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状态,是教与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处理,而且还应讲究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从而缩短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实践。
充分认识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的意义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协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上融洽、和谐的程度。当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时,二者在心理上的相容性就大,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反之,其心理相容性就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作用,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师与学生心理不协调,势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一名学生总是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且让她坐得靠前些她也不干。开始笔者对该生有些冷落,可是马上又意识到该生基础知识差,存在自卑意识,倘若教师再不重视,就会使其更加自卑,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笔者一边给她做工作,一边给她补课,对于她的点滴进步都给与肯定和赞赏,该生进步很快。
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不协调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距离。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生心理定势造成的,这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尤为严重。有的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不敢与教师接近,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a。有的教师有意将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时刻保持尊严与威信,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使学生感到难以接近。这种做法阻碍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理,对学生冷若冰霜,动辄训斥,致使学生心理上与教师疏远,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可见,教师与学生心理上协调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耐心细致地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所产生的不同动机。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协调一致。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积极与懈怠等特点;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不可能划一,教师可积极开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认识上和学生取得一致,使教与学达到统一,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一名男生西服做得比别人慢很多,由于平时表现、学习态度都不错,就是有些自傲,因此笔者和他谈话时,对他的毛病一针见血,直言不讳,提出警告,促其改正,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活动,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充满爱心,始终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感情投入,发自内心深处地、真诚平等地尊重学生,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上接近、相容的民主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工作,形成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气氛。课堂上的这种和谐气氛,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笔者从教这么多年,和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比较融洽,上课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没有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切忌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高二有一名学生专业课已经学了5年,笔者与他非常熟悉,知道他的自尊心特别强,所以对于他,笔者一般不怎么批评,即使批评也是半开玩笑式的,让他既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又能抱着积极的态度改正。绝大多教学生是具有学习的积极性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制定解决的办法,使教学与情绪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当学生对教师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时才愿意与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教师应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集这2种角色于一身的教师就会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教师与学生应在心理上达到协调一致,师生双方产生活泼、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师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包围下成功地进行教学,学生在心理稳定、信心十足的心态下不断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学生心理协调的艺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石家庄巿特殊教育学校)