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汉语言中的“同质异陈”现象

2009-07-15 04:42刘月华邓雪琴
现代语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表现成因

文 静 刘月华 邓雪琴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每个民族的语言各具特色。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各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语出现了“同质异陈”现象。本文拟以维、汉语言为例,对语言中的“同质异陈”现象进行描述和探析。

关键词:维汉语言 同质异陈 表现 成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民族的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彼此对对方的传统文化、语言不断进行借鉴、吸收、渗透和创新。如今,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发生、存在于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本文以维汉语言为例,对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探析。

一、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

(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二)什么是“同质异陈”?同:相同,质:性质,异:不同,陈:陈述、表现的方法。所谓“同质异陈”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

(三)什么是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所谓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就是不同的语言在用词语表达同一性质的事物或同一概念时所借用的体现手段、不同,而导致这些语言“貌似不同,实质一样”的现象。

二、维汉语言“同质异陈”的实际运用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被运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人们在用语言表述事物时,往往会将人、动植物、宗教用语等作为借用的对象,进行比拟。维汉语言也不例外。本文将以借用对象作为词语分类的标准,运用具体的实例来展示维汉语言的“同质异陈”现象。

(一)“同质异陈”现象在以人为借用对象的词语表现

1.三国时期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身陷曹操阵营。曹操对关羽款待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这段历史故事产生了汉语中的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或是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或者人在做着这件事,心却记挂着另一件事。而维语中与之相对应的,意思相同,但表达形式不同的习语有“人在此处转悠,心在托克逊抖线毯”“人在山上,心却在花园”。

2.汉朝牟融的《理惑论》中记载“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此后汉语中即用“对牛弹琴”来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或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维吾尔人民则用“对毛驴弹热瓦甫”来表达同样的观点。

3.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中记载:宋朝有个叫晏景初的尚书,到一座寺院求宿,那儿的和尚想推却他,便说:“我们的寺院很穷,设备简陋,恐怕不能招呼大人!”晏景初说:“没关系,收拾一下便成。对能干的人来说,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和尚说:“即使是聪明的主妇,如果没有面粉,又怎能做出汤饼来呢?”后来汉语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维语中的“师娘的饭好,靠的是毛拉大叔的菜”则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同质异陈”现象在以动植物为借用对象的词语中的表现

1.在中国古代,鹤代表高雅,鸡意谓平庸。鹤立鸡群,超凡脱俗。晋代晋惠帝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史称“八王之乱”。有一个名叫嵇绍的侍中,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在战乱中始终忠心保护着惠帝,作战英勇,正气凛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汉语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卓然出众。而维吾尔族通常会用“骆驼进了羊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2.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和“凤凰”都是神异的动物,封建时代用作皇室的象征,也用来比喻人中俊杰。在汉语中有很多词语与之相关。如:宋代学者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中:“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唐代严从著《拟三国名臣赞序》中有:“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都是用来形容矫健有力、生气勃勃、精神振奋、有所作为的。维语中则用“如雄狮般有力,像猎犬般的机警”来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再有,中国古代多用“凤目”“丹凤眼”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睛长的很美或是很有神。维语中则用“驼羔眼”取而代之。

3.铁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不耐寒冷,生长缓慢,从幼苗至开花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明朝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写到:“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后来汉语多用“铁树开花”一词比喻非常罕见或者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情。维语中虽然没有“铁树开花”但却有“沙子开花”与之对应。

4.从汉朝魏伯阳所著的《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中衍生的成语“鱼目混珠”,表面意思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在汉语中通常用来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而维吾尔族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用“掉在地下的油桃沾了土”来说用不好的东西来冒充好东西。

(三)“同质异陈”现象在以宗教用语为借用对象的词语中的表现

1.有一个关于“借花献佛”的典故:从前有一个小镇,蝗灾和猛兽搅得镇民终日不得安宁。佛祖施展佛法消除了蝗虫,驯服了猛兽,镇上的人十分感谢佛祖。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为了感谢佛祖,他特地向别人借了一束鲜花,献给佛祖,佛祖十分感动,便让镇上所有的穷人都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该词出自元代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借花献佛”在汉语中用来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用他人的钱过乃孜尔”在维语中也用来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2.“天打五雷轰”,“天”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是至高无上的神,“五”是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雷”也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天打五雷轰”一词由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五行理论”衍生而来,意思就是人干了伤天害理的事后,一定会遭到上天各种形式的惩罚。过去一般用来诅咒坏人。真主是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的神,维吾尔族在咒怨坏人,希望他遭到报应的时候会说“让真主惩罚你”。

3.《甘泽谣》中记载:唐朝圆泽和尚与好友李源游览长江三峡,见一孕妇汲水,圆泽说他三天后就投胎到她家,相约12年后中秋夜在杭州天竺寺相会。12年后,李源赴约见12岁的牧童唱:“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三生:佛教里指前生、今生、来生。汉语中一直使用“三生有幸”来说前生、今生、来生都很幸运,形容极难得的好机会。而“赫孜尔”是伊斯兰教传说中的圣人,据说他喝了“生命之泉”的长命水,于是就得到了永生,因而,维语用“遇到赫孜尔”比喻得到了好机会。

三、维汉语言“同质异陈”现象的成因

造成语言“同质异陈”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一定的民族语言是同该民族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的。一些语言的产生必然带上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所居住的自然环境的特色。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境内多戈壁、沙漠,绿洲如明珠点缀其中。所以维语的词语中有“无风树不会动”(表示“无风不起浪”)、“有钱戈壁滩上喝肉汤”(表示“有钱能使鬼推磨”)、“用木碗饮骆驼”(表示“杯水车薪”),这就造成了与汉语借用对象的不同。

(二)社会习俗不同。一个民族的习俗风尚必定要反映到它的语言中来。由于维、汉两个民族在社会习俗上存在差异,所以在表述同一概念时所用的比喻会有所不同。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汉语)和“喝奶子烫过的嘴,喝酸奶也要吹一吹”(维语)、“对牛弹琴”(汉语)和“对毛驴弹热瓦甫”(维语)、“熊掌和鱼翅兼得”(汉语)和“既不烧焦串子 ,也不烤糊羊肉”(维语)。

(三)宗教信仰不同。维吾尔人曾信仰过萨满教、佛教等宗教,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后,伊斯兰文化在维吾尔中迅速传播并最终占据统治地位。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语中有不少词语来自《古兰经》或同伊斯兰教有关。宗教习俗的差异,也会导致语言“同质异陈”现象的产生。如“佛祖保佑”(汉语)和“真主保佑”(维语)、“借花献佛”(汉语)和“用他人的钱过乃孜尔”(维语)、“天长地久”(汉语)和“胡大的日子完不了”(维语)。

(四)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维吾尔族和汉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两者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所以当一方所使用的词语源自本方所特有的历史事件或故事传说时,势必会有同一概念用两种表达方式的现象出现。如“喧宾夺主”(汉语)和“外面的猫赶走了家里的猫”(维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汉语)和“人在山上,心却在花园”(维语)、“牛郎织女”(汉语)和“杜鹃与再乃甫”(维语)等。

以上是造成语言“同质异陈”现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不断地相互学习、借鉴也为语言的“同质异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汝立,周磊,王燕.新疆汉语方言词典[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5]楼望皓.新疆民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文静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830000;刘月华 乌鲁木齐 新疆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830011;邓雪琴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830011)

猜你喜欢
表现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