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文 杜广强
摘 要: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儒家、道家、墨家、佛家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从多层次、多方面对和谐思想进行了深刻阐发,尤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的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027-03
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各家各派思想之中。儒家、道家、墨家和佛家等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所阐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认为,和谐思想是在不否认事物各要素相互之间差异和分歧的基础上,保持求同存异的关系。和谐思想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集中表现于四个维度,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身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均有独到的认识,包含着深刻的和谐思想,蕴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为处理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维范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首先表现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就人与自然关系而言,“天人合一”意指生态伦理思想上的“天”与“人”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天”指的是自然界,“人”即人类自身,“天人合一”是指自然界与人类有着统一或协调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主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价值。
“天人合一”这个思想虽然起源很早,但这个概念首次出现于宋代思想家张载的《正蒙·乾称》,他在文中指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进而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意即民众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万物都是我的亲密朋友,人与天地万物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儒家早期思想家虽没有直接提及这个概念,但其很多学说都蕴涵了这一思想,如“天地生万物”,“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人类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孔子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论点,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挂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 充分反映了古人合理利用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儒家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而且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提倡尊重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1}
道家主张自然主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不脱离自然,与自然和谐为一。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了“人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一致、相协调,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庄子提出“万物与我为一”、“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和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可以突破自我的局限与自然感通,达到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和谐程度。道家思想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强调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和谐”的思想。由此可见,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明确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其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亦如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所言:“在人类的任何一个历程中,我们都属于一个单一的体系,这个体系靠单一的能量提供生命的活动。这个体系在各种变化的形式中表现出根本的统一性,人类的生存有赖于整个体系的平衡和健全。”{2}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整体和谐思维,从事物发展的全面性出发来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简单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却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为现代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维范式,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就中国目前而言,出现了大量的生态问题,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以牺牲资源环境作为代价,可能在短期能够创造一些财富,但实则是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要借鉴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在认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应该抛弃过去那种盲目地开采、滥用自然资源的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对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和过度地开发自然。在对待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性资源问题上,应合理使用,永续发展。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达到“天人和谐”的目标。
二、中国传统“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整合现代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价值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人就是国家、社会。”{3}意即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运行与前进也离不开个人。因而,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既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古今中外,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条件下,人们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也不尽相同,但其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人所憧憬的一种理想的和谐社会状态,是古人构筑的没有阶级、没有等级制序、没有压迫的理想国。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儒家主流思想主张人性善,因此要求通过道德修养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是用来调节人与群体关系的,其重点在于群己和谐。孔子还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顷。”认为只有“均贫富”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政权巩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礼运》中描述了一个重诚实、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的“大同社会”的蓝图。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著的《大同书》,则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皆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的社会理想。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蓝图。庄子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庄子认为,“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是“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大自然处于原始状态,人人“织而衣,耕而食”,人人劳动,人人得温饱。墨家的和谐社会理想,是以“爱无差等”为理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墨子·天志中》提出“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主张“兼爱”天下,废除一切等级亲疏关系,才能建设绝对平等的社会。
以上所述的“大同社会”理想,产生于封建小农经济社会,是古人对残酷的现实社会批判与抗议的理想产物,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但它却反映了人们对和谐富足的“大同社会”的梦想和追求,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调解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
当今和谐社会追求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其实质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经济利益多元化,已成为现实。社会贫富差距程度的拉大,出现了一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活力。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中国传统文化“大同社会”理想关于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旨即是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利益和谐,儒家“均贫富”思想倡导的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助于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引导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团结。道家主张“无为”的思想,以及墨子“兼爱”天下等思想,都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反对社会利益两极分化现象。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
三、中国传统“以和为贵”的处世精神,为协调现代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伦理规范
人际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其他一切关系和谐的纽带。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以和为贵”的精神,提倡宽和处世,与人协调,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
儒家主张“爱人”,即由爱亲人扩展至爱一切同类。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的思想,并把“人和”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提倡宽厚处世,协和人我,追求人际间的和谐。孔子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善,虽然人我之间可以不同,但要以和处世。孔子的学生有子则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强调礼制与人际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孟子主张,人们之间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提倡相互帮助。
道家和谐思想提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宽和处世,即宽容、尊重、尚和的友爱精神。宽容与尊重是中国人际交往的美德。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民间有许多俗语也肯定这种原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事不让人,大事难做成。中国人在与人意见不一致时,提倡尊重,并在一定空间内宽容,这也是一种非常策略和善良的尚和原则。
墨子提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意指一切祸乱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不相爱”归根结底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观”。为解决这一问题,墨子提出了解决方案,即“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应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而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道德准则,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方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人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传统和谐思想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以和为贵”、宽和处世等和谐友爱精神。这对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各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扩大化,一些人把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作为价值导向。在此不良价值观指引下,为一己私利,做伤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个人主义价值观片面发展必然导致利己主义,而极端利己主义是当前社会利益冲突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也是威胁和谐社会建设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4}因而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等的作用来沟通人们的情感、调解人们的行为、整合社会关系。尤以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道德精神为指导,倡导以集体主义等为核心的价值观,抵制利己主义思想。
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上,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应当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四、中国传统“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为培育现代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理想导向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的问题上,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而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认为“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综合体现。传统和谐思想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修身养心,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物与欲的关系。注重“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大学》)是以“正心”达到“修身”的境界,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道德准则,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可以看出,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与人格修养提高的基础之上,它通过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与人格修养来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思想强调身心的统一和谐,包括人的内心以及人的思想与行为表现的和谐。老子哲学中所提出的主静说和庄子所提出的超脱说,这些思想都可以用来有效地调节人的身心和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二章)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伦理精神。道家的养生观是建立在少私寡欲的基础上,并以淡泊名利为基本特征。老子反对纵欲,也反对禁欲,主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六十四章)主张保持和发扬人原有的素朴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朴归真、敦厚朴实,反对浮华轻薄。认识到贪欲多私是罪恶的根源,亦是身心不和谐的根源。
佛家的“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但更侧重于身心和谐。在身心关系上,佛教提出了“心净则佛土净”(《华严经》),认为只有内心的平和清净,才有外在的和谐安宁。佛教还提出了著名的“六和敬”思想,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华严经》)。现代佛教则提出了“心灵环保”,以心灵清净来促进自然的清净。佛教主要是从净心修性出发,以心灵和谐来促进世界和谐。
以“正心修身”为精神境界的传统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的心志调节、培育社会主体的理想人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过度膨胀,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无所顾忌地索求,失去了“修己”与“内省”精神,导致个人欲望膨胀,人格异化,心理失衡。因而,超越自我的束缚,正确处理义与利、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培养现代人的高尚人格,提高精神修养,是造就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传统伦理思想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强调通过“修己”与“内省”而化除私欲,以义利统一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途径,使人生脱离物欲满足的低级趣味而进入理想人格追求。以修身养心,实现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从而达到身正心和。
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关键在于解决人心理和谐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5}这一论断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健康、和谐。保持心理和谐,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与人和谐而言,心理和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平和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能够在帮助他人、尝试付出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对人与社会和谐而言,拥有和谐心理的个体,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形成与该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自觉遵守社会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实践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努力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而言,心理和谐的个体,能够善待与人类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
上述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现代社会在吸收这方面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这对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健全个体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注释:
{1}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版社,2005
{2}[美]巴巴拉·沃德.只有一个地球[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小平,张建云.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2)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8)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