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华
一梦五十载,骨肉情难断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使连接海峡两岸那片蔚蓝海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骨肉企盼团圆的阵阵暖风使住在北京牛街的马希桂50年长觉渐渐苏醒了。1982年春天,街坊老吕哥激动地告诉他:美国的杨小姐来信说你爹马明道依然健在,眼下在台湾政治大学当教授,还是个系主任呢,还不赶紧想法联系上。
在北京市文博系统埋头工作20多年、一向只知道搬起碾子砸磨盘——实打实地干活的马希桂,本来一沾枕头就着,一小时能睡60分钟。然而,这撩人心肺的新消息竟然搅得他再也睡不踏实了。
事因缘自半个世纪前的那次生离死别。那天,泪流满面的父亲马明道紧紧拥抱了结发妻子和刚刚一岁、正在咿呀学语的马希桂,毅然离家出走。他远赴土耳其留学,与后来任土耳其总统的埃夫伦还是同学呢。40年代末回国后,他只与时在南京苦苦等待的妻子打了个照面,留下些过日子钱,便又行色匆匆地出走了,此后便35年音讯皆无。
两岸漫长的对峙把马希桂胸中的思念与苦闷挤成了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内心深处。母亲带着3个孩子苦熬着要多难有多难,一气之下,在法院办了离婚手续。虽然难以摆脱由此带来的无可名状的苦闷和无形的政治压力,但老马一向积极要求进步,工作处处带头,组织上不仅对他十分信任,而且当骨干着力培养,并在1954年特意选派他到北京大学深造,专攻考古。他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博系统,仍然被当作台柱子,在众多有影响的重点项目中挑大梁。但一度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黑洞”的马希桂心里却很有些自知之明:自己虽在考古现场冲锋陷阵,每项工作绝没二话可说,到头来依然只是个小小的科长而已——说白了就是个高级“催巴儿”。谁让爹一猛子扎得没影了呢。马希桂自认不是做官的材料,从来不做那个乌纱帽梦。
然而,这又一次拱出来的破镜重圆梦可把他折腾苦了。早一天圆了与亲爹见面的梦可比什么都要紧啊。
既然有了准信儿,那就赶紧写封家书,拐个大弯托杨小姐转呈吧。老爸到底还认不认这个家和这个儿子呢?
七十岁变孩提,“铁帽子王”甩进太平洋
其实,海峡对岸的亲爹更加焦急万分。虽然他已在台湾再婚,继妻马马碧云,是白崇禧外甥女,育有二子。但年逾古稀的马明道与家人阔别数十载,音讯皆无,每时每刻无不牵肠挂肚。现在突然之间辗转接到亲生儿子写来的第一封家书,翻来覆去足足看了一百八十遍。每读一遍都被炽热的思乡情愫激动得老泪纵横,搅得彻夜难眠。
然而,老爷子暗自思忖:自己毕竟在“国防部二厅”当过几十年差儿,还扛过上校军衔呢。如今,他马明道虽然早已解甲从教,埋头学术,可“二厅”却是一顶永远无法甩掉的“铁帽子王”啊。大陆官方能够捐弃前嫌,敞开胸襟,欢迎游子返乡,并且来去自由吗?
更让老爷子揪心的是,岛内“戒严”尚未解除。此时此刻,私通大陆仍然能与“通匪”画等号,尤其是像他这样的“老二厅”,更是千万别去嘬那个“雷”。
然而,桑榆霞晚,人老思乡。70岁老人变成了老小孩儿,一挥手就把那顶“铁帽子王”扔进了太平洋。老爷子悄悄飞到香港,匆匆照了张快相,挥笔写就寥寥数语寄往大陆。不过他一再叮嘱只能由他“单线”寄书大陆。老爷子信上没留住址。大陆飞鸿只能暂时委屈地挤在他人信件中“夹带藏掖”,或由国外远亲代为转寄,迢迢万里,绕道美国或加拿大,“偷渡”上岛。
从此,海峡两岸每月都有书信往来。希桂吾儿、父之至爱、慈父手示、见字如面、如晤、如握……不孝儿敬禀、儿肺腑之言、泣血之语……来来往往的每个字都带着血泪呢。
双方一再急切地商议先行择期在香港会面。这一别就是50个春秋啊。一家人破镜重圆的脚步能不能再快点啊?海峡两岸做着同样的相思梦,也同样望穿秋水。青山遮不住,水流千遭归大海
喜讯很快从天而降,而且是市民委领导手攥批文主动来找他的,惊喜地说:上边知道底下实情,特意批给你800块港币路费,赶快择机成行吧。
单位领导也早就想在马希桂前头了,而且想得更周全,特意为他调了一套三居室新楼房,还帮他装上了在当时尚属稀罕的电话。
可是,“烧香”的碰上“佛爷”掉屁股。1985年春,马希桂应邀参加九龙清真大寺落成典礼,毅然飞赴香港。但他很快得知,由于两岸关系突遇寒流,台湾方面近期对出访香港严加控制。父亲不得不被迫取消赴港。父子俩只好在电话中倾诉时隔50年的衷肠了。
马希桂把父亲时隔50年的殷切关怀与深情问候一字不落地带回了北京,把企盼团聚的火燃得愈来愈旺了。
1986年“汪辜会谈”在海峡两岸荡起春风。1987年,台湾解除了对退役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的限制。迎着5月的鸟语花香,离别大陆近40载的马明道终于踏上了归乡之路。他低调返乡,提出在公开场合参加各项活动要“三不”:即大陆新闻单位不照相、不采访、不报道。大陆方面慨然允诺,一切主随客便。
5月25日晚21时,20多位至爱亲友赴首都机场迎接贵客返乡。老人一踏上故乡热土,顷刻之间就沉浸在撩人心肺的欢声泪颜之中,离情别绪就是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啊!白发苍苍的前妻早把几十年积攒的痛楚和那个“离”字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依旧一如既往,递衣送茶,同床共枕,凡事非亲自侍奉不可,决不许儿女插手。毕竟曾是连心连肺的结发夫妻啊。
马明道返乡立即成了北京乃至中国穆斯林界的一大新闻。礼拜寺内外、老街旧邻、亲朋故友、回族乡亲,同窗旧友,纷纷与这位离别5 0年的传奇式人物会见叙旧,共话两岸亲情。
我是牛街娃,永远不忘家
6月3日“主麻日”(星期五)那天,牛街礼拜寺穆斯林人如潮涌。马明道则在一阵接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代表台湾穆斯林敬道“色兰”(穆斯林问候语),对家乡穆斯林表示衷心问候。他介绍了台湾穆斯林、特别是从北京赴台的穆斯林的现状,对在台湾的来自牛街的穆斯林更是如数家珍,引来一阵又一阵感叹唏嘘,肃穆的大殿堂里洋溢着两岸穆斯林衷心企盼早日团聚的炽热情感。
盛夏,在欢度穆斯林三大节日“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那天,马明道步入人潮滚滚的牛街,看到街道两旁布满出售清真特色食品和日用品的摊点,穆斯林个个头戴白帽,人人手持巴兰香,喜气洋洋地相互敬道色兰,祝贺自己的节日,他深深被这浓浓的宗教节日气氛所感动。
就在这一年,作为全国博物馆界改革试点的先行单位,市文物局在首都博物馆实行竞选馆长。时任博物馆处长的马希桂通过严格的答辩、考核和激烈的竞争,被聘为新一任馆长,也算给老爸回归献上了一份厚礼。
返回台湾之后,马明道写信给儿子,连连感谢大陆亲朋的盛情接待与深情厚谊。他写道:“此次返乡,得见各位生活与几十年前改变太多,与想象中的煎熬在饥寒中大不相同。不但‘三大件家具家家具备,抑或有两架彩电者,谢谢真主的慈惠。”
可是,谁也未曾料到,此行竟是老人最后一次返乡了。
赴台奔丧日,喜从天上来
1990年,马马碧云因病去世。偏偏那时候“台独”势力突然“较”上“劲”了。一心想跨海陪伴父亲的马希桂因为身为政协委员、又任职“首都博物馆馆长”,遭台湾方面拒绝入境,眼巴巴看着难以与父亲见面了。1991年3月,父亲突然归真,与世长辞了。马希桂赴台奔丧再次遭拒,这使他撕心裂肺,悲痛欲绝。
直到1991年10月,事情才有了转机。马希桂依然满怀惦念之情,急切飞赴台湾,在亲人陪同下,前往拜谒父亲坟莹,寄托自己和大陆骨肉的无限哀思,祈祷父亲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失去马明道的一家人团聚台湾,虽然痛悠悠恨悠悠,却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令马希桂始料未及的是台湾各家报纸赫然刊登“大陆首都博物馆馆长悄然登陆台北”的爆炸性新闻。虽然香港报纸此前已经抢先报道,但大陆文博界官员兼著名考古专家来到宝岛在当时却怎么一个“登陆”了得呢。于是,台湾文博界闹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
台湾文博界的热心朋友和有识之士都抓住机会,纷纷邀请马希桂四处参观文博胜迹,发表学术演讲。马希桂也乐于借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台湾同行共同分享大陆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和多年来考古发掘、文物收藏及鉴定研究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东瀛求学孙,续写台湾情
无巧不成书。就在马明道回京前的一个月,马希桂的儿子马旭远赴日本求学,刚刚登陆东瀛。得知祖父返乡的喜讯,马旭不得不搁置学业,办妥手续立即返京。祖孙紧紧相拥相抱,喜极而泣。马氏一族在北京后继有人了!
爷儿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可学业紧张,20多天后,马旭不得不返回日本。时隔不久,竟传来爷爷归真的噩耗,而在当时奔丧几乎是不可能的,马旭心如刀绞,郁郁寡欢。这时,从宝岛来的同班同学陈秀君——一个体态苗条、面容俊俏的台湾姑娘,却对这位忧郁的小帅哥怦然心动了。一段海峡两岸新时代青年相知相恋的乐章就这样奏响了序曲。
消息传到北京,可把马希桂急坏了。儿子能与台湾女孩结为连理固然是件喜事。可是,这婚后的日子到底在哪过啊?马旭果真当了台湾姑爷,有太平日子过吗?将来生下孩子,户口往哪儿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海峡对岸,秀君父母同样忐忑不安。女儿的眼力到底行不行呢?马旭别是扮演“美男计”的中共“卧底线人”吧?母亲在大女儿陪同下特意飞赴日本亲自考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位未来贤婿不仅一表人才、谈吐风雅、坦诚质朴,而且充满了自信和朝气,在台湾还有挺深的“老根儿”哪。
然而,这毕竟是较早跨越海峡两岸的一对新情侣,而且是当时极为罕见的大陆郎迎娶台湾女,在北京算是拔了头筹了。这桩跨海峡的婚事办得也十分罕见,是分三地举行的。先是在日本东京办理了婚姻登记,后来又分别在北京和台北补办婚礼。
等到双方爱情结晶问世,马旭和孩子终于在台湾落户了。马旭与人合伙办起了聚珑艺术品公司,搞玉石工艺品展出和营销,小日子过得跟炭火盆似的。
2000年,为使事业能有更大发展,马旭又把全家搬到北京,买车置房,办起了新的工艺品公司,再次扎下根了。陈秀君相夫教子,浆洗做饭,把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马浩原、马浩伦两个男孩儿,操着满口流利的“京片子”,和北京的小伙伴成了地道的好哥们儿哩。
从此,马氏祖孙四代的台湾情缘又传承有绪了。相信马明道先生一定会含笑九泉。归根结底,两岸压根儿不就是亲生骨肉一家子人吗?
编辑任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