和发展语用能力,教师在学生发生交际障碍时通过协商和反馈等途径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意识地引到语言形式上,使学习者在意义交流的前提下根据交际的需求注意语言形式,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形式聚焦”教学强调“建构优先”的原则,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对形式的注意必须置于完全以意义或交际为主的教学框架之中,并且应该根据交际需求的反应对伴随出现的形式给予注意,而不能在事先对形式有所计划和选择,对形式的处理应该是短暂和非显著的;强调情景性和任务驱动原则以及学习目标的定向性:只有学生在只有在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学习目标,并获得与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是成功的;强调“行动导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与行动相关联的,教育在此意义上是基于行动的过程;强调交际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和协作贯穿每一个项目教学过程。
高职《外贸英语函电》项目课程中,涉及外贸业务各个环节的项目是该课程的载体,提供了实施该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然而《外贸英语函电》毕竟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兼有语言课的特征,教学中必须遵循外语习得规律,采用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的融于项目教学之中,方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尝试将近年来国外较流行的二语习得理论,即形式聚焦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
三、形式聚焦教学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践中的实施
Long (1988)认为只有把形式聚焦教学纳入到注重意义的交际背景中, 形式聚焦教学才会对习得产生最显著的作用。项目教学教学恰恰可以满足实施形式聚焦教学的这一前提条件。高职外贸英语函电项目教学由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各种项目任务构成,任务可以是使用语言来完成一项活动或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把交际任务作为分析单位,通过完成一系列以意义交流为前提,兼顾语言形式的交际任务,给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接触目的语和目的语产出的机会。更为重要是通过交际双方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类型的意义协商,使学习者在意义交流的前提下根据交际的需求注意语言形式,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下面分析形式聚焦教学在高职外贸英语函电项目教学框架下的具体实施。由于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中,教学模式虽不同,但项目教学实施的程序基本相同,分以下四步:1.明确项目任务阶段
在明确项目任务阶段,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提出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条件。掌握外贸英语函电是拓展外经贸业务培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而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英语技能就是阶段项目任务或子项目任务。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可以通过用目的语介绍任务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目的等手段向学习者提供接触目的语的机会或通过案例示范,以便对项目任务全面进行了解,更好地指导学生。
2.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需参与教学全过程,先收集信息,再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制定好计划后,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者通过相互讨论或小组讨论,可以接触到来自同学的经过意义协商调节后的可理解性输入。另一方面,由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可以通过意义协商对输入进行调节,可以使学习者注意到其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距,从而引起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促使习得的发生。由于交际任务是在同一班彼此熟悉的对子或小组讨论中进行,教师不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干涉,学习者的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对意义的表达上,可以提高表达的流利性。
3.项目展示和评估阶段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 要进行作品展示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教师对学习者即将进行的公开报告在内容上的建议和形式上的要求,学习者的公开报告,教师对报告的即时评论,各种形式的意义协商以及报告后教师给学习者提供的供他们进行比较的类似报告的文本和录音等都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可理解性输入的机会。在目的语的输出方面,在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和结果时,学习者使用的是精心准备过的语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对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提高了。
4.语言聚焦阶段:课后练习等语言实践项目
学生自然地被吸引到注意到教师提供的任务中新的语言形式,并尝试将这些新的语言形式应用到下一轮的任务语言中,从而提高表达的复杂性。可见,项目教学在其所有的教学环节中都给学习者提供了接触以意义交流为主的目的语输入和输出。
四、结语
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是基于工作任务和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以英语语言输出为主要目标的ESP课程。教学中既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的特征,注重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必须遵循外语习得规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Long, M. 1988.“Instructed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In L. Beebe (ed.).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Rowley, MA: Newbury House .
[2]Schmidt. 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2).
[3]张一平.“Focus-on-form”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4]姜大源.指导优先原则与建构优先原则的特征及其融合——关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思辨[J].职教通讯,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