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辅导的任务

2009-07-22 03:35程力耘
群文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对象辅导动作

程力耘

群众文化辅导的任务是辅导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辅导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是各种辅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也是衡量辅导质量和辅导效果的重要依据。辅导的内容是由辅导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决定的。体现为辅导工作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一、思想品德的辅导任务

(一)政治思想的辅导,主要是解决辅导对象的认识、立场和世界观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施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的教育。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培养辅导对象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最终目的是培养辅导对象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这是辅导活动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从事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非常高尚的受人尊重和欢迎的社会活动。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迎合低级趣味,随波逐流,扭曲人格和自己的文化才能,就会消沉,放任,为一时挫折而沮丧,失去对事业的信心和对文化创造的追求和勇气。通过辅导活动,让辅导对象在一种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中建立起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使自己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合格人才。

(二)伦理方面的辅导

伦理方面的辅导,主要是培养辅导对象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和重视的一项全民教育。正是因为它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又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党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后,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营造祛邪扶正、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这项全民教育是全社会的行为,范围广、时间长,所以说也就更适应于群众文化辅导活动。辅导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努力培养辅导对象的一种内在的自觉性,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人际关系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把对高尚道德品质的仰慕变成他们发自内心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追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是要努力地塑造美好的心灵。诸如尊重别人、胸襟坦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正直善良、无私奉献等品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等所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群众文化辅导中予以实施。使辅导对象具备高尚的优秀品质,充实而广阔的精神世界,这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都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修养方面的辅导

政治思想的辅导、伦理方面的辅导,虽然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但它们不能代替群众文化辅导的任务。因为群众文化辅导除了承担社会的共同任务外,还具备与直接目的相联系的特殊任务,这就是培育辅导对象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指辅导对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个人心理和行为的自我锻炼、培养和陶冶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文化知识、技能和才能。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创造过程,参与者必须要以一定的文化修养作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去审美或达到较高的审美境界。辅导为文化修养的锻炼提供了条件,而且特别能够培养文化修养的能力和品质。但文化修养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必须持之以恒,终生努力。文化修养对于辅导对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有正当的审美趣味,才能自觉地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并在创造和享受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去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现实,而且还会不断地去创造美的生活。总而言之,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对个人对社会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化技能的辅导任务

文化技能,是指人从事某项文化艺术审美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正因为是文化技能,所以是包含着智力活动技能和操作活动技能两个方面。智力活动技能是属于人的大脑的,必须通过操作活动才能够表现出来,应该说是审美操作活动。它对于文化技能的发展具有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创造性审美就更是如此。操作活动技能是培养辅导对象掌握技术、技巧的能力,顺利地完成某项文化审美创造活动的熟练的行为方式。

对群众文化技能的辅导,首先要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对象,在看、听、想的同时也就是文化艺术的审美操作或制作的行为,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在自我表演、自我创造、自我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就是培养辅导对象的主动性。其次,就是实践性。文化技能只有在审美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训练才能够逐步地培养起来。比如说对某一艺术门类非常喜爱,但不掌握其技术与技巧,那么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文化审美活动,更不可能有高度的文化审美才能。掌握技能就必须亲身实践,长期实践就必定会提高技能。文化技能的辅导,必须要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进行。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艺术门类,需要不同的物质材料。如绘画书法艺术,则需要笔、墨、纸、砚和颜料等。帮助辅导对象熟悉和掌握这些物质材料,正是文化技能辅导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要使辅导对象掌握一定的活动内容所使用的工具。如绘画书法使用的笔、音乐演奏使用的乐器、摄影艺术所使用的照相机、摄像机,等等。而最重要的则是使辅导对象掌握创作的规律和技巧。不同门类的艺术审美活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和技巧,需要辅导对象不断地去钻研才能够掌握和提高。在实施文化技能的辅导活动中,要培养辅导对象的兴趣。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没有任何强迫的因素。所以,参加与不参加恰恰是人的兴趣所致。由于辅导对象文化素质的不同,兴趣在他们身上的反映也就不同。有的人可能因为操作过难而望而止步,有的人可能因为操作过俗而望而生厌。因为一开始他们是因为有兴趣才主动接受辅导的,而这种兴趣又并非是牢固的、持久的。当辅导对象生厌生烦之际,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最重要。兴趣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辅导的深入而深入,随着辅导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培养兴趣阶段,最能激发兴趣的应该是通过辅导活动让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满足的感觉和自信心。这就要求在辅导内容的安排上,辅导形式的选择上都要适合辅导对象的需要,通过辅导内容使辅导对象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技能,提高了审美鉴赏力。只有这样,兴趣才能巩固和深化。

操作训练是提高文化技能实质性的训练阶段,也是文化技能辅导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是一个漫长、机械、枯燥、乏味的学习进程。对辅导者和辅导对象来说,都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约束力。一个动作和一个节目的反复训练,都需要辅导者和辅导对象的较大的忍耐力。要提高文化技能,这个过程是省略不掉的,但可以遵循规律,讲究方法,争取事半功倍。首先,辅导者对辅导对象所做的示范动作必须准确,决不能含糊。因为这是辅导对象模仿的范例,是形成动作定型的样象,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来源,动作速度必须适中,轻重缓急,举止清晰。其次,是动作要领的讲解要准确。提示辅导对象观察动作的要领和分析动作的结构,提高辅导对象在模仿过程中的理解力。指导辅导对象在操作训练过程中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动作。在辅导者的示范过程中,要采取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帮助辅导对象了解动作的全貌和分解的技术要求。在实际辅导中,有些辅导对象对整体动作中的某一个环节总是不顺或不准确,这时,辅导者就应该把整体动作分解开来,按照动作形成的顺序、轻重、难易等一点一点地讲解清楚、示范清楚。让辅导对象清晰地察觉到动作的结构和重点特点。这种常见的“毛病”主要是出现在过渡动作中。因此,分解辅导的主要内容也常常是在过渡动作中。在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技巧,辅导对象掌握了基本技巧之后,也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表现能力。这种技巧的积累,还需要长期的锻炼,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才能形成和发展。以上各主要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相互作用。辅导对象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作用下,在掌握文化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激活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创造才能。

猜你喜欢
对象辅导动作
登鹳雀楼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下一个动作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