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红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单纯的针刺对肩部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对功能障碍活动度的改善效果不显。笔者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用电针配合关节松动术与单纯电针组对照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均来自理疗科门诊病例。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54.7岁;疗程最短3 d,最长300 d。平均123 d。对照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4岁,平均55岁;疗程最短7 d,最长300 d,平均119 d。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和全国第二届肩关节周围炎学术研讨会判定的诊断标准。
1.2.1 症状 (1)年龄40~75岁。(2)缓慢发病,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3)上肢功能障碍,上举、外展及肩部旋转功能受限,其中以外旋受限为主。(4)日常生活动作受限,梳头、穿衣、束带、举臂、掏裤兜等动作均困难。
1.2.2 体征 (1)压痛广泛:肩前方、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附着处、肩胛骨上角;肩胛间等均有压痛。(2)关节僵硬: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上举均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3)肌肉萎缩: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可有萎缩。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肩周炎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疾患,年龄40~75岁,病程半年以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1)电针治疗: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天宗、臂臑、风池、条口、阳陵泉、局部阿是穴为主穴,配以患侧小海、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中渚、后溪。操作方法:受试者俯卧位,针灸医师按临床治疗常规消毒皮肤,依照上述治疗方案,用0.3 mm×(40~50) mm不锈钢毫针,直刺25~40 mm,每穴行提插捻转手法10 s,达到针刺得气效应,即医者感觉针下沉紧,患者感觉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其后于针柄上接6805-A电针仪输出导线,选择疏密波,频率15/100Hz刺激强度以受试者能够耐受为度,通电时间20 min。
(2)关节松动术: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障碍,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然后再让患者主动活动肩关节到最大活动范围。
1.4.2 对照组 单纯应用电针疗法,取穴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1.5 疗效观察
1.5.1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1997年第3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
1.5.2 疼痛评定 肩部疼痛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依病人的主观感受采用划线记录法,O表示无疼痛,1~3表示轻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7~9表示重度疼痛,10表示难忍受。
1.5.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组间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经秩和检验,U=2.37,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见表2。
经配对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两组都有明显止痛作用,经t检验,治疗后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对照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著,甚至局部肌肉萎缩等。
肩周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称为“肩胛周痹”“漏肩风”“锁肩风”等,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肩部疾患,多因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或因外伤劳损复感风寒之邪而致气血瘀滞,经络闭阻,筋脉拘挛不通,不通则痛。若肩部经脉气血长期闭阻,筋失濡润,可致筋强筋结,使肩部关节活动受限。中医临床一般将其分为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
国外初步研究报道,肩周炎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在这个年龄段有2%~9%的患病率,女性较男性多见,左右手无明显差异,大约有10%的肩周炎患者在第1次发病的5年内对侧肩关节也会再次患肩周炎。肩周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一般肩痛在病程半年~1年时最重,1年半之后疼痛减轻,肩部活动受限在发病1年左右时最重,约持续1.5~2年而自行好转。
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非药物治疗已得到重视,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主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依据,循经取穴进行针刺治疗,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的作用,促进气血的流通,但关节功能活动改善效果不理想。疼痛→痉挛→粘连→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减小是肩周炎的病理变化过程,而关节松动术可缓解痉挛,使粘连解除,并能使其功能活动范围逐渐加大,进而对针刺镇痛疗效起到相加的作用,因此电针加关节松动术疗法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总体效果更优于对照组。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收稿日期:200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