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语言观的影响,语言一直被视作用来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这种语言工具论对第二语言的教学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往往只重视语言系统内部规则的教学,而忽略对系统之外的其他制约因素的研究,使得掌握了语言工具的学习者,在使用工具时却束手无策。本文旨在通过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阐述,摆脱传统语言工具论的束缚,从而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以语言文化观为指导,建立更有效的文化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解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任何社会的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和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离开了文化的语言就失去意义,离开了语言的文化也就无法交流与发展。另外,它不是自成一体、孤立存在的,它扎根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一定的语言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
(一)萨丕尔·沃夫假说
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夫的语言世界观阐释——“萨丕尔·沃夫假说”,很好地说明了这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语言的结构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即决定他们的文化特点。从历史角度看,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有了语言,人们才能够相互协作,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正是通过语言,特别是语言的书面形式,人们才能够把知识经验积累起来,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发展,也正是文化上的这种进步,才使人类社会、人类生存的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样,作为文化的反映形式,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二)不同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
它对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首先表现在它给词语涂上一层社会文化色彩,使词除具有字面意义外,还有它的内涵意义。一个词的字面意义可以借助词典来确定,但词的内涵意义只能靠挖掘词所依据的文化因素。
(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造成了不同语言表达结构上的差异
由于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认为通过道德修养,方能彻悟宇宙的“真机”,因此形成“心的文化”。中国的“心的文化”所形成的语言就是分合,重心理,少于形式变化。从汉字本身来看,就具有诱发联想,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功能。而英语由于文化的外倾性,形成了曲折型语言,构词方式以派生为主,句法是以动词为核心,通过扩充句子成分来实现句子的复杂化。
(四)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HC和LC文化模式理论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HC文化模式,即强交际环境文化,其言语中所包含的信息很少,大量信息存在于交际环境之中。中国以及不少东方国家的文化便是这样,由于人们具有历史和传统的同源关系,都受到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在进行交际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含蓄、间接的相关信息,表达也趋于温和婉转。而LC文化模式,即弱交际环境文化,与HC文化相反,大量信息包含或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倾向于直截了当表明自己的观点。西方文化就属于LC文化模式。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第二语言教学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教学,全面的第二语言教学应包括外国语言教学和外国文化教学。因此,作为语言教师,就不能脱离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而应把文化知识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离开了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所以外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即渗入语言文化观。
二、文化与第二语言教学
(一)文化教学对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意义
Claire Kramsch认为: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不但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他指出如果人们把语言看作是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那么文化就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韩礼德把语法称作是“人类经历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experience )”,称语篇是“社会交往的语言形式( the linguistic formof social interaction )”,从而把文化固定在语法、词汇及隐喻中。海姆斯也认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何种语体和语言形式,怎样用适当方式表示客气、友好等。由此可见,在交际过程中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懂对方的文化,再恰当的词汇、再优美的语言、再规范的语法都不可能被对方接受。
美国著名语言学教授Finocchiaro认为:“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和识别能力。”她还提出:“应该把语音、语法、文化与词汇列为外语教学的四个基本内容;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四种语言能力加上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要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外语交际能力,仅仅教会学生一套机械的语法规则和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徒劳无功的,在教外语的同时向学生传授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是培养外语人才的关键步骤。
(二)文化教学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制度等等。教学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本着实用性的原则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与语言教学内容及日常交际主要方面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详细讲解。
2、阶段性原则。由于文化教学须渗透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不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水平、文化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文化教学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由浅入深,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从日常交际层面上的中西方差异及具体表现到有关词、习语、篇章所涉及的文化内涵,最终深入到以心理、观念的形式保存在风俗、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规范、政治法律制度等之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3、融合性原则。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融合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教学是对语言教学的补充和强化。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并不排除必要的专门的文化讲授。在目的语的学习中,母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对目的语的学习有阻碍作用,同时也会有促进作用。将母语文化融入到目的语文化的教学中,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三)文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1、地域文化兼并模式。这种传统和经典的教学模式是在外语教学的课程中增添明晰化的文化教学内容。此模式受人类学的影响,教学的范围由外国文学、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扩展到外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风俗。“地域学”的跨学科学习也是此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教学基本上是将文化作为知识来处理。语言与文化的教学通过兼并的方式得到实施。
2、模拟交际实践融合模式。这是由交际教学盛行于世、进而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是通过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融合起来的做法。文化教学的内容范围集中在文化的社会层面,传统的文学和历史、地理的位置受到挑战。此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将文化作为行为来处理。通过强调交际情景中的语言使用,语言和文化的教学以融合的方式得到实现。
3、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模式。这种新兴的第三种模式启动于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进展。这种模式兼取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从而创造了互动的局面。跨文化的交际与互动导致学习者向第三位置发展,突破了由积累支离破碎的知识或者由一种行为规范向另一种行为规范妥协的局限,将学习者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创造能力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教学的范围包括了本民族文化和目的文化,教学上则把文化当作意义来处理,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话语分析、文化对话来进行教和学。
(四)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1、系统传授法。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目的语国家的概况、历史、文学等课程,系统传授知识文化,力求使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一个系统的全景式的印象;也可请专家就某一主题做系列讲座,阐释某一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2、文化渗透法。即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针对语言教学中涉及到的具体的文化风俗、习语、典故、史实等不失时机地添加文化注解,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语言与文化教学相互促进。
3、差异比较法。由于文化现象多是隐含的,往往使学习者“习焉不察”,只有通过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方能显出其差异性,也可使学习者更加注意这些差异,从而在跨文化交际时主动适应目的语文化,减少交际障碍。
4、交际实践法。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量实践的结果,而绝不是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简单相加。教师应引导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外籍教师,多阅读目的语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多欣赏原版电影、电视、录像片,留心去积累相关文化信息。有意识地使学习者真实接触和直观感受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氛围,对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正如中国修辞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所言:“在语言教学中,把语言体系本身蕴涵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俗语义教给学生至关重要,这样就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信息差,增进互相理解,才算真正掌握了一门外语。” 因此,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手段,文化是目的,通过语言讲授文化是开放社会和文化多元化条件下语言教师面对的挑战和责任。在由语言和文化构筑的对话平台上,语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指挥者,更是促进学生文化能力的导演;既要讲授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更要讲解不同文化的发展、变迁、适应和交融。这就要求语言教师树立科学的语言观,以语言文化观指导第二语言教学,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兼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真正实现畅通无阻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2]Sapir,Edward.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Speech,New York:Harcourt,Brace & Co.1921.
[3]Hall,E.Beyond Culture[M].NY:Doubleday,1976.
[4]赵贤洲.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7]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李强.文化多样性和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周雯思,女,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07级研究生,翻译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