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网络时代衍生的新媒体,博客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和生存样态。综合考察当前博客发展的基本形态,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和探究博客世界传播的本质及内生规律,通过对社会化软件理论、权力转移理论、A-B-X传播理论、公共领域重构理论的解析,有利于全面透视网络时代博客传播的内在演进逻辑,对博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价值确证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博客传播;社会化软件理论;权力转移理论;A-B-X传播理论;公共领域重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9)03-0070-07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1月底,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2.9亿,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国家[1]。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作为网络空间衍生的新媒体,博客(Blog/Weblog)成为新时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崭新亮点。从第二届中美互联网论坛所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博客数量已经达到1.07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2.3%[2]。从单一的“个人日志”转向复杂的“新媒体”,博客在中国完成了现实的转型,并实现了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过渡。面对博客数量日益扩张的发展趋势,探索博客传播的内在演进逻辑,提出当前国内博客研究的新框架,对于廓清该领域研究的理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化软件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各个角落无限拓展,数字化建构的网络时代正日益改造人们传统的交往模式和路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扩张,技术悲观主义者从网络界面上的“人-机”单一交互模式所引发的“去社会性”忧虑日益强烈,预言网络这种终极的隔离技术必将最终导致人们与真实社会的脱离,这种新技术“预示着一种不祥之兆”[3]。然而,面对现代性社会化软件的(Social Software)出现,人们心头的隐忧和不祥之感似乎变得多余,这种依托新型的“人-工具-人”的交互模式,正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自由建构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网络政治结构,这其中既包括对传统社会关系(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维系和加强,也包括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志趣相投的网友、网络空间的虚拟合作者等)和网络政治结构(网络民意、意见领袖、博客政治以及电子民主等)的生成。
社会化软件的功效主要是让人们能够通过电脑通讯媒介而聚集、通联或交互合作。最初问世的电子邮件(E-Mail)、BBS论坛系统、网络游戏和即时交互性软件(QQ、MSN)等,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功能,只是这种“一对一”的交互模式过于简单和粗糙化,人们习惯将它们称之为“第一代社会性软件”。随着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隔”
在1967年为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而发现的“六度分隔”现象。简单描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150法则”(Rule of 150)源自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赫特兄弟会”,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Malcom Glaweld在The Tipping Point中把150法则形象定义为: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会上,你不会感到尴尬的人数最大值。参见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研究中心:http://www.socialbrain.org/socialsoftware。)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和“150法则”(Rule of 150)的渗透和推广,现代性的社会化软件实现了人性化的升级。在继E-Mail、BBS、ICQ之后,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Blog/Weblog)的问世,无疑最具颠覆性影响和标杆性意义。在博客主导下的新型社会化软件及随后出现的维基(Wiki)、社交网络服务(SNS)等,这类“第二代社会性软件”从个人导向趋同群体导向,专注于社会关系的建构和群体的交互协作,其社会性功能更加趋于完善化。
国外学者Meredith G.Farkas(2007)[4]将社会化软件的核心分为四层:Identity(身份)、Profile(档案)、Communication(交流)、Social Network(应用社会关系),其中,Identity为个体的身份识别标识,类似于网络用户的虚拟ID;Profile为个体的电子档案,是对网络虚拟用户ID可信度的记载或描述;Communication标识和实现了在社会化软件中人际之间可能生成的互动模式和通道;Social Network则是从总体上展现了以个体为出发点、以应用为体现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应用结构。事实上,对于不同的社会化软件,这四层核心关系其建构的意义和体现的程度也存在差异性。(详见表1)
从社会化软件流变的过程来看,博客的问世,无疑开启了网络虚拟用户追求“实用”和“真实”的网络新体验。从最初的Identity层次转化为Profile层次,在虚拟网络中建构立体化和形象化的身份识别和价值取向,博客发挥了巨大的功效。通过博客成功搭建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身份认证体系,并充分发挥博客自身具有的Trackback/Pingback功能,即博客间的随意相互链接和博客互访、评论机制,形成了博客虚拟社群和博客间的内部会话体系。正如Mehta.D.(2004)在访谈作品my blog is social software and my social network一文中表述:“Blog是我的Profile,它通过我的文章,让我的是身份显现出来……这个不断改变、增长、流动的Profile,人们可以通过我的思想、兴趣、正在做的事情、激动或担心的情绪等等,来了解我个人。通过这一Profile,我建立起自己的在线身份认证。”[5]事实上,正是“博客主体在发表日志及访问者在阅读及评论日志的过程中不间断地完成对各自角色的再确认、重构,这些努力使得传受双方的形象、角色更加明确与丰满。”[6]以社会化软件身份出现的博客及博客社群,在依托双向交流形式下设置的评论栏和超级链接栏,以及博客本身具有的XFN区分链接背后的社会关系功能,这些都将网络空间中相关联的人群凝聚成特殊的虚拟群落,在这一群落中彼此相互依附、相互渗透。随着新注册的博客用户群体的不断加入,各博客群体之间的相互跟帖评论或链接式的点击阅读,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
当前看来,以博客新媒介为主导的资讯传播、信息的扩散、观念的交换、以及文化的变迁,都在新生成的交往模式中趋于社会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时间的推移,这个被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和“新闻媒体3.0版”的博客社会化软件,必将得到进一步改进与发展,同时,这种博客空间中建构的交往模式也必将突破传统意义上人们的交往路径,从而进一步拓展人们彼此交流的场域和话语指向空间。
二、权力转移理论
未来学家托夫勒(A.Toffler)以“浪潮前锋”的分析方法(social wave front analysis)剪裁历史,清晰剖解社会发展的图式为三大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当前,处在文明之颠的信息社会正以惊人的变革力量日益取代前两次浪潮而成为社会主流。对比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现代差异,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和力量正在发生位移,那些有形的、固定的、物质化的财富和力量正被“符号性”的虚拟交互方式所取代,建立在个人与组织财富聚积基础上的“信用”流在社会中不断延伸,而这些都以第三次浪潮中的电子脉冲所主导。一直以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会成为引发社会结构变迁的驱动力,在信息化时代,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理念的信息传播手段正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对传统社会结构产生冲击,并逐渐迫使权力结构发生改变。诚如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所言:“权力的分散转移成为数字化生存的四大特质之首,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明日黄花。”[7]
我们知道,传统工业社会的权力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式的等级集权制。在这种权力结构下,它是高度集权、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官僚体系,尤其是对信息的掌控以及对话语权的控制,总是异常严格。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下,这种传统的社会权力结构正被日益的侵蚀和动摇。
信息网络的出现,决定了网络关系呈现的最大特点是倾向于水平延伸,而非纵向拓展,这种横向的水平延伸特性其必将侵蚀传统的纵向官僚体系,促推社会结构和层级体制趋于扁平化。当前,特别是随着网络博客新媒体的出现,这种垂直式的集权体系会逐渐转变成扁平式的分权体系。
从博客传播的技术结构来看,博客遵循自我写作、自我编辑、自我出版的信息传递模式,这种无中央控制的分布模式,使得每个博客成为信息生产的中心。正是由于博客空间“把关人”的非在场,使得博客的传播呈现非线性的互动模式。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结构最大的意义在于“信息的发送者变成了信息的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8]当前,从博客的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美国有1100万人创建博客、5000万人访问博客,约占美国互联网用户的30%;法国227万人创建博客,占法国互联网用户的9.3%;德国428万人创建博客,714万访问了博客[9];国内依据中美互联网论坛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去年,中国个人博客有四千多万,今天中国的博客数量已达到一点零七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二点三。”[10]而“博客达到千万量级规模则意味着其将在中国发生井喷,亦标志着博客由此实现了从‘小众向‘大众的过渡”[11]。
随着博客数量的日益扩张和膨胀化,博客主体自主建构的博客空间成为一个非中心化的信息传播集散地,每个通过注册拥有的博客用户,都可以通过博客这一载体或是博客间的超级链接进行信息的传送或是跟贴评论,这种“自我叙述、自由言说”的博客话语表达形式,正日益侵蚀和冲破传统意义上由社会职务地位、职业阶层形成的“金字塔”结构,实现各博客主体之间的话语平等叙述。此外,博客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模式和“个人话语中心”方式,正促推着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改变,对公共政策的决议和政治议程的设置以及“商谈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真正落实和履行将带来深远的影响[12]。正是因为博客这种自主传播的特质,克服了传统金字塔结构中的一元信息的集中控制,使得纵向的传统权力结构趋向网络间的平行结构,这种权力的迅速下移,必将扩大社群的分化和群体的参与能力,形成决策机制的多元化。正如Eric.S.Raymond在《大教堂和集市》一书中的鲜明隐喻,博客传播的这种“自下而上、网络状、分布式和自组织的‘大集市模式”必将进一步促推权力的转移和分散。(参见表2)
三、A-B-X传播理论
作为赛博空间中的“第四媒体”,博客(Blog/Weblog)以贴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的网络新型交流方式,正成为迄今为止所有媒体表现形式及优点的集大成者。在平等、多元与开放的博客空间中,基于“无限多频道的传播、建立社群、电子商务和充分发展的互动行为,这些都使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含糊不清”[14]。然而,即便如此,各博客主体之间的话语表达和自由言说,仍然演进着博客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秩序,得以维系博客“公共空间”,“博客共和”也因此成为可能。从传播学理论常识来看,一个特定的信息要传播到的人口数量越大,空间分布越广,自然模式的有效传播的代价就越高,越要依赖现成的人工渠道和适当的传播基础设施[15]。可见,如何建立健全的博客传播网络,是解决当前博客传播技术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纽科姆(Theodore Newcomb)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行为及相互间活动的心理学方法,对探究和获取博客传播现象隐藏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大有裨益。
纽科姆模式呈现的是一个人A传达信息给另一个人B有关某事X的过程,参见图1:
从上面纽科姆的A-B-X模式图形来看,A、B、X三者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包含四个方面的系统[17]:
(1)A对X的倾向,包括A把X作为一个对象接近或回避的态度以及对X的认知态度;
(2)A对B的倾向,其情况与A对X的倾向完全一样。为了避免用词的混淆,纽科姆把对人即对A或B的倾向说成正面或反面的吸引,把对X的倾向说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
(3)B对X的倾向;
(4)B对A的倾向。
事实上,纽科姆在1953年的《心理学评论》上撰文《一个传播行为的研究途径》指出,群体由两个以上的相互分享有关特定事物的规范并扮演密切制约的社会角色的个体组成。从A-B-X模式图形来看,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是基于他们对双方共同关注的目标具有相似的态度。这里,我们可以假设A和B是博客信息的各自代表,一个是传播者,另一个是接受者;X是受双方共同关注的对象——公共议题,尝试以纽科姆模式理论为基础,对当前博客传播关系进行进一步解释和探讨。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A、B、X三者之间组构成三角模型,如果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希望能够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联系,那么A和B与X之间的倾向越强,双方都希望能够全面了解X,只有双方共享资源或者说有关X的信息对于A和B都是公开的、流通的,A和B与X之间的关系才会像纽科姆模式一样形成一个稳定的等腰三角形[18]。毫无疑问,博客作为源代码公开的社会化软件,遵循自由流通、自由编辑、自由出版的信息传播规律,外加博客本身具有的超级链接和跟贴评论功能,博客各自传播主体成为信息发散地,并针对彼此双方共同关注的对象——公共议题(X),形成博客公共空间特有的议题关注群落。如果单一博客主体对某公共议题发表言说,其他博客主体如有相同旨趣和关注,势必进行跟贴评论或转载,这些散布在博客公共空间的博客主体围绕彼此感兴趣的议题进行彼此靠近,最终达到全面了解公共议题(X)。反之,如果图中A和B之间的吸引力很小,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扩大,但是为了保证这个传播模式的对称,则必须维持A-X和B-X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这种对等关系是建立联系所必须的。但是,如果博客主体A和B分别对X产生了不同认识,博客主体A就会不顾及B-X或者博客主体B就会不顾A-X,这样博客主体A和B有关公共议题(X)之间的理解产生分离,纽科姆模式中的A-X和B-X之间的对称平衡关系随即也发生破裂。事实上,如果博客主体A和博客主体B观点背道而驰,这种A-B之间的失衡反而进一步加剧A、B对公共议题(X)的理解和沟通,这就不难理解博客主体“各自为战”的雄辩场面。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传播学的意义上,“传播的效果常常是取决于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每个人极力要保持的信仰和态度的内在一致。”[19](P235)于是,博客传播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裹挟纷繁复杂的信息需要“从思想上解决冲突的过程”[19](P238)。正是这个“冲突过程”的介入,客观上推动了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的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的形式,从而在主体结构特质上凸显了“在传播进行中存在着试图影响另一方的活跃的双方”[19](P247)。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由被动接受传媒信息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甚至是传播者。当认知不协调出现时,网络受众会更积极主动地通过参与网络传播以消除不协调,最后达到认知一致。也就是说,“认知一致性”是推动网络受众主动参与传播过程的心理内驱力。这意味着不协调状态已经具备了动力学意义,成为沟通求同的┒力。
这样,按照纽科姆的解释,沟通就是A-B-X模型中想要维持和恢复均衡的过程。如果A、B之间形成好感关系,但对X的态度不一致,这时系统内部产生紧张,为恢复平衡的动机所驱使,A、B之间会展开使对方改变态度的沟通。这样的两点间沟通构成的单位,就能无限制地扩大至巨大组织以至社会人群。可见,纽科姆的理论不仅重视选择性感知,而且强调个体之间为了达到“一致”而进行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博客所承载的集束信息把“趋向对称的持续张力”(persistent strain toward symmetry)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力地提升了博客的个体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纽科姆A-B-X模式的意义在于,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量均衡的特征,正如自然科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中任何部分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张力,而不平衡或缺乏对称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18]。在纽科姆A-B-X理论模型中,相近性和共同偏好性对各自主体的沟通和交往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博客空间中各博客主体在信息发出后利用“相似性”和“偏好性”的人际吸引为传播中介,通过沟通和阅读,与不同信息接受者产生认同效应,并最终达成“博客共和”的现实状态。因此,博客信息传播主体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沟通网络平台,并保持对博客信息接受者的持续影响力,最终会赢得应有的支持,这实际上完整地验证了纽科姆建立的平衡对称传播结构。
四、公共领域重构理论
博客集写作、编辑和出版于一体化的特质必然预示着公民写作时代的来临。诚如“赛博空间”的领军人物巴罗所发表的“独立宣言”: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世界,而没有种族、经济权利、军事力量和出生形成的特权和偏见。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在那里不管多么奇异,任何人任何地点都可以表达他或她的信仰[20]。在虚拟人格和无障碍自由交流的博客模式下,大多数匿名注册的博客主体都趋向于以自我的元认知角度反映客观事实,并倡导形成原初状态的理想沟通情景:(1)每个有能力说话和行动的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2)每个人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提出新的主张,表达其态度、欲望、需求及偏好;(3)不可借由内部或外部的强制阻止参与者说话的权利[21]。尽管现实生活中可能还存在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沟通限制,但是作为网络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新手段、新模式,博客的问世无疑对公民话语权的拓展、公共议程的设置、政治表达和民主政治的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个体转化为公民需要一个可实现的公共空间,公共话语的表达同样依赖于公共领域的存在,而公共领域的成长和培育无法离开大众传媒。尽管对于现代传媒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德国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断言,公共领域在19世纪与20世纪因传媒的发展而衰落,这同其本人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或理想化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是分不开的。它是以在一个共享的空间中聚焦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为基础,即强调交流的面对面的性质和表达的口语性。尝试对“公共领域”概念的解释和再认识,并结合当前博客流行和发展的现状,当代传播学者要求重构公共领域理论并探求其在当代社会情景下的现实意义,他们用发展的观点重构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22],从而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公共领域需要这样一个论坛:它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个人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二是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观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作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性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公民能够知晓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三是系统地和批判地检验政府的政策是这种公共领域的首要任务。)。
通过以上公共领域的结构特点分析,博客初步具备了重构“公共领域”的条件,它的发展正强烈地影响着公共领域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公共领域是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组成的,他们把社会的需求传达给国家,但本身又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而从公共领域的历史和现状看,它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过“论辩”,而论辩的主体、环境、话题等对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哈贝马斯在1998年访问中国时曾指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23]。
作为存在于虚拟公共领域中的博客,其自身特有的交互性和超级链接下,使得博客话语表达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还有来自其他阶层的自由言说,这实际上完全生成了理想沟通情景中的论辩体系。在博客搭建的这个能包容一切媒介形态的诸多功能的论辩平台,它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平台,可以被模拟或者解构为各种现有的媒体的总和,包括电话、报纸、杂志、广播、出版、公共领域、图书馆、医院诊所、大学、超市、政治论坛、文化产品集散地等[24]。
遵循哈贝马斯所强调的理性规则,博客主体可以公平、自由地参与进来,对政府相关公共事务进行任何评论;可以不受现实的干扰和压力,提出和质疑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公民可以公平、自愿地参与政治和发表言论,形成没有言论限制、平等开放的互动情境。由此,每个博客主体都可以成为政治信息的“策源地”,并且使政治信息实现由“点”及“面”的聚集格局。当无数的“政治源点”组成整个“政治平面”之后,就出现了国家和社会分离之后新的公共领域。(参见图2)
纽曼在1986年对多元模式、新社团主义模式、精英模式以及大众社会模式对比后得出,媒体在政治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大众媒介传播模式使得多元模式、新社团主义模式、精英模式或多或少受到威胁或有所改变。尽管别的模式都将媒体视为利益集团之一,文明社会理论还将公共领域留给媒体,但大众媒介理论却让媒体居于主导地位[25]。显然,从当前来看,个人表达和政治言说在博客技术支持下拥有了快速和便捷的通道,博客在某种意义上正充当了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民间社群发展薄弱的情况下,网络媒介主导下的博客无疑会给民间社会带来新的组织方式。当然,博客作为后起的新兴传播媒介,其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要真正完全意义上重构“公共领域”,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博客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内部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网民2.19亿人[DB/OL].[2008-12-18].http:∥it.dbw.cn.
[2]中国博客数据已达到1.07亿[DB/OL].[2008-11-09].http:∥3c.cqnews.net/dsh/200811/t2008∥09-2563254.htm.
[3]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政治学研究,2001,(2).
[4]Meredith G.Farkas.Social Software in Libraries:Building Collaboration,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line[DB/OL].[2008-3-22].http://www.amazon.com.America:Online Searching.
[5]D.Mehta.My blog is my social software and my social network.[DB/OL].[2007-11-12].http://radia.weblogs.com/0121664/2004/01/27.html#a356.
[6]周玉黍.趋向现实的虚拟交流——基于博客传播的个案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7).
[7][美]N.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69.
[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
[9]05/06中国博客发展与趋势分析报告[DB/OL].[2007-12-25].http://www.chinalabs.com/idea/20060118/index.html.
[10]中国博客数量逾亿,仍有极大发展空间[DB/OL].[2008-11-27].http:/news.xinhuanet.com/mrds/2008-11/08/content_10325087.htm.
[11]《传媒蓝皮书》料今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六千万[DB/OL].[2007-12-25].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4-13/8/716248.shtml.
[12]陈 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
[13]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式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3).
[14]S.Levy.How the Propeller Heads Stole the Electronic Future[J].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95,(7).
[15][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45.
[16]T.M.Newcomb.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Acts[J].Psychological Review,1953,(60).
[17][美]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7.
[18]袁 峰,顾铮铮,孙 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27.
[1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
[20][美]戴维•申克.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97.
[21]J.Habermas.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9:230-240;270-294.
[22]Hans Verstraenten.The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J].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6,(11).
[23][德]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
[24]J.Camp,& Y.T.Chien,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Issues,and Implication in Public Policy[J].Computers and Society,2000,(7).
[25][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39.
责任编辑:李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