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词语修辞属于消极修辞,修辞学研究词汇有不同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任务和内容。修辞学是在词汇学研究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各类词语的修辞功用,研究如何运用词语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战国策》善用词语来提高表达效果,多以铺张扬厉见长,也不乏精炼传神的文字,这与词语的修辞功用是分不开的。本文从词语意义、词语来源的角度对《战国策》中的模糊词语、成语、临时性短语的修辞功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战国策》 模糊词语 成语 临时性短语 修辞
文章完美,须从用词入手,也就是说用词要妥帖、精确,这就要讲究词语修辞。《战国策》是非常讲究词语修辞的,其中的模糊词语、成语以及临时性短语的修辞功用很具特色。
一、模糊词语的修辞功用
含义模糊的词语叫模糊词语。在汉语中,模糊词语是大量存在的,譬如形容词的意义,多是模糊的。即使是名词的意义,也有很多是模糊的,譬如“凌晨、中午、傍晚”等,它们所表示的时间边界是很难确定的。
一般来说,除了少数表示概数的词之外,大多数数词意义都是确定的,但也有如“三”“五”“九”“百”“千”“万”之类,经常用来表示不精确的概数。如:
(1)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齐策三·孟尝君出行五国》)
这里用“百”表示上百、多于百的意思,是虚数。
(2)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
此外,《战国策》中还出现了其他表示“多”“不定”意义的基数词。如“七上八下”“千秋万事”“千钧一发”等等,都不表示确定的数量。
模糊词语是相对于精确词语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混沌、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表达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达空间,也给接受者提供了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再创造的充分条件。如:
(3)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燕一·苏秦死》)
连绵词“憔悴”一般表瘦弱而脸色发黄的样子,这里用来描写战中的老百姓的困顿之情。
(4)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楚一·城浑出周》)
叠音词“摇摇”在此例中描写的是一种昏暗迷糊的心态。人的心态是抽象的,通过用叠音词来描写,给人一种具体的感觉。
例(3)、(4)中恰当地使用了“憔悴”“摇摇”这类模糊词语,由于模糊的表达,令人仿佛了然目中,却又捉摸不得,所以给读者的创造性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成语的修辞功用
成语是在长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涵丰富、结构高度定型化的固定短语,其表现力强,有重要的修辞功能和浓烈的语体、风格色彩。准确、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收到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修辞效果。
据笔者的查阅,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有65个。这些成语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是战国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们有的是策士们在游说时使用的,有的是后人根据纵横策士的言行概括引申提炼而成的。
现存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有许多仍闪烁着纵横策士们说辩艺术的光芒。策士们的说辞和文章是语言艺术的外现。他们在论辩诘难的文化环境中要想说服君王、权臣,须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现在我们所见的出自《战国策》的四言格成语,大多数在策士们的说辩辞中已成雏型。如: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天崩地坼、禽困覆车、削株掘根、挥汗成雨等。为了引起君王的兴趣,也为了使游说对象易于理解,他们的游说之辞都注重形象化。成语的运用更增加了说辩辞的形象性,其中成语的活用以及成语成型之胚基,在说辩辞中经常见到。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挟天子以令诸侯”均出自《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这里使用的成语既清楚明白地表明了策士的态度,又使得语句的表述简洁洗练,形式对称整齐,表义鲜明显豁,一箭双雕。
《战国策》的成语中也蕴藏着策士的风采。策士中既有寡廉鲜耻、贪图富贵权势者,也有傲视功名富贵的高洁之士。千古一士的鲁仲连义不帝秦,傲视王侯,有为人“排难解纷”(《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而无所取的高尚情操。张孟谈协助赵襄子大功告成后,激流勇退,不贪名誉地位,断然向赵襄子提出辞呈,而且告诫对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策一·张孟谈既固赵宗》)。颜见宣王时,通过一番说辩折服了对方,当齐宣王要拜他为师,愿与他同享荣华富贵时,颜毅然离去,表明自己不贪图富贵,能安贫守贱,愿意“晚食当肉”“安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齐策四·齐宣王见颜》)的立场。这些成语表现了颜这类策士澹泊名利、恬淡自然的情怀,维护了士人的尊严,也反映了策士气高岸、傲天子、骄诸侯的风采。
《战国策》中反映的士人形象可谓多姿多彩,部分成语反映出了他们的独特风骨。“折冲尊俎”(《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中的策士们在外交上折服了对方,一展雄辩之才;“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同上)中,策士们的智谋形成的威慑效应令王侯不敢小视,以致秦王坐卧不宁、佳肴寡味;“远交近攻”(《秦策三·范雎至》)尽显策士范雎的高瞻远瞩之略;“一去不返”“图穷匕见”(《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表现出了刺客荆轲有勇有智、大义凛然的形象。当我们读到这些成语时,依然会被它们所表现的情境所感染。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它以典雅、含蓄、生动、简炼而独放绚丽的异彩,它以形象、丰富、深刻的语义色彩反映深邃的哲理”[1],邢福义在其《文化语言学》中说到:“成语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的成语,都是其文化的沉淀和结晶。”因此,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是那个时代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是值得我们珍视、研究的。
三、临时性短语的修辞功用
在言语领域中,词语会因具体语境而获得一种临时的修辞功能。有的把它叫做言语意义或修辞意义,我们认为也可以称之为言语修辞功能。[2]如:
(5)今将倒冠而去。(《楚策·韩公叔有齐魏》)
其中,“冠”通常指的是帽子,“倒冠”就是戴反了帽子,但在其具体语境中,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代指逃跑。
(6)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楚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五尺”指“小孩”,这里利用身高来代替。“六十”是指年龄,指代老人。
(7)壹瞑而万世不视。(《楚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瞑”,闭眼,人死了就会紧闭眼睛,这里借用“壹瞑”的特征来代替死。
(8)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赵策·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在其语境中,意思是帝王死了,当然会抛弃群臣,因此用“弃群臣”来指代死。
在上面的例子中,很显然用的都是借代修辞方法。分别指代“逃跑”“小孩”“老人”“死”。另外,“倒冠”“五尺”“六十”“壹瞑”“弃群臣”在具体语境中的功能,与其语言功能也不同,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它们就失去了这种修辞功能。如:
(9)负秦之日,太子必为粪矣。(《秦策·楼梧约秦魏》)
(10)一日倍约,身为粪土。(《秦策·濮阳人吕不韦》)
上面两例中的“粪”在其语境中的意思都是“没命了,身价像粪土一样贱”。例(9)是纷强对魏太后说的话,当时楼梧使魏秦两国结盟,魏王准备让魏太子到秦国去做人质,纷强想破坏这件事,就去对魏太后说:“国家关系时好时坏,如果有一天我们魏国违背了约定,那么太子的身价就和粪土一样了。”此句中纷强表明了太子可能因为背约而没命,但面对太后,“死”字万不可说出口,而选用“粪”来作比,即不伤大雅,也不伤太后的情感,又道出了太子的危险处境,表达较为委婉。例(10)中“粪土”的使用情况也是如此。
《战国策》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也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为适应具体语境而选用具有相同含义的其他词语来替换表达,以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可见,词语的选择运用要依据具体的语境,这对于言语修辞是非常重要的。
注 释:
[1]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2]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参考文献: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3]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4]李琳.论《战国策》中“士”的价值取向及其成因[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6).
(崔明丽 吉林延吉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