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闻天
学校管理不仅是一种手段,一种制度,更应该是一种文化。学校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管理者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因此,学校需要构建适合各种制度运行的管理平台。
一、让“爱”的春风拂遍校园每一个角落
“爱”是教育之魂,学校管理之魂。在学校管理平台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对“爱”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1.爱是尊重
首先是对上级领导的尊重,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文件精神,用争先创优的意识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摆正自己的位置,科学处理“自上而下”管理和“自下而上”管理的关系。其次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尊重。始终坚持民主与集中的原则,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用宽广的胸襟、信任的态度对待对方。再次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文明礼仪教育是我们礼嘉中心小学常规教育的重中之重,彬彬有礼是我们对学生的起码要求。
2.爱是理解
学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关系,而是选择哪一种方法更优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得罪人是难免的,特别是涉及调动、评优等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在这种两难情况下,我们强调“换位思考”,倡导“理解万岁”。我校有一位家住雪堰的老师要求调走,他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又是学校创建“书法特色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还是信息技术专长者。而我们礼嘉中心小学近几年师资严重不足,每年都请近十位代课教师。放还是不放?我们想到的是这位教师的实际困难和机遇的来之不易,想到的是应为这位教师的终身发展着想,想到的是这位教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在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因此决定放行。这样做,管理更具有人文关怀。
3.爱是奉献
奉献给人带来快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奉献的辩证法,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校长要奉献给教师思想,要奉献给教师学识,要奉献给教师精神。一个奉献的校长一定能影响一个奉献的教师群体。“5•12”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校红十字会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了“爱心系灾民,领巾献真情”——向受灾地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师生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顷刻之间,捐款35000多元,唱响了一曲爱的赞歌。还有,每年向武进区特殊学校残疾儿童捐款,给身边困难学生以资助与心灵关怀,让我们懂得了爱就是这么伟大,又是这么平凡,它就根植在礼嘉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心中。
二、让“法”的意识根植于每一位师生心中
“法”即法则,它的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强化“法”的观念,使全校师生人人心中有“法”,这是学校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
1.拓宽“法”的面
“知法”是“守法”的先决条件。从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我们有选择地对全体师生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教师分层次、有重点地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组织教师收看警示教育片,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请相关专家来校作法制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学习校内规章制度,如《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嘉中心小学一日常规》《学校红十字会规则》等,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2.加深“法”的度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校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一直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例如在制度初定阶段,为了激起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热情,教师个人发表文章或获奖可以获得较高的奖励金额,还可以在优秀级部的评比中发挥较大作用,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把它作为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的条件,相当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地把精力和时间花到写文章上,而花在教学上的时间相对少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时作出调整,对在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老师奖励幅度大大增加。一成不变是学校高效管理的大忌,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使师生既知“法”,又知“法”之变化,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3.彰显“法”的严
严而有格。“法”的意识根植于师生心中是否牢固,关键看执法是否严格,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维护“法”的严肃性,不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去违“法”。在前几个学期,学校一位教师出于对学生的严格而做出了有损教师形象的事,学校领导按照学校目标管理条例,果断作出了处理决定。虽然这位教师请了相关领导进行说情,但是学校在肯定这位教师平时工作的同时,更郑重地指出在学校制度没有改变之前,这个结果不能变,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的决定让这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违反了职业道德就应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同时也给其他教师起到了警示作用。有了“法”,就要按规矩办,全校师生才会心中有法,遵纪守法。
三、让“学”的风气带动学校每一次进步
终身教育的理念在人们心中不断深入,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也成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学”的风气会凝聚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给学校管理注入生命的活力。
1.带好头,校长是首席学习官
第一,教师是学习的个体,学校领导是否率先成为学习者至关重要。“其身正,不令而从”,领导带头学习,不仅可以在校内形成学的“磁场”,影响教师的学习态度,而且也能正确引导教师的学习方向。第二,领导的办学思想必须具备前瞻性、可行性、持久性、发展性,应当令师生乐意接受,真正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美好愿景。第三,领导不是万能的,学校管理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和困难,当这些问题和困难不能用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去解决时,那么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肯定来自于领导持续的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领导应该而且也必须当好“首席学习官”。平时校级领导外出学习看到一些好的教育专著总要买回来互相传阅,努力构建学校丰厚的学习文化,致力于广大师生员工内心信念和创新精神的确立和培养。
2.起好步,校长是制度设计师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让教师有“学习的规则”。领导作为一系列制度的设计师,应该考虑以下问题:学习制度能否唤醒教师自我学习的意识;学习制度能否让教师挤出时间来学习;学习制度能否让教师顺利地进行学习。
一是“教研一体制”。这是目前校园中普遍实施的一种学习制度,它能较好地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把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这种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自我反思的力度和教研组共享智慧的程度。教师有没有关注自身的教学实际?有没有作为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所以和他人积极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又成为这一制度的核心要素。
二是“培训开放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成了教师培训的热门话题,但大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培训“痛并不快乐”。强制性、一刀切的培训游离于教师的精神世界之外,不能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培训开放可以从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考虑,培训者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提供培训菜单,让教师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点、问题困惑进行选择,由培训者根据教师的意愿组织培训学习。
三是“学术沙龙制”。这种学习的形式比较时髦,但集中时间进行全员参与比较困难。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网上论坛,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争鸣话题进行讨论,让教师无拘无束地进行合作交流、质疑批判。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动下,老师的学习热情高了,校园的学习风气浓了,领导管理的品位也就高了。
3.抓好点,校长是成功激励者
学校的管理就是要让教师有激情地工作,思想能充分得到交流并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校级领导要具有“能够激励别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成为教师工作热情迸发的成功激励者。我校教师在各类比赛中只要获得奖项,学校除了给予物质奖励外,还要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进行隆重的褒奖和颁奖。这种表扬既是对教师获得成功的总结,又表达了对他们永不言败和刻苦钻研精神的钦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