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语文教学的表演法

2009-07-15 04:42黄平飞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刘邦语文课程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困境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的大发展和形势的大变化以及全球化语境之下,大学语文作为不能即时产生效应的学科,正日益遭受冷落。而大学语文又是基础学科,学生和学校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外语、计算机,更不能与专业课程相比较。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课时被大幅度压缩,甚至在有些高校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这种形势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学必须要有新变化、新突破。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采用表演法是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表演法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加上自己的诠释、演绎,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二、大学语文教学采用表演法是可行的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希望并且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大学是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渐趋完善的时期。他们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又是极其富于表现力的。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能走上舞台,对文学作品做出自己的诠释。

在学生表演时,也不需要准备华丽的舞台,讲台就可以成为学生展示的空间。而日常生活用具,只要发挥学生的想象,经过简单的装饰,就可以成为道具。

三、大学语文教学采用表演法所达到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在阅读文本、准备剧本、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扩大知识面

一个文本必然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学生要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必须要查阅一些资料。比如学生在试图表演睢景臣的《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时,除了课本上的八支曲子之外,还需要系统了解有关刘邦的故事,有关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以及汉初的历史,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中刘邦这个衣锦还乡、不可一世的流氓皇帝的形象。通过对皇帝出巡仪仗队的了解,就会明白作品中的高祖还乡是按照元代皇帝出巡来写,那作者的意图就不是单纯地讽刺刘邦,而是讽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

(二)学生在创作和研讨剧本时,能够体会到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增强把握语言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高祖还乡》为例。全篇的最后一句是“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学生根据常识就能判断这个结尾是不合理的。因为汉高祖是刘邦的谥号,在刘邦生前是不存在的,更不可能如此称呼他。生活在元朝的睢景臣,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是故意这么写的。结合文本的前几支曲子,学生在细细琢磨之后,就会发现睢景臣这么不合理的一个结尾,把全篇情节发展推向高潮,把刘邦的无赖行径推向极致。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就可以体会到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在日常生活中会更注意发挥语言的这些作用。

(三)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比中学生享有更多的自主性。当代大学生,又非常追求独特的个性。举行集体活动,在大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学生甚至排斥集体活动。学生参加排演,丰富了课余生活,并且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很多同学都认为,排演的过程比上台表演获得的更多。

(四)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不同时期的学生,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思想状态是不同的,这在他们自己所编排的剧本中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在演绎一些经典故事时,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结局即使没有变化,但中间的情节往往是喜剧性的,而且在情节中会加入很多现代的因素。如两人在路上初遇时,“梁山伯”就演唱了《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不喜欢沉重的悲剧,更喜欢简单和轻松的幽默剧,更喜欢用现代的方式演绎。爱情对于他们来说,是美好的、轻松的。

四、采用表演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表演法不能无限制地使用。一学期应适当采用一至两次表演法来丰富教学方法。在采用之前,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除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了解和本专业相关的边缘性知识,特别是有关话剧表演的一些知识。在组织学生参加表演时,不是每个学生都乐于、敢于表演,教师要积极发动、鼓励学生参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学生的表演不能有过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九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丁帆,朱晓进,徐兴无.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黄平飞 合肥 安徽三联学院基础部230601)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刘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刘邦不识字吗?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